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 第53章 非牛顿流体与河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城内暗河疏浚工程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招募的民夫在衙役和总会伙计的组织下,分成几队,清理城西和城北那几处重点区域的垃圾和淤泥。恶臭弥漫,但看着铜钱和饱饭的份上,加上这也算是造福自家的事,民夫们干得还算卖力。进展比预想的要顺利,没过几天,就有地方挖出了湿泥,隐隐有地下水渗出的迹象。

就在李文渊稍微松了口气,觉得城内卫生问题有望解决时,一个更紧迫、影响范围更大的麻烦找上门来——青云县倚靠的那条母亲河,清澜江,进入汛期了。

连日暴雨,江水猛涨,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断枝泥沙,咆哮着冲刷两岸。县城外那段年久失修的河堤,发出了令人不安的呻吟。负责巡视河工的衙役快马来报,下游靠近王家村的一段土堤,已经出现了好几处渗漏和小的管涌,情况危急!

杨弘业急得嘴上起泡,立刻召集县衙所有能派上用场的人,包括李文渊和赵虎,商议对策。

“必须立刻抢修河堤!否则一旦溃决,王家村首当其冲,下游几个村镇乃至县城部分低洼地带都要遭殃!”杨弘业语气急促,脸色发白。水患是天灾,但河堤失修导致溃堤,那就是他这个知县的无能和罪过了。

赵虎拍着胸脯:“大人放心!我这就带所有衙役和能调动的民壮上去!就是用人堆,也要把堤坝堵住!”

李文渊却皱紧了眉头。他来自信息时代,深知抗洪抢险不是光靠人海战术就行的,尤其是在这种古代,缺乏有效的材料和工程技术。用沙袋?效率太低,而且现有的麻袋数量远远不够。用木桩石块?一时半会儿去哪里找那么多?

“系统,紧急情况!河堤出现险情,面临溃堤风险!有没有快速、有效且符合当前时代条件的加固方案?”他立刻在心中疾呼。

【叮!检测到自然灾害威胁,触发紧急应对程序。生成“河堤抢险加固”方案包:】

【选项一(N卡):传统抢修。组织人力运送沙袋、石块、木桩,堵塞管涌,加高堤坝。】

【效果预估:效果有限,速度慢,在高水位持续冲击下可能失败,人员风险高。】

【奖励:无。】

【选项二(R卡):就地取材。利用附近山林树木、茅草、泥土,尝试制作简易防洪设施。】

【效果预估:灵活性高,但结构强度存疑,稳定性差,易被冲毁。】

【奖励:微量灾害应对经验。】

【选项三(SR卡):非常规材料应用。提供【非牛顿流体速凝剂(自然灾害应对版)】配方。将此药剂按比例混入特定泥沙(需含一定比例黏土)中,遇高强度冲击(如水流)时会瞬间变得坚固,冲击停止后恢复松散,便于后续处理。可用于快速封堵管涌、加固堤脚。总能量消耗:35点(兑换配方及首次制备引导)。】

【效果预估:能快速有效应对管涌等险情,效果神奇。但配方材料需临时寻找制备,比例要求精确,首次使用存在不确定性,且解释其原理较为困难。】

【奖励:根据抢险成功程度,奖励系统能量及随机材料类道具。】

非牛顿流体?李文渊看到这个词,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这玩意儿不是现代流体力学的概念吗?系统居然把这东西弄出来了?还速凝剂?

情况危急,容不得他多想。选项一和二是常规办法,成功率低。选项三虽然听起来玄乎,但系统描述的效果正是目前最需要的——快速封堵管涌!

“确认选择三!”

【指令已接收!能量扣除35点!【非牛顿流体速凝剂】配方及制备方法已传输!首次制备引导开始!】

一股信息流强行涌入李文渊脑海,包含了速凝剂所需的几种并不算太稀有的矿物和植物成分(如某种黏土、石灰、以及几种常见草药的汁液),以及详细的混合比例、制备步骤。同时,系统还标注了在青云县附近可能找到这些材料的地点。

“杨大人!赵大哥!”李文渊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常规办法太慢!我有一个应急之策,或可快速堵住管涌!”

杨弘业和赵虎都看向他,眼中带着惊疑。这种时候,还能有什么奇策?

“文渊,事关重大,不可儿戏!”杨弘业沉声道。

“老李,你有啥法子快说!堤坝快撑不住了!”赵虎更急。

李文渊快速说道:“我需要人手立刻去收集这几样东西……”他将系统标注的几种材料说了出来,“……然后送到堤坝上去!我有办法配制一种特殊的‘胶泥’,能遇水则硬,快速堵住漏洞!”

“遇水则硬的胶泥?”杨弘业一脸匪夷所思。赵虎也瞪大了眼睛。

“没时间解释了!相信我!”李文渊语气斩钉截铁,“同时,常规的沙袋石块也要准备,双管齐下!”

看着李文渊不容置疑的眼神,想到他以往创造的种种“奇迹”,杨弘业一咬牙:“好!就依你!赵县尉,你立刻分派一队人,按文渊说的去收集材料!其他人,继续运送沙袋石块!”

命令下达,整个青云县都动了起来。赵虎亲自带人骑着快马,按照李文渊说的地点去寻找那几种特殊的黏土和草药。衙役们则组织民夫和征调的青壮,冒着大雨,扛着沙袋、石块,深一脚浅一脚地冲向危险的河堤。

李文渊也没闲着,在总会后院搭起了简易的棚子,指挥着赛鲁班和几个机灵的伙计,将最先送来的一批材料进行初步处理——研磨、过滤、混合。在系统的细微引导下,第一批灰褐色、带着些许刺鼻气味的“非牛顿流体速凝剂”被制备出来,装进了木桶。

雨越下越大,江水的咆哮声仿佛就在耳边。堤坝上传来的消息越来越紧急,管涌在扩大,堤身出现了裂缝!

“快!把这些药剂送到堤上去!按照我说的比例,混入旁边的湿泥里,直接往管涌口里填!”李文渊对着运送药剂的民夫大吼。

堤坝上,一片混乱泥泞。赵虎浑身湿透,站在齐膝深的水里,指挥着民夫用沙袋堵漏,但水流太急,沙袋扔下去就被冲走。一个巨大的管涌口像恶魔的嘴巴,不断喷吐着浑浊的水流,堤土在迅速流失。

就在这时,李文渊配制的“胶泥”送到了。

“快!按李东家说的办!”赵虎虽然心里没底,但现在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民夫们将灰褐色的药剂混入从旁边挖来的、具有一定黏性的湿泥中,奋力搅和均匀,然后冒着被水流卷走的危险,将一大团一大团这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泥巴,狠狠地塞向那个喷水的管涌口!

奇迹发生了!

那松软的泥巴团,一遇到管涌口猛烈喷出的水流,仿佛瞬间拥有了生命,表面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坚硬、紧密,牢牢地“抓”住了周围的堤土,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堵塞体!水流冲击在上面,发出沉闷的“噗噗”声,却无法像冲走沙袋那样轻易将其摧毁!

“有戏!真的有用!”一个民夫惊喜地大叫。

“快!继续填!把旁边那几个小管涌也堵上!”赵虎精神大振,吼声压过了风雨。

更多的“特种胶泥”被制备出来,源源不断送上河堤。民夫们发现,这种泥巴不仅遇水冲击会变硬,而且一旦停止冲击(比如堵住后),它又会慢慢恢复一些塑性,能与周围的堤坝更好地结合,不像石头那样僵硬容易产生新的缝隙。

在“非牛顿流体速凝剂”和传统沙袋石块的共同努力下,几处最危险的管涌被成功控制住。渗漏明显减少,摇摇欲坠的堤坝暂时稳定了下来。

雨势渐小,江水虽然依旧汹涌,但失去了撕开堤坝缺口的力道。

堤坝上,累瘫了的民夫们东倒西歪地坐在泥水里,看着那被灰褐色“胶泥”牢牢封住的管涌口,脸上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不可思议。

“李东家……这又是用的什么仙法?”有人喃喃自语。

“管他什么法,能保住咱们的家园就是好法!”

赵虎走到那处最大的管涌封堵点,用脚踢了踢那变得坚硬的泥块,啧啧称奇:“老李这家伙,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稀奇古怪的东西?”

杨弘业在后方得到堤坝稳住的消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才发现自己的官袍早已被冷汗浸透。他望向总会方向,眼神无比复杂。这个李文渊,又一次在关键时刻,用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解决了天大的难题。

【叮!河堤抢险任务完成!成功避免溃堤灾难,奖励能量40点,获得道具【地质稳定仪(一次性)】x1。】

系统的提示音让李文渊松了口气,能量总算回血到了45点。他看着脑海中那个新道具的说明——可以在小范围内暂时稳定地质结构,防止滑坡或地基塌陷——感觉这系统虽然坑爹,但给的东西关键时刻还真能派上用场。

城内的暗河还在疏通,城外的河堤刚刚稳住。李文渊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感觉自己不像是个追求逍遥的穿越者,倒像是个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的救火队员。

“这日子,可真他娘的热闹。”他低声笑骂了一句,招呼着伙计,准备下一批“特种胶泥”,以防江水再次上涨。这“非靠谱”的基建之路,看来还得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