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唐穿日常 > 第600章 反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最开始,明洛是把放霉米的仓库也租下来了,从年初到现在,陆陆续续安排人搬。

而米铺的人约莫以为她没动过。

这几日她把姚五放在了城外庄子,免得被宵小打探惹出恶性事件来,但饶是如此,她也低估了村民们的战斗力。

明洛盯着远处新建的两个堡垒,脸色阴沉如水。

“这是望楼还是箭楼?”

宁知朋是个懂行的,吹了记口哨哈哈大笑。

“要打仗了吗?”

“是让姚五有了要打仗的准备。”明洛骑马到一个路口,果断选了小路前进,大路甭想了。

她知道小路,乡民们更是门清,不过他们人多势众,且宁知朋的人一看就不好惹,因此算是有惊无险来到了庄子的边门。

这块也是严阵以待,虽然没有高高立起的楼,但各种障碍物,或者栅栏一应俱全。

“看得老子都想打一仗了。”宁知朋说完抻了抻胳膊,一副摩拳擦掌的架势。

“别乌鸦嘴。”

明洛眼尖地瞥到有人注意到这里后,才开始吹暗号,是连贯的九声鸟叫,按着一定旋律。

结果中间还闹了个乌龙。

庄子里的姚五担心她是被宁知朋等人‘挟持’,以她为人质威胁开门,反复试探了许多次。

最后,明洛濒临暴走边缘。

看得一边的宁知朋乐悠悠的,把玩着几把飞镖,玩世不恭地笑,就差假戏真做了。

姚五费尽所有脑细胞,最终勉强记起了宁知朋是个什么人,确定了明洛的‘清白’,迎进两人后不忘对宁知朋上下左右打量。

“这么紧张?担心抢你位子?”明洛一面往里走,一面打量着各处的布置,连妇孺都动员了起来。

姚五呵呵笑道:“这不担心。”就算真担心也不好说啊。

他很快把话题转进正事,表示因为前些日子的善举引来了周边乡民的觊觎,情况恶化地很快,人太多了。

“霉米吃完了?”

这短短五个字是很丧尽天良的,但明洛没办法,灾情之下,吃霉米也比吃草根树皮强。

她供不起那么多的好米。

一旁的宁知朋挑了挑眉。

“没,还有很多,但真覆盖不了那么多的人。”姚五苦笑,这么多年的历练和做事,到底比从前老成多了。

“有妇孺吗?你们箭楼防着的人?”明洛努了努嘴。

姚五被问得一愣,迟缓摇头:“怎么会有……都是青壮,不过他们也是为了家人孩子……”

“这样吧,你去贴个告示,孩童都可以来领吃的。”明洛思索了下孩童的标准,决定以身高为限,毕竟个头最一目了然,不用扯皮。

她定了参照物,决定在这处过个夜看看效果,顺便带宁知朋转悠了圈,正好和姚五替换下。

至于效果,那是出奇的好。

人是自私的没错,但爱孩子的心也不是没有,一听孩子可以有吃的,当即就作鸟兽散,回家领娃去了。

“严重成这样了?”明洛站上不太稳当的箭楼,抓着栏杆望着不远方。

这是长安啊,几十里外是长安城,怎么如此荒唐?

大部分人潮褪去后,那部分裸泳的人就藏不住了,一旦没了人数优势,谁也不敢冲这样的庄子。

宁知朋一副保镖作派陪在旁边,问:“抓几个来问问?”

“可以。”

明洛首肯。

她立在箭楼瞧着这位带着人轻轻松松骑马出门,手到擒来地搂了几个人回来,全过程不到一炷香时间,行云流水。

此时,庄子做饭的香气钻入了每个人的鼻间,包括那几个面如死灰的乡民,他们甚至期待着能不能给他们一点残羹剩饭。

“行,怎么不行?”

明洛是最能作主的,当即点头,示意让人拿饭来,说是晚饭,但其实也不过几个能填肚子的蒸饼。

但这就足够对方感恩戴德了。

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让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包括趾高气扬拎他们回来的宁知朋,抱胸立在几人侧方,若有所思。

“我先问一问,这是谁怂恿的?”明洛开门见山,毕竟看着他人进食,她的肚子也有点反应了。

几人面面相觑,为首的一个摇了摇头:“没谁怂恿的,就是大家伙儿知道这里有吃的,所以全部来了。”

“大家伙儿怎么知道的?”这年代别说自媒体手机,就是报纸广播都没有,哪怕一个村的,也要挨家挨户地说,不是村口吼一声就能家喻户晓的。

“俺们不知道啊,这……俺们就跟着一块来的。”

“娘子明鉴,咱们也是为了一口饭吃,娘子若是肯收留咱们,咱们愿意在这里干活,做什么活都可以,咱们没有儿女妻室……”

几人欲哭无泪,一个接一个地表达自己的无辜可怜。

周遭围观的姚五宁知朋等人,亦默不作声,眼神里有着或多或少的触动。

明洛默默叹气。

是她太敏感了。

又想到了前段时间发生过的追杀,来得猝不及防,结束地无声无息,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

以至于今日她一见这阵仗,第一反应是有人指使,自发的大规模的聚众闹事,必然有组织者。

除了李安远,简直不做他想。

这是宋明洛想多了。

碍于她目前在长安的名声和宫里的重视,像李迢这样不尴不尬的世家子弟,绝不敢明目张胆地动手。

哪怕是李安远本人,也要考虑对明洛下手后的后果。

次日早上,明洛借着大亮的天光清点了下库存,当初她不吝惜钱财,买下了数量上让人瞠目结舌的粮食,底下人不是没嘴过,只是没当面质疑,隐约透过平娃若姚等人传到过她耳里。

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反转来了。

如宋明洛所料,这年天下各处,闹起了五花八门的灾,配合着没有良知的官吏,一同交织成了贞观元年让天子谢罪的场景。

无形中宋明洛的威望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在一些聪明人眼中,比如裘三,他虽说不解,但多少听进去了一些,故而在洛阳仍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