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华夏精英 > 第95章 左慈的幻术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是一双无法形容的眼睛。瞳孔极黑,深不见底,像两口吞噬了所有光线的古井。然而眼底深处,却又流转着一种奇异的光华,仿佛蕴藏着千年星河,又似凝固的冰层下涌动的暗流。这绝非孩童应有的懵懂天真,那目光沉静、通透,带着一种洞悉世情、阅尽沧桑的疲惫与了然。

童子的目光缓缓扫过席间一张张惊骇欲绝、面无人色的脸,最后,落在了几步之外、失魂落魄的张仲景身上。他的嘴角,竟极其缓慢地向上牵起,弯出一个微小的弧度。那笑容清浅,却像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张仲景心头激起惊涛骇浪——这绝非婴孩的笑,那是居高临下的悲悯,是智者面对蒙昧的叹息!

童子没有起身,依旧蜷在石臼里,小小的身躯在巨大的石臼衬托下显得格外脆弱。他微微启唇,一个清晰、稚嫩、却又带着某种奇异穿透力的童音,在死寂的大堂中悠然响起:

“上古天真,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这声音如同清泉滴落深潭,每一个字都敲在张仲景的心上。《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开篇!他再熟悉不过!可这童子接下来的吟诵,却如惊雷般炸响在他耳畔!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童子语速平稳,吐字清晰,“然,此乃凡夫之守常,非至人之极变也。”

张仲景浑身剧震!《上古天真论》原文,到此便是“度百岁乃去”,何来“非至人之极变”这石破天惊的后续?!他呼吸骤然急促,仿佛被人扼住了咽喉。

童子无视满堂死寂,声音依旧清亮,却字字如刀,直刺医圣毕生信念的核心:

“至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故能形敝神存,蜕化无方。如薪尽火传,躯壳可朽,真灵不昧。拘泥于血肉形骸,强求其生,岂非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乎?”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张仲景脸色瞬间煞白,如同被无形的重锤狠狠击中胸口,踉跄着后退半步,扶住了身前的矮几才勉强站稳。他一生精研方药,辨证施治,竭尽全力挽回的,不正是那日渐衰败的血肉形骸?这童子寥寥数语,竟将他引以为傲的毕生功业,斥为拘泥皮囊的浅薄之举!那“形敝神存,蜕化无方”的境界,闻所未闻,却又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直指本源的力量!

童子并未停顿,目光似乎穿透了张仲景强自镇定的表象,直视他灵魂深处潜藏的巨大困惑。那稚嫩的嗓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般的铿锵: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然,阴阳非止寒热表里,非独脏腑气血。天地有大阴阳,非人目可视;人身有小宇宙,非寸口可量!汝之六经辨证,明察秋毫于脉象,可知那无形无质之‘神’伤于何逆?可知那无相无状之‘志’损于何邪?可知那潜行脏腑、不形于色之‘伏气’?可知那感于星象、应于地脉之‘疠气’?拘于有形之‘证’,失于无形之‘机’,纵有活人之术,终是下工之道!”

“无形之机……下工之道……” 张仲景喃喃重复,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心尖。他引以为傲的六经辨证体系,穷究脉象舌苔,剖析病机传变,自认已臻精微。可这童子所言,直指他体系之外更宏大、更幽微的“无形之机”——那关乎天地星象、关乎人心神志、关乎无形无质的“气”的流转与逆乱!他一生追求“上工治未病”,此刻竟被斥为“下工”!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从未有过的迷茫,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