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唐穿日常 > 第473章 起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是如此,但只有尽了人事方能接受天命。”明洛自知身为李秀宁最信任宠爱的医师,责无旁贷。

万一因为一日倦怠偷懒,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明洛决定不能原谅自己,所以提心吊胆。

“好了,你之前不是说过吗,一个人成日小心翼翼,满心筹划,多半天不假年。”李秀宁极力宽慰着她。

因为看起来明洛很当真。

很担心她的这个‘劫数’。

“我又不是丞相,我心里没那么宏伟的牵挂,目前这一年主要是公主的安危。”

“原来如此。”李秀宁长长喔了声,意味深长看向她,“难怪你忽然回长安,也是为了我?”

“有这方面的顾虑。”

实在是李秀宁对她的好太不求回报了。

她也无以为报。

不像宋家,可以用钱帛孝心来回馈。

相反,是她经常从李秀宁这边拿好处。

明洛多么希望自己逆天改命的能耐可以作用到李秀宁身上,刘黑闼对历史的作用比公主要大吧,她可以改变刘黑闼的,按理说也能扭转李秀宁在武德年间死去的悲剧。

要加油啊。

这半年来不断为自己加油鼓励的明洛,和李秀宁一番剖白后,不仅没有缓解这份焦虑,而是加重了。

走到公主府的侧门处,有面熟的婢女快步而来,紧着追上她,喘了两口气道:“公主吩咐奴婢送来的,宋医师怎么连这个都忘了?”

她果然是昏头了。

明洛表情不上不下,有点欲哭无泪,偏又要挤出笑意,最终僵硬地道了谢,浑身无力地靠在了车厢上。

被‘录取’的喜悦都冲散不掉她对李秀宁的忧虑。

她的死,大概率是产子吗?

这让她再度对女性所承担的责任感到厌恶。

那些想法如生长茂盛的藤蔓般缠绕上来,一句句地盘旋在她脑中,鸣奏出叛逆的乐章。

可惜她无力阻止。

她不敢也不能建议李秀宁打胎,不然就算李秀宁思想超前了一千年,柴绍也会想尽办法弄死她,不会带一丁点儿犹豫,她到时八成会被当成妖怪烧死。

任凭她内心焦灼如火,日子还是按部就班一天天过,总算在去户部报到的前一日晚,她睡了个好觉。

方有这日的好精神好气色。

昨日她得了空,便蹲点在官员下衙回家后的必经之路上,打量参详一些基层官员的穿着。

所谓皇城,大致分成三部分,都在长安城北。

自南向北为皇城,即天子处理政务,百官当值办公,存放各类文书典籍的处所。

中间部分即传统意义的皇城,天子后妃公主皇子居住的地方,包括宫人所在的掖庭,太子所在的东宫。

再往北是西内苑。

大义上这是个可以散心的后花园,其中另有兵马禁军屯驻,西内苑和天子所在的太极宫,隔的门似乎就是玄武门。

她没有过多打听和她一般被录取的同僚,只管顾好自己,以一身和旁人差不多的打扮稳稳随着一应官员走进这条长长的路。

两边俱是皇城墙,笔直巍峨地立着,将天空划分开来,徒留一个狭长的长方形。

有鸟雀扑棱着翅膀从墙上飞过,为一碧如洗的天际平添几道色彩,显得一切不那么死板。

明洛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居然在短短半分钟里得知了前后左右的不少消息和阴私。

谁叫她孤陋寡闻呢,旁人以为人尽皆知的笑料,她听着不仅有趣还很新鲜。

“这处可是六部?”

她抬眸辨认了下方位,又担心走错,不得已下请教身旁一位独来独往的郎君。

看着像是老油条。

“非也。六部要往前去,走过太极门,和门下省挨一块。”对方目不斜视,但依旧为明洛解惑。

“多谢多谢。”

明洛连连作揖,暗暗后悔自己为啥不从东边的门进,也就不必走这么一长段紧张兮兮的路。

她调整着自己的步伐节奏,争取不要显出疲惫来。

第一日上班,给人的印象务必留好。

恭礼门。

明洛深吸了口气稳稳跨入,开启自己的仕途起点。

*

东宫。

且说魏徵再三上表建议李建成主动请缨主持对徐圆朗的作战,顺带引兵去杜伏威的边境炫耀兵威,说不定能一举双得。

李建成对此没那么乐观,他并非害怕领兵作战,这有什么难的,离他带兵也不过几年光景,他没忘呢。

问题是他不愿意离开长安。

“二郎他……”李建成满脸说不出的沉疑,留他这弟弟和阿耶在长安,分分钟能把他这太子踢到一边去。

王珪显然认同魏徵的建议,东宫请旨带兵的奏表还是他帮忙写的。

“该担心的不是殿下,而是陛下。”最后半句王珪说得很轻,让一旁抿唇不语的魏徵看了他一眼。

“阿耶……”

李建成欲言又止。

底下人暗自叫苦不迭,摊上个遇事不决拖拉风格的主子,内心那种无力感如潮水般涌来。

“此刻陛下担心秦王远甚殿下。”开口的是魏徵,他好似没察觉到这句话本身也是对东宫的轻蔑。

堂堂太子,居然不如一个秦王。

李建成反而问:“既如此,孤若离开长安,万一二郎有所动作……”

魏徵沉默了。

其余人也瑟缩起来,王珪努力尽着臣子本分:“不管秦王如何,殿下如今若想地位稳固,必须要有军功,不然放眼望去所有部队大将全受过秦王统帅恩典,殿下又该如何?”

李建成身边不缺智囊团,王珪魏徵都是今后的宰执,韦挺薛万均作战方面也不拉胯。

最后满盘皆输的原因除了李二太彪悍,李建成死得不冤,只有小事上的心眼,没有大局上的雄心。

“左右陛下已经准许,此事没有回转余地。”李建成神情有些哀怨,复打起精神问魏徵。

“近来二郎处可有不妥当的地方?”

魏徵听得一张脸皮都忍不住地抖动了下:“自然做不到面面俱到,总有疏忽的细枝末节。”

王珪则在心里叹气。

“说来听听。”

李建成陡然有了兴致,原本紧绷的身子松懈了两分,眉眼间亦舒展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