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亮剑1926 > 第99章 双师并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的红31师,经过补充缴获的武器,士气更加高涨,徐象谦又重新调整了部署,让李云龙和王二柱分别率领一大队、二大队,联合根据地的赤卫队,展开了游击战,专门打击敌军的补给线和小股部队。

10月下旬的鄂豫边山区,已经有了几分寒意。

李云龙带着一大队的战士们,每天都在山林里穿梭,寻找着打击敌人的机会。他们穿着单薄的军装,踩着草鞋,却丝毫不在意艰苦的环境。

一天清晨,李云龙得到消息,说刘峙的部队有一支运输队,要从商城往七里坪运送粮食和弹药,只有一个排的士兵护送。

“同志们,机会来了!”李云龙立刻召集战士们,“咱们去截了这支运输队,让刘峙的部队没粮吃、没弹打!”

战士们纷纷响应,跟着李云龙朝着运输队必经的一条山路出发。

他们在山路旁的树林里埋伏了下来,等了大约一个小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士兵的吆喝声。

李云龙从树林里探出头,看到一支运输队正朝着这边走来,前面有几个士兵开路,后面有几个士兵断后,中间是十几辆马车,上面装满了粮食和弹药。

“等他们走到中间的时候再打!”李云龙低声对身边的战士说。

很快,运输队就走进了埋伏圈。李云龙猛地举起手,大喊一声:“打!”

机枪和步枪同时开火,护送的士兵毫无防备,瞬间就倒下了几个。

剩下的士兵想要反抗,却被红军战士们死死压制住。

李云龙带着战士们冲出树林,朝着运输队冲去。护送的士兵见大势已去,纷纷扔下枪逃跑。

“快!把粮食和弹药搬下来!”李云龙下令道。

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把马车上的粮食和弹药搬到树林里。

不一会儿,十几辆马车就被搬空了。

李云龙看着满堆的粮食和弹药,笑着说:“这些东西,够咱们根据地吃一阵子了!”

与此同时,王二柱也带着二大队和赤卫队,在夏斗寅部队的驻地附近展开了骚扰。

他们白天在驻地周围开枪,吸引敌军的注意力,晚上则趁着敌军熟睡的时候,往驻地扔鞭炮,吓得敌军士兵整夜不敢睡觉。

夏斗寅的部队被折腾得疲惫不堪,士气越来越低落。

根据地的老百姓也积极行动起来,配合红军展开“坚壁清野”。

他们把家里的粮食和衣物藏到山洞里,把水井填了,把道路挖断,让刘峙和夏斗寅的部队找不到粮食,走不了路。

有一次,刘峙的一支部队来到一个村庄,想要找粮食,却发现村里空无一人,连一口能喝的水都找不到。士兵们又饿又渴,只能空手而归。

就这样,在红军和老百姓的协同作战下,刘峙和夏斗寅的部队陷入了困境。

他们找不到红军的主力,又到处受到骚扰,粮食和弹药也越来越少,士兵们怨声载道,很多人都不想再打下去了。

10月底的一天,刘峙和夏斗寅召开了紧急会议。

两人看着眼前的局势,都皱起了眉头。

刘峙生气地说:“这红军太狡猾了,到处躲躲藏藏,咱们的粮食和弹药都快用完了,再这样下去,咱们迟早会被拖垮!”

夏斗寅也叹了口气:“是啊,这里的老百姓也跟咱们作对,根本找不到粮食。我看咱们还是先撤吧,等以后有机会再回来!”

两人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撤军。

当天晚上,刘峙和夏斗寅带着剩余的部队,悄悄地撤出了七里坪根据地,朝着商城方向逃跑。

徐象谦得知消息后,立刻下令让李云龙和王二柱率领部队追击。

李云龙带着一大队,王二柱带着二大队,朝着敌军逃跑的方向追去。

他们一路上追上了不少掉队的敌军士兵,缴获了不少武器和物资。

几天后,李云龙和王二柱带着部队回到了七里坪。

此时的七里坪,到处都张灯结彩,老百姓们敲锣打鼓,迎接红军的胜利归来。

徐象谦站在驻地的高台上,看着台下的战士们和老百姓,激动地说:“同志们,老百姓们!经过半个多月的战斗,咱们终于粉碎了刘峙和夏斗寅的第三次‘会剿’,取得了胜利!”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战士们和老百姓们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徐象谦接着说:“这次胜利,离不开咱们红军战士的英勇作战,更离不开老百姓们的支持。现在,咱们红31师已经发展到了700余人,有了600多支枪,根据地也更加巩固了!”

同年1929年10月的商南,晨雾还没散尽,山坳里的田埂上就传来了脚步声。周维炯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裤脚沾着泥点,正跟着商南县苏维埃筹备组的同志往李家湾走——那里是今天要成立区苏维埃的第一个点。

刚送李云龙回红31师那会儿,周维炯没来得及歇脚,就把红32师的工作重心转到了苏区巩固上。

“咱们红军打仗,不光是为了打跑敌人,更要让老百姓有自己的Zheng府,能当家做主。”

路上,周维炯跟身边的联络员老张说,手里还攥着一张皱巴巴的名单,上面记着各村推选的苏维埃代表。

李家湾的晒谷场早就挤满了人,男女老少围着临时搭起的土台子,眼神里满是期待。

看到周维炯过来,人群里立刻响起掌声,几个老人拄着拐杖迎上来:“周师长,您可来了!咱们盼这一天,盼了好些年了!”

周维炯握着老人的手,笑着说:“大爷,这不是来了嘛!今天成立区苏维埃,以后咱们李家湾的事,就由咱们自己选的代表说了算,再也不用受地主老财的气了!”

说话间,筹备组的同志已经把写着“李家湾区苏维埃Zheng府”的木牌立在了台子上。

周维炯跳上台子,清了清嗓子:“乡亲们!今天,咱们李家湾区苏维埃正式成立了!我宣布,经各村推选,李大叔当主席,负责咱们区的粮食分配;王大姐当妇女主任,管妇女识字班和拥军工作;小张年轻,就当赤卫队队长,带着大伙保卫家园!”

名单念完,台下又是一阵欢呼。

李大叔红着眼眶走上台,接过周维炯递来的红袖章:“周师长,您放心,俺们一定把区里的事办好,让大伙有饭吃、有衣穿!”

接下来的半个月,周维炯带着红32师的战士们,跟着筹备组跑遍了商南的五个片区。

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先帮着清理地主的粮仓,把粮食分给穷苦百姓;再组织村民开会,教大家怎么选代表、怎么定章程。

有个叫罗家坪的村子,地主跑的时候把村里的水井填了,战士们就帮着村民挖新井,周维炯亲自带头挑土,肩膀磨破了也没停。

“周师长,您是当官的,咋还跟俺们一起干粗活?”有村民不解地问。

周维炯擦了擦汗,笑着说:“啥官不官的,俺们红军就是老百姓的兵,老百姓的活,就是俺们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