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唐穿日常 > 第611章 正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特别是北方,小人自己一行人是万万不敢去游历的,跟着大军最妥当了,至少性命无虞。”

明洛睫毛轻轻扬起,便如蝶翼扑扇,一面留意着这对夫妇的神情,一面继续徐徐道。

“不过真去了,说不定也会后悔……十有八九,小人最多在定襄附近,不至于跟着深入。”

“定襄……”李二语气隐然有了一丝迫人的意味。

这是他与李靖初步商定的计划。

“颉利可汗或许在呢……”明洛只知道李靖一战功成,荡平强大一时的突厥,为之后数十年的安定立下汗马功劳,立了不世之功,和霍去病一般封狼居胥,以此名垂青史。

“你这嘴是开过光的。”

李二叹了口气。

料敌以宽,他如今身居高位,是不可能做这般乐观预测的,只能把一切往艰苦了想,得做好全军覆没,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准备。

“那不是很好?这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陛下会在长安看见颉利可汗跳舞呢。”

明洛抱着开玩笑的心态脱口而出。

“你多少有点气运在身上。”李二总是会想起和她一块在洛阳虎牢的日子,那时的她也是,整日淡定从容,扬着真心的笑,每日掰着手指头念叨着吃什么,和自己当时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让他忍不住地关注。

长孙眼波中的笑意慢慢沉淀下来,到这会儿连一丝涟漪都瞧不见了,她能感知到二郎的情绪变化。

对明洛的感情不仅有欣赏,也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流连,掺和了许多年的情谊和经历。

李二大约被回忆所触动,眸色复杂不已,慨然道:“你好生去吧。希望一切如你所说,唐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一战定十年太平光景。”

“一定的,李总管一定可以带颉利可汗来长安向陛下请安。”明洛眼光澄明,如清朗雪光拂过于他和长孙。

“好,好。”

李二不是莽撞之人,更和好大喜功的杨广有着天壤之别,此次出兵他有把握,但具体能赢到什么程度不好说。

明洛趁机告退,随军出征在即,她得好生准备收拾,以及和李漾、张七郎交代事由。

必要时候看顾下宋家,特别是胡阿婆,不要发生不忍言之事。

她的身影很快湮没在漫天漫地的白色背景里,好似化在了雪中一般。

“她连定襄、颉利可汗都知道。”李二先去更衣,换了身月白色的纱缀绣八团夔龙单袍,神清气爽。

“她知道什么妾都不奇怪。”长孙被震惊过太多次,以至于习惯成自然,懒得大惊小怪了。

李二眉心一动:“不止说什么吧,连她做什么都习以为常了,朕也一样,听她去随军竟然觉得没什么问题。”

“陛下。”

长孙有点想老生重谈关于明洛的归宿问题,但又觉得没趣,两个当事人一个比一个无所谓,一个赛一个豁达,她急什么?

“朕好像知道观音婢想说什么。”不得不承认,李二对明洛不是全然没感觉,起码比宫里其他妃妾有感觉的多。

“她在掖庭的经历,和其他宫人没什么区别,唯独生得好看些,腰肢柔软些,被选去了练舞。”

长孙冷不丁提及明洛的过往。

李二无所顾忌地舒展身体,难掩慵倦之意:“喔?”

“后来她被挑去了世子府。不知陛下可还记得,先太子还是唐王世子的时候,有一阵他们夫妇俩为了个婢妾闹得不太体面?”一旦明洛对号入座,长孙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记得。”

媳妇忽然提及兄长,饶是心智坚定如李二,还是感到一阵没由来的恍惚,那时他们兄友弟恭,远没有后来的剑拔弩张你死我活。

“阿娘留给我们兄弟俩的玉佩……他也丢了。”李二同样回忆起了当时的细节。

“真是造化。她总能精准无误地做对每一次选择。”长孙语气迟迟,笑意淡泊。

“所以……她此次愿意放弃长安的好日子,甘愿北上受苦,朕只希望她的感觉不要不错,和大军一块凯旋。”李二懒懒倚在一旁的案几上,不经意道。

“一定凯旋。”

*

这两日明洛的行程简单,医院这边做好收尾工作,以及公示她远行随军的消息。

除此之外就是收拾行囊,能带多少吃食和药材就全部驮上,午膳晚膳都是他人的饯行宴。

一拨接着一拨,言语中既有钦佩,也有不解,但日子是自己的,明洛没有和每个人解释。

此次北上出行名单。

平成平娃是老随军了,不管本身有多排斥,却明白自己和明洛捆绑在一处,必须一块。

其余人的选择性就很多,若姚自身想去的意愿高,但明洛用各种理由说服了她,包括医院的运转离不开她,她需要留下处置各种突发意外。

姚五亦是,作为医院和宋家的保卫队。

这俩身体各有些不便,万一因此有了什么好歹,明洛没办法原谅自己,所以拒绝地分外坚定。

但姚九安,明洛准了。

安安因着一手御鸟本事,加上跃跃欲试,得以同去。

汪巧月去的意愿不大,可架不住两个儿子的向往,以及对明洛开出的薪酬心动,儿子大了,花钱的地方到处是。

明洛随军的班子组成了。

全方位无短板。

进军路线和当初打刘武周宋金刚相似,区别在于因为蒲津渡的存在,他们犯不着去龙门渡河,可以选择最开阔水流最平稳的蒲津,此处自战国起就是良渡,是河东出入关中的第一门户。

至于潼关,过了潼关也是需要渡河的。

然后他们来到了李安远的老巢附近。

此次随军,主要原因是明洛自发性的想去见识下不一样的塞北大漠风光,顺便见证下李靖的传奇,一部分原因是……

李安远年关要回长安了。

三年一轮的述职,根据考评定档分优良,然后吏部按上意分派位置。

天晓得正主会对她做什么?

明洛离开长安时千叮咛万嘱咐了,她不在应该不会闹出什么离谱的事来,李安远最恨的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