49
那股凌厉的军人气质被完美诠释,面对范·迪塞尔等好莱坞巨星也毫不逊色。
虽说在好莱坞资历尚浅,但孙林用扎实的演技让全世界看到华裔演员的实力。
“您的肯定是我前进的动力。”孙林将这份赏识视为最珍贵的指导。
1971年
尽管仅有三面之缘,孙林却在梁嘉晖的银幕光影里汲取了丰沛的表演养分。
若论观影所得,梁嘉晖与梁潮违当属他最珍视的演技教科书。那位高居华夏十大影帝魁首的影帝之王梁潮违,与被称为实力影帝的梁嘉晖,他们的艺术造诣早已是行业标杆。
难怪你能成事。梁嘉晖摩挲着茶杯,我在等着看你那几部好莱坞作品。
记住,好莱坞本质是商业片...梁嘉晖的告诫让孙林凝神静听。
就算是爆米花电影,也要让每个镜头对得起演员身份。专注自己的角色——当你的表演足够耀眼,配角也能成为观众心里的主角。这番行业真谛,孙林自然深谙于心。
梁嘉晖忽然轻笑:你这小子,从来都爱啃硬骨头。他欣赏地看着眼前这位拒绝翻拍剧的年轻人,确实是我们这行的料。
总得有人接住前辈的薪火。孙林的话语让梁嘉晖目光微动。
好!这次我们的对手戏,让我看看你的真本事。梁嘉晖将茶杯重重一放,用演技来征服我。
孙林从怀中取出一份泛黄的名单:去年复出时,我就立下了誓言——
影帝之王梁潮违、功夫神话城珑、武侠至尊李莲截...他逐一点过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除了已故的张先生,我要与其余九位影帝同台竞技。
监视器后的徐客忍不住点头。这个90年代就在香江片场摸爬滚打的年轻人,眼中燃烧的火焰,确实不是如今那些流量明星可比。即便是同组的林庚鑫、陈小之辈,也难及其项背——这差距,何止云泥之别。
1872年。
准备就绪,今晚正式开拍。徐客看了眼怀表说道。
孙林翻开剧本扉页,首场是他与林庚鑫的对手戏。他当即寻来林庚鑫提前排演,这般准备让后续拍摄事半功倍。
夜幕降临,片场亮起煤气灯。孙林裹上粗呢大衣,粘好络腮胡——这些造型细节早与徐客敲定。令人诧异的是,刚开机他便浑然入戏,似乎无需寻常演员那般需要两三场戏暖场。场记板地合上瞬间,他即刻化身剧中人。
这般迅速的代入?徐客扶了扶眼镜。他自然知晓孙林是条一遍过的好演员,却不料入戏速度竟堪比翻开书页。即便影帝级演员,怕也难有这般行云流水的角色转换。这分明是闭关研读剧本时,已将角色融进骨血的表现。
连梁嘉晖也放下烟斗凝视监视器。孙林每个镜头都严丝合缝,仿佛不是在表演而是摘取既定时空的切片。若说节省胶卷尚是小事,那么《智取威虎山》两百余场戏中,数百个镜头累计省下的预算与剧组精力,已堪称工业奇迹。
更可怖的是,与他演对手戏的演员仿佛被注入某种精确能量。只要对方不失误,孙林的表演永远如瑞士钟表齿轮咬合般精准。徐客常常发现自己在审片时,目光总不自觉追着其他演员——因为孙林的每个镜头,根本无需重拍。
一九七三年
梁嘉辉敏锐地捕捉到,孙林的表演特质在于。
每位影帝都拥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周润发以巨星风范着称,在展现魅力的同时不失演技深度;周星驰则开创无厘头喜剧流派,荒诞中自洽逻辑;而梁嘉辉本人擅长通过微妙的语气、神态与肢体语言精准塑造角色。
孙林的绝非敷衍了事。他先深入理解角色精髓,待表演臻于化境后,转而追求拍摄效率——这种境界已超越纯熟,达到收放自如的层次。即便其演技仍有提升空间,譬如像梁嘉辉、梁朝伟那般达到人戏合一的境界,但他选择将表演精准控制在角色所需范围内,进而提升整个剧组的运作效率。
追求效率原本是表演者的大忌,容易导致浮躁与失误。但孙林竟能完美规避这个陷阱——他首先确保自身表演零瑕疵,再通过减少个人失误来降低整体NG率。这种策略看似微小,实则如同蝴蝶效应:当整部影片杀青时,竟能较原计划提前半月甚至一月完成,无形中为剧组节省了大量成本。
这小子竟掌握了这种能力?梁嘉辉暗自诧异。
见鬼,这家伙是不是太逆天了?徐克同样震惊。作为资深影人,他们清楚地看到孙林在做什么——当其他演员因追求效率而手忙脚乱时,孙林却建立起一套精密的表演机制:通过确保自身完美表现,间接减少对手戏演员的压力。每一次避免的NG,都是对拍摄周期的无声助力。
这种影响如同涓流汇海:单场戏少一两次重拍或许微不足道,但整部作品完成后回望,会发现孙林创造的累积效应,使拍摄进度产生了质的飞跃。
“太神了!”徐客翻看助手整理的数据,满是惊叹。
短短六小时,从夜晚七点到凌晨一点,孙林完成了三场戏、几十个镜头的拍摄,全程仅出现3次NG。
对比之下,林庚鑫NG42次,佟利娅29次。徐客将数据递给梁嘉晖:“这差距简直离谱!”
“意料之中,今晚他的状态肉眼可见。”梁嘉晖毫不意外。
“换作你呢?”徐客追问。梁嘉晖摆手:“我绝不可能做到,控场能力方面,他确实独一档。”
徐客恍然大悟:“难怪他能同时轧戏、录综艺,甚至抽空陪家人。”
“效率高到这种程度,换谁都游刃有余。”梁嘉晖笑着附和。
——————————
《智取威虎山》片场,孙林完成一周高强度拍摄后飞回上海。长子百日宴与《警察故事2013》首映同日撞期,后者正是他与城珑合作的新片。
网络早已沸腾:
“孙林转型后首部华语片,太期待了!”
“首映场票三秒售罄,他这票房号召力恐怖如斯!”
“求转让!加价也行!”
家中,孙林正被妻子们“围攻”。
“真不去看首映?”刘师师晃着他手臂,“我想看嘛!”
“你觉得还能买到票?”孙林挑眉。刘艺妃等人也围上来:“我们全都要去!”
最终孙林拨通电话协调座位。连宋知笑也加入队列:“首映场必须到场。”
邓李方笑着送别儿媳们:“孩子有我照顾,你们好好放松。”
(
1875年
“又是全家总动员啊?”孙林望着身边这一大家子,不禁感到有些无奈。
王组娴、宋知笑、蒋心、刘师师、刘虞妃、刘艺妃,已经六个人了。
再加上他自己,七个人又一次集体出动。
“不然呢?要是玧儿、小水晶和知研也回来,那可就是九个人了。”宋知笑提醒孙林别忘了这三位。
“对了,胖迪呢?她还在拍《古剑奇谭》吗?”刘师师突然想起迪利热芭,孙林摇摇头:“我也不清楚。”
说着,孙林拨通了迪利热芭的电话:“今晚《警察故事》首映,要不要一起来看?”
“啊?可我已经买好票和同学出来了。”电话那头传来迪利热芭遗憾的声音。
“行吧。”孙林只好作罢。
他早已安排好影院,准备了一个小型放映厅,容纳几十人绰绰有余。
出门前,孙林顺手发了条微博:“首映场次全满,老婆想看却没提前订票,只能包场了。”
粉丝们立刻议论纷纷:
“孙林,包这么小的场子合适吗?”
“废话,包大场子干嘛?媒体又要说我故意刷票房,何必自找麻烦?再说了,和老婆们一起看,场子太大容易引来围观,小厅正合适。”孙林的解释得到大家认同。
明星即使再有钱,过度包场也容易引发争议。那些动辄包几十场的行为,不仅无趣,还会被媒体质疑票房造假,甚至招来黑粉攻击。
孙林觉得,包个小场子,和至亲好友一起享受电影才是正道。
“孙林,小嫣说也想来看,问你同不同意?”刘虞妃看着手机上的微信消息问道。
“她想来就来啊,有什么不同意的?”孙林一脸莫名其妙。
“可咱爸不让她这么晚出门。”刘虞妃播放完语音,才明白孙嫣为何要找嫂嫂们帮忙。
“哈——”孙林恍然大悟。确实,晚上十一点了,父亲孙量担心女儿安全很正常。
“给爸打个电话吧,就说我们去接她。看完电影就住我这儿,明早我再送她上学。”孙林对刘虞妃说道。
作为儿媳,刘虞妃自然存有孙量的联系方式。
“你们太惯着小嫣了。”电话那头,孙量望着女儿狡黠的笑容,既无奈又宠溺。
1876年
“可不是我们撺掇的,是孙林的主意,他还叮嘱我们得先跟你通个气。”刘虞妃轻巧地把话题引向孙林。
“知道了,师师、知笑和蒋心都跟着去?”孙量追问道。
“嗯...都去呢。”得到肯定答复后,孙量接着问:“几个小的谁照看?果果他们奶奶在家带着?”
电话那头的刘虞妃交代清楚便收了线。
黑色轿车缓缓停在孙量住所前,刘虞妃划开手机发了条语音:“小嫣,下楼。”
不过片刻,扎着马尾辫的姑娘就像阵风似的卷到车前,拉开车门时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哥!嫂子们好!”
目光在车厢里转了一圈,孙嫣疑惑地歪头:“咦,怎么只有艺妃嫂子和虞妃嫂子?”
“你组娴嫂子她们开另一辆车先出发了,我们专程来接你这只小迷糊。”刘艺妃伸手捏了捏小姑娘的脸蛋。
“原来是这样!”孙嫣恍然大悟,“那娴姐她们车上坐着知笑嫂子、蒋心嫂子和师师嫂子咯?其他嫂子都不来吗?”
“玧儿和绣橸在首尔参加时装周,明儿傍晚的航班,后天正好赶上茂茂程程的百日宴。”刘艺妃仔细数着,“胖迪嘛,早和她戏剧学院的室友约好了。”
车窗外的霓虹在孙林侧脸投下斑驳光影,方向盘一转驶入影院停车场。刚停稳,此起彼伏的说笑声就涌了进来。
“天!这人山人海的!”孙嫣扒着车窗惊叹。熙攘人群里,举着可乐的情侣、牵着孩子的夫妇把影院大厅挤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