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唐穿日常 > 第61章 三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洛稍稍挺了挺背脊,神情专注,认真道:“我晓得了,不会掺和进商户的生意去的。”

甭管心里咋想,明洛面上作出了宋平非常满意的姿态。

爱钱就算了,万万不可从商。

“算辈分倒也合适,无非他们心里不痛快罢了。”在干完了一整碗饭后,胡阿婆念起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我和族里说得明白,不情不愿就不必来了,扭扭捏捏到最后,咱们平白无故作恶人。”宋平心中早思量过多时,这会儿说来具是平平淡淡。

胡阿婆很是赞同:“都是一个族里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好弄太僵。”

“阿洛……你看这孩子如何?”宋平突地发问。

明洛提了提心,答得谨慎:“看言行举止,身量体格都挺好。”起码是个正常孩子,没什么先天性的残疾和大病。

“你不是还试探了两次吗?”宋平一语点破她的心思。

明洛嘿嘿笑了两声,叹了口气:“过继的孩子吧,既希望他能和本家划清界限,又不希望他太冷漠,对待亲生父母没半点温情。

这孩子,眼看着是个寻常性子……总之若真领到咱们家来,一时半会地肯定惦念,长大后十有八九藕断丝连。”

人性便是如此。

既要且要,奢望两全其美。

于三郎的父母又何尝不是,一边巴望着能靠过继孩子减轻自身负担,多少拿点好处,一边暗戳戳地希望孩子长大能记得自己,多多补贴本家,莫要忘了亲爹亲娘。

再恶毒些的,索性诅咒宋平夫妻俩早登极乐,全家能跟着一块享福。

“都是族里的亲戚,不至于连面都不许他们见。”宋平有些漠然。

“所以为难。”明洛附和了句,无奈道,“其他方面,三郎都挺好的,模样也俊,年岁合适,虽说对本家会有记忆,但这年纪能有印象的不多,再大些可就难了。”

“看你还蛮喜欢三郎?”胡阿婆含笑看她。

“称不上多喜欢。只是家里有个男丁,对阿耶阿娘是好事,若是三郎脑子灵光会读书,咱们可以供他去学堂,识几个字总没错的。”明洛如实道。

宋平是既欣慰又心酸:“阿洛你这般大方,人又机敏聪慧,要是男儿身,咱家砸锅卖铁也给你捐个官吏做做……”

奈何朝廷从来不许女子做官。

“阿耶,这话甭提了。”明洛并不想陷入对性别的无尽黑洞中,凝声问,“族中是否有父母皆无的孤儿?大些也不要紧,那种寄养在叔伯家的也可。”

在隋炀帝天怒人怨的暴政下,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因徭役征伐过世的成年男丁。

“问过了,有好几家。”宋平无奈道,“一个去岁刚成亲,底下拖着三个妹妹,守着田地过活,话极少,说是小时候摔伤了脑子,有些迟钝。

另一家是兄弟俩,大的从军,小的跟着姑姑过,那亲姑姑是个寡妇,丈夫儿子都没了,基本就和这两侄子凑了户人家,搭伙着过,族里去问过了,半点没戏。至于还有一家……”

“这户也住在长安城中,条件算是三户里最好的。不过统总养大的就一个男孩,人阿娘不改嫁,说是要守着家产和儿子过,谁也别想打他们主意。”

唯一能过继的……说到底就第一家了。

偏生人比较木然,还附送三个拖油瓶,谁肯接盘呢。

“阿耶知道第一家的具体情况吗?”明洛没死心地问了一嘴。

父母双亡是最好,撑死每年祭日清明走一趟罢了。

“不了解。”宋平愣了一会儿,转念想了想,到底没把话说死,颔首道,“我去族中问问。见一见也是好的,万一人厚道本分呢,三份嫁妆都认了。”

“对了,孩他爹,你昨日往卢家村走的这遭呢……”胡阿婆恍然记起,忙不迭问。

明洛也竖起了耳朵,双目炯炯有神地盯着宋郎中。

“我都险些忘了。”宋平搁下了筷子,稍稍擦了擦嘴,淡淡道,“其他都还好,房子也是新建的……就是阿洛万一嫁过去,估计不出一年,得被人家打回来。”

听着这揶揄的口吻,明洛如释重负地笑了。

“家风很彪悍?”她想到的第一种可能。

“是有个名副其实的恶婆婆。”宋平毫不客气道,“我都没进人家门,只按照在村口打听的路往里走,人我没碰上,但撞见了一个和卢杰生得几分相似的妇人,嗓门震天,在训女儿。”

“然后……”宋平卖了个关子,故意拖长了音。

明洛扑闪着大眼睛看他,很是沉得住气。

还是胡阿婆催了一句:“快说啊。”

“人力气大得很,举着把扫帚往边上挥了两下,我定睛一看,大概是她儿媳妇,因把家里的一块肉偷拿回了娘家,她女儿好像帮着嫂子说了句话,才被迁怒的。”

宋平似心有余悸般,摇了摇头:“我看了几眼便赶紧走了。”

以免大扫帚挥到他一个无辜的路人甲身上来。他倒是称不上文弱,重活粗活都能干,可终究上了岁数,看那妇人膀大腰圆的结实样儿,他和胡阿婆两个捆一起都不够她打几棒的。

做亲家可免了吧。

“阿耶,你真有先见之明。”明洛就差鼓掌了。

“看看你,矜持些,嘴角都咧到哪儿去了。”宋平装模作样地训了一句。

明洛最终没能绷住表情,无声地笑了出来,欢天喜地的样子。

胡阿婆趁机问起另一桩事:“我今儿上午买菜回来,好像在巷子口看见了之前登门过的那秦家郎君。”

此言一出,明洛的笑容不自觉地褪下,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慎重。

“阿娘可看清楚了?”

胡阿婆没有犹豫太久:“应是不错的。槐树巷附近,不记得有这般贵气的郎君,那身料子……”在贵贱分明的社会制度下,哪怕仅凭服色,也能大致判断出一个人所处的阶层。

包括屋舍,车马等等。

红墙绿瓦、绫罗绸缎从来不属于平民阶层。

“我出去便随阿姐登了车,没留心周遭的人。”明洛完全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