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 > 第134章 赵东来的“投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省公安厅的秘密审讯室内,灯光惨白,空气凝固。

许飞被铐在冰冷的审讯椅上,经过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心理攻防,他那份由酒精和特权支撑起来的嚣张气焰,早已被消磨得一干二净。

取而代之的,是深入骨髓的恐惧和对未知的惊骇。

他面前的,不再是京州市局那些可以被他用“姐夫”名号吓住的基层民警,而是祁同伟亲自从省厅预审总队挑选出来的、真正的“专家”。

他们不威胁,不恐吓,只是将一份份冰冷的、无法辩驳的证据,如同一张张催命的符咒,不动声色地摆在他的面前。

“许飞,”主审官的声音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我们再来谈谈,你名下这家‘飞天科技’公司,是如何在没有任何实体业务的情况下,连续三年中标高新区智慧城市项目的。这是从你公司查获的几份‘技术转让’合同,转让方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而资金的最终流向……都指向了同一个秘密账户。”

许飞的瞳孔猛地一缩,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对方竟然已经查到了这一步!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外语”和打架斗殴了,这是足以让他万劫不复的经济犯罪!

他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刻,彻底崩溃。

“不是我!都是我姐夫!都是他让我这么干的!”他像一个输光了所有筹码的赌徒,开始疯狂地攀咬,试图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那个已经自身难保的靠山身上,“他说高新区的项目他说了算,让我注册个公司走个流程,赚点小钱……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就是个给他当手套的!”

为了争取立功表现,他不仅交代了自己利用刘海峰职权强揽工程、倒卖土地的全部罪行,还竹筒倒豆子般,将另外几桩买凶伤人、打压竞争对手的恶劣事件也一并吐了出来。

然而,即便已经沦为阶下囚,他那份深入骨髓的狂妄,却依旧没有褪尽。

在交代完所有罪行后,他看着审讯员,依旧毫无悔意地威胁道:“我把知道的都告诉你们了!你们最好对我客气点!我姐夫是刘海峰!你们动了我,他就算现在保不住我,等风头过去,也绝不会放过你们!”

这段充满了愚蠢和狂妄的“助攻”,被高清摄像头和录音设备,一字不差地记录了下来。

……

这份最新的审讯报告和录像,没有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由祁同伟的秘书林峰亲自送呈,一份送到了省纪委,另一份,则送到了省委书记沙瑞金的案头。

消息传到刘海峰耳中时,他正在办公室里,召集发改委和国土厅的领导,为他那“五百亿芯片产业园”项目进行最后的冲刺。

当他从秘书颤抖的手中接过那份内部通报,看到许飞那些愚蠢而又致命的攀咬时,他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当场昏厥过去。

他气得浑身发抖,抓起桌上一个名贵的青花瓷笔筒,狠狠地砸在了墙上,摔得粉身碎骨,如同他此刻的政治前途。

“蠢货!蠢货!!”他嘶吼着,那声音里,充满了被至亲之人拖入深渊的无尽怨毒和绝望。

就在这时,省纪委的质询电话,如期而至。

电话那头,省纪委副书记的声音客气而又冰冷:“海峰同志,关于你内弟许飞在审讯中提到的一些涉及你的问题,我们希望你能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来省纪委说明一下情况。”

刘海峰知道,他完了。

祁同伟的这把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他疲惫地靠在椅子上,对着电话,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出了那句宣告他彻底放弃抵抗的话:“请组织放心,我的态度是明确的……依法处理。”

……

这句“依法处理”,如同最清晰的信号,迅速传到了京州市公安局代理局长赵东来的耳中。

他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久久没有说话。

他知道,刘海峰这条船,已经不是快沉了,而是已经沉了。

而他,如果再不跳船,就只能跟着一起,被拖入那冰冷刺骨的深海。

高育良的公开“招安”,刘海峰的众叛亲离,许飞的愚蠢助攻……所有的一切,都为他指明了那条唯一的、通往生天的道路。

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当晚,他以“汇报‘铁拳行动’后续工作”为由,来到了省公安厅。

在祁同伟的办公室里,他将一份关于京州市局内部几名“问题干部”的详细材料,恭敬地放在了祁同伟的桌上。

在汇报完工作,即将离开的时候,他站在门口,转过身,向着那个正低头批阅文件的年轻省领导,深深地鞠了一躬。

“祁副省长,您辛苦了。”他的姿态放得极低,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如果……如果您见到高书记,还请您……代我向育良书记问好。”

这句话,在官场上,有着特殊的含义。

它不是简单的问候,而是一份正式的、来自一位战败将军的“投名状”。

它意味着,赵东来,这位曾经执掌京州警界、属于李达康和刘海峰的“将军”,从这一刻起,正式向祁同伟,向整个汉大帮,缴械投诚。

祁同伟缓缓抬起头,看着赵东来那张写满了复杂情绪的脸,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东来同志,”他平静地说道,“育良书记也很关心你们京州的工作。他让我转告你,好好干,不要辜负了组织和人民的信任。”

赵东来浑身一震,眼中爆发出劫后余生的狂喜。

他知道,他的这份“投名状”,被接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