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朕的摸鱼哲学 > 第158章 鹰讯惊破九重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金爪白翎的海东青,如同一道撕裂阴霾的雪亮闪电,带着刺耳的尖啸,精准地俯冲而下,消失在御书房方向的殿宇群落之中。程无双站在长春宫的窗边,只觉得那鹰隼振翅的余音,仿佛直接敲击在自己的心鼓上,带来一阵阵沉闷而不祥的回响。

东南……杭州……终究还是到了最坏的地步吗?

她攥紧了手中尚未送出的密信,指尖冰凉。殿内,孩子似乎又被外面的动静惊扰,不安地扭动了一下,发出细微的哼声。程无双立刻收敛心神,快步回到摇篮边,轻轻拍抚,直到他重新陷入沉睡。

此刻,她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待。等待那只海东青带来的,是确切的噩耗,还是……一丝转机?

---

御书房内,气氛在那海东青闯入的瞬间,凝滞到了冰点。

陈默亲手从那猛禽脚踝处的铜管内,取出了卷成细管的军报。纸张带着风尘仆仆的痕迹和一丝海风的咸腥气。他迅速展开,目光如电,扫过上面的字迹。

军报是杭州守将和浙江巡抚联名发出的,字里行间透着血与火的焦灼。佛朗机分遣舰队已抵达杭州湾外海,于昨日开始试探性炮击沿岸炮台。守军依托地形和多年经营的工事,进行了顽强抵抗,初步遏制了敌军的攻势。但敌军舰炮射程极远,威力巨大,我方炮台多有损毁,军民伤亡不小。更令人忧心的是,敌军阵中出现了数艘体型更为庞大、样式奇特的战舰,似乎是……运兵船?!

他们不仅要破城,还要登陆!

军报最后强调,杭州城内兵力尚可支撑,粮草储备亦足,但若敌军后续主力舰队抵达,或长期围困,局势将万分危急。恳请朝廷速发援兵!

陈默缓缓放下军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御书房内的空气仿佛都因他周身散发出的寒意而冻结。佛朗机人这是要水陆并进,不仅要摧毁沿海防御,更要深入大夏腹地!

“陛下……”王德全声音发颤。

“援军到何处了?”陈默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回陛下,神机营先头部队已过长江,但最快也需五日方能抵达杭州城下。其余各部,尚在途中……”

五日!陈默闭上眼,杭州能守住五日吗?他不知道。他现在能做的,只有相信前线的将士,以及……尽快肃清宫内,避免腹背受敌。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暗卫指挥使身上:“太后娘家那个旁支,查得如何?”

“回陛下,此人名叫苏瑾,常年经营丝绸、香料生意,与江南多家商号往来密切,尤其与……与已被查抄的济世堂东家苏明远,是未出五服的堂兄弟。近半年,他名下商船往来南洋、吕宋(菲律宾)等地颇为频繁,而那里……正是佛朗机人在东方的活动区域!”

苏瑾!苏明远!堂兄弟!南洋!佛朗机!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彻底串联了起来!

济世堂负责在京城利用石墨尝试仿制火炮,苏瑾则利用商船往来,为佛朗机人提供情报、物资,甚至可能协助其勘测沿海地形!而他们背后的靠山,或者说,他们在宫中的内应和掩护,极有可能就是那位看似与世无争的太后!利用那特殊的“寒塘渡鹤”香作为联络或控制的媒介!

一个庞大的、里通外国的阴谋网络,已然清晰可见!

陈默眼中杀意暴涨!但他强行克制住了立刻下令抓人的冲动。苏瑾是外官,太后是国母,无确凿铁证,绝不能轻动。否则,必将引起朝野震动,甚至可能逼反太后背后的势力,造成更大的混乱。

“给朕盯死苏瑾!查清他下一次商船出海的时间、目的地、装载货物!想办法,拿到他与佛朗机人勾结的确凿证据!”陈默下令,“还有,慈宁宫那边,给朕盯紧了,任何出入人员,任何异常举动,朕都要知道!”

他需要证据,需要一击必中的铁证!

---

长春宫内,程无双终于等来了王德全带来的前朝消息。得知杭州尚未陷落,仍在苦苦支撑,她稍稍松了口气,但听到敌军可能出现运兵船时,心又提了起来。

“陛下……可有什么安排?”她轻声问。

王德全低声道:“陛下已严令援军火速驰援,并……似乎在暗中追查一条重要的线索,与太后娘娘宫中……有些关联。”

果然!程无双心中了然。陛下也怀疑到慈宁宫了。她将自己写好的密信交给王德全:“将这个呈给陛下。另外,告诉陛下,臣妾这边一切安好,太子病情亦有起色,请他不必过分挂心,专心国事即可。”

她不能替他分担前朝的压力,至少,要稳住后方,不让他为宫内之事分神。

王德全接过密信,躬身退下。

程无双回到榻边,看着孩子沉睡的容颜,心中那份不安却并未消散。赵嬷嬷打听来的消息称,太后除了在慈宁宫正殿礼佛,偶尔也会去宫后苑一处名为“藕香榭”的水阁静修,那里遍植荷花,环境清幽。

藕香榭……荷花……

程无双沉吟着。她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去那里看一看。或许,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接下来的两日,宫中表面波澜不惊,暗地里却暗流汹涌。东南战报不时传来,杭州战况依旧激烈,城墙多处破损,守军伤亡惨重,但仍在苦苦支撑。援军的先头部队已越来越近。

而暗卫对苏瑾和慈宁宫的监控,也取得了关键进展。苏瑾的一支商船队,已定于三日后启航,前往吕宋。暗卫设法买通了船上一名伙夫,得知此次船上装载的,除了常规的丝绸瓷器,还有一批特殊的“药材”,被严密看管在一间独立的货舱内。

同时,监控慈宁宫的暗卫发现,太后身边的刘嬷嬷,近日曾悄悄出宫一次,去了一家京城有名的银楼,并非定制首饰,而是……取回了一个看似普通的、密封的小铁盒。

陈默接到禀报,立刻下令:“在苏瑾的商船离港后,于外海寻机拦截,务必查清那批‘药材’究竟是什么!还有,刘嬷嬷取回的那个铁盒,想办法弄清楚里面是什么!”

他感觉,收网的时刻,即将到来。

第三日清晨,苏瑾的商船如期离港。而同一天,程无双以太子需呼吸新鲜空气、利于病情恢复为由,禀明了陛下后,带着严嬷嬷和赵嬷嬷,抱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来到了宫后苑散步。她的脚步,看似无意地,向着那片荷花环绕的“藕香榭”走去。

水阁寂静,残荷听雨。程无双踏入榭中,目光缓缓扫过这里的每一处陈设。忽然,她的视线在临水一侧的栏杆上凝住了——那里,有一处不起眼的划痕,形状……竟然与她之前在坤宁宫窗棂上看到的、那个用胭脂画下的荷花标记,有八九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然而,还未等她细看,身后便传来一个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力道的声音:

“皇后今日好雅兴,竟也到这僻静处来了。”

程无双霍然转身,只见太后不知何时,已站在藕香榭的入口处,脸上带着惯常的、慈悲而平和的笑容,静静地看着她。而刘嬷嬷,则垂手恭立在太后身后,目光低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