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唐穿日常 > 第409章 声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洛则苦思冥想回忆着朝廷政令。

免税赋好像是有这么一说……

但是针对洛阳城的吗?

还是战时被征调民夫运粮最多的一些州县?因着运粮服役耽误了农时,导致交不上税赋?

这太普遍了。

为什么打仗费钱?

因为这年头人力本身也很珍贵,除了局部战场的胜利需要用人命来填充堆砌外,许多损耗其实在后勤和补给。

夏师爷高深莫测地没有答话,屋内气氛骤然变得僵硬,除了茶盏的轻微磕碰,竟落针可闻。

“小宋,你晓得天下免税赋的政令吗?”夏师爷平心静气地耍完了威风,主动开口。

面对这位笑面虎的提问,明洛不敢怠慢,如实道:“只听说河北和一部分承担运粮重任的州县被免除。”

“好一个只听说。”

夏师爷忽的冷笑起来,狠狠拍了拍手。

“连某身旁一个小小随从都知晓此事,尔等身为地方任命的里正乡长,居然一无所知吗?洛阳城的税赋何时被赦免过?”

到这一刻,明洛觉得自己没有较真的必要了,即不论李渊的政令究竟内容如何,洛阳府衙征收赋税的心一目了然。

说白了,朝廷或许免除了地方税收。

但地方政府这块的财政收入,还是得指望‘剥削’百姓,不然怎么发工资,怎么‘中饱私囊’。

明洛觉得索然无味的同时,乡长显然咬牙道:“小的明白,只是这些年大家伙儿都饱受征丁征兵的苦,好些人家连个男丁都凑不出来……”

这点垂死挣扎在夏师爷面前压根不够看。

他轻嗤道:“不是械斗吗?男丁都不够种田插秧的话,怎么还有力气聚众斗殴?何况——”

夏师爷平素看着和颜悦色,但并非一无所知被蒙蔽之人,他淡笑道:“况且……你们两村哪个不在意绝户之说?之前那生了五个女儿的人家不是被强行收走了祖田,当时闹到洛阳城,你们这边不都叫嚷着族规家训吗?”

在场几人面色都有几分讪讪。

“既然没有儿子活该没田,想必你们村里那么多亩田地都有男丁与之对应吧?还是说如今改规矩了?这岂不是对先前的人家不公平?”

句句都戳向了其他三人的心窝子。

明洛暗暗点赞。

原本那颗为劳苦大众感到唏嘘不平的心变得冷静。

如同夏师爷所说,别看这些村民各个苦哈哈的,可一旦把嘴脸对准比他们不如的阶层,比如同村的‘绝户’,分分钟腰杆挺直,露出狰狞模样。

“方才说是有些人家没个男丁,这会呢?男丁全部凭空长回来了?”夏师爷贴脸开大,露出几分疑惑。

面对此情此景,依旧是乡长挺身而出,他叹气道:“那会儿是村里人丁多,田不够分,所以只能出此下策……现在男丁数量比不上田亩数也是事实,还望师爷海涵。”

一口气骂完的夏师爷冷眼看他们怎么辩解,闻言并没有表情上的松动,一言不发地抚着手腕上的佛珠。

明洛眼观鼻鼻观心,只听乡长勉为其难道:“税赋的话,咱们大梁乡一定尽力,一定。”

夏师爷冷哼一声:“我只有一句话嘱咐你,别再弄出什么破事来。人家连生五个女儿,命倒是比生五个儿子的强,被迫进城谋生后,八字最好的一个闺女转正成了七品夫人,如今两儿两女福气双全。”

“要是因为筹集税赋搞出些家破人亡的残局,害得某治下恶性恶人接二连三的话……别怪某先拿尔等开刀。”

夏师爷自然清楚一层一层施压下去的厉害。

特别是底层。

说是敲骨吸髓都不为过。

他必须从根上断了这种可能,免得影响他的考核和前途。

“是是,肯定的。都是乡里乡亲,从来没有因为钱财逼死过人。”乡长连连陪着笑脸,同时不忘在心里把马家村的里正骂成屎。

“某可记着你这句话,要是之后出了纰漏,一切唯你是问。”夏师爷说完便直接起身,没一点缓和的余地。

明洛见状也顾不得身后几人,连忙抬脚跟上。

夏师爷一鼓作气地开了屋门冲出院落,两眼平视前方地往村口去,浑然不管身后几人的言语。

等他们一行人一字不发地骑上马挥上鞭,在夏师爷的带领下跑出三里地后,方缓和下速度。

“咱们歇歇,至少喝口水吧。”

明洛敏锐看见对方嘴唇的干皮,主动问。

“嗯。”

她把身侧位置腾出来给夏师爷的家仆,慢悠悠在官道旁打量,这时代的乡野,太天然太原始。

不是后世的景区可以比拟。

风光如此,卫生情况也如此,官道旁随处可见一些垃圾,那些半人高的草堆里保不准有各种排泄物。

“师爷……这些都好说,还剩的一处是张家,虽然是旁支,但家大业大,不知和长安有没有联系。”

张家?

河南的张家,是张士贵?还是张公瑾?张亮?

“你错了,这种人家反而好说。”夏师爷平息着发怒后的心境,梳理着有些混乱的思绪。

“和长安有联系,便是和张将军有来往的亲厚关系,满脑子想着更进一步,不会轻易留下污点得罪官府。要是没关系……咱们怕他做什么,该如何如何,长安离洛阳远着呢,不必担心什么。”

夏师爷轻描淡写。

明洛不得不承认,能在府衙里混得有一席之地的师爷,多少有点水平,遇人遇事不能怕。

“小宋。”

明洛正寻思着她能在哪处方便时,被夏师爷喊住了。

“诶。”

她扯出点笑意。

“你是长安人士?”

“是。”

“家在何处?”夏师爷微微眯眼。

和大多数人以为的一样,他也当明洛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来府衙逛大街找乐子来的。

结果一细看,居然成色还行。

再倒推回去想想,能入秦王眼的民女,的确不会是凡品。

“延福坊,家中开医馆。”

“不过小宋你不是在洛阳也开了医馆?明氏医馆,是这个名吧?”夏师爷消息颇为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