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454章 药茶初煮驱秋燥,警讯暗传筑防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4章 药茶初煮驱秋燥,警讯暗传筑防线

清晨的雾还没散,赵二柱就带着几个后生在村口搭茶棚。竹杆插在地上,绑上横档,再铺上王婶给的蓝布,一个简易的茶棚就成了。小丫提着个陶壶跑过来,里面是李老郎中刚熬好的药茶,蒸汽从壶嘴冒出来,带着甘草的清香。

“二柱哥,俺来倒茶!” 小丫踮着脚,把药茶倒进粗瓷碗里,碗沿沾了点茶汤,她用袖子一擦,反倒蹭了道黑印。赵二柱笑着帮她擦干净:“小心点,别烫着。等会儿邻镇的人来了,你就给他们递茶,顺便问问他们有没有见过假药贩子。”

小丫用力点头,把碗摆得整整齐齐,还在每个碗边放了片红枫叶:“这样叔叔阿姨喝着茶,就能想起枫溪的好。”

陈建国和张村长走过来时,正看见这一幕。张村长笑着说:“这丫头心细,以后肯定是个能干的。” 陈建国也笑,目光却落在邻镇的方向 —— 雾里的山影模模糊糊,像藏着看不见的风险。

“刘郎中早上派人来传话,说假药贩子可能今天就来枫溪,” 张村长压低声音,“他们打扮成卖杂货的,手里提着个木箱子,里面装的就是假药。咱们得让村民们留意,别让他们混进来。”

陈建国点点头,转身对赵二柱说:“你带几个后生在村里巡逻,尤其是晒秋场和济世堂,要是看见可疑的人,先别惊动,赶紧来报信。我去济世堂整理假药辨别法,打印出来贴在茶棚和晒秋场,让大家都看看。”

刚到济世堂,李老郎中就拿着本药书出来,指着上面的甘草图:“你看,真甘草的根是圆柱形,表面红棕色,假的根又细又黑,还带着泥土。咱们把这些特征画在纸上,村民们一看就懂。”

陈建国掏出毛笔,在麻纸上画甘草的样子,真的画成红棕色,假的画成黑色,还在旁边写着 “真甜假苦”“真粗假细”。小丫也凑过来,在纸的空白处画了个哭脸,指着假甘草说:“吃了假甘草会肚子疼,就画个哭脸,吃了真甘草身体好,就画个笑脸。”

这个主意好!陈建国赶紧在真甘草旁边画了个笑脸,村民们看了都能明白。他把画好的辨别法贴在茶棚和晒秋场,还让赵二柱带着后生们挨家挨户讲,确保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分辨假药。

中午的时候,邻镇的人来了,一共五个,都是来学做竹筒温度计的。小丫赶紧给他们递药茶,还指着辨别法上的图问:“叔叔阿姨,你们见过这样的假甘草吗?吃了会肚子疼的。”

其中一个穿蓝布衫的妇人点点头,脸色有些发白:“俺家老头子前几天就买过,吃了拉了三天肚子,差点没缓过来。那卖药的说是‘甜药’,结果是假的!”

陈建国赶紧凑过去,让妇人说说卖药人的样子。“个子不高,留着八字胡,说话带点外地口音,” 妇人回忆着,“手里提着个黑木箱子,说‘药是祖传的,治啥都灵’。”

陈建国把这些记下来,心里有了数。他给邻镇的人讲做竹筒温度计的方法,赵二柱在旁边帮忙削竹筒,小丫则给他们递工具,还教他们唱《枫溪谣》。气氛正热闹时,巡逻的后生跑过来,脸色慌张:“陈先生,村口来了个卖杂货的,手里提着黑木箱子,留着八字胡!”

陈建国心里一紧,对张村长说:“你先陪着邻镇的人,我去看看。” 他和赵二柱往村口走,刚到茶棚附近,就看见个穿灰布衫的男人,正围着晒秋场转,眼睛直往村民手里的药茶瞟。

“就是他!” 陈建国压低声音,对赵二柱说,“你去叫几个后生过来,别惊动他,等他拿出假药,咱们再抓现行。”

赵二柱刚跑开,那男人就凑到茶棚前,对小丫说:“小姑娘,要不要买糖?俺这糖可甜了,还有治咳嗽的药,比你们这药茶管用多了。”

小丫想起陈建国的话,故意说:“俺叔叔说,甜的是糖,苦的才是药。你的药要是甜的,就是假的!”

男人脸色一变,刚要说话,就见赵二柱带着后生们围过来。陈建国走过去,盯着他手里的箱子:“打开看看,里面装的是糖,还是假药?”

男人慌了,转身想跑,可后生们已经堵住了路。他只能打开箱子,里面果然装着用黄纸包的假药,和刘郎中给的假甘草一模一样。

“把他送到官府去!” 张村长也赶了过来,声音洪亮,“让他说说,还有多少同伙!”

男人被押走时,小丫举着药茶碗说:“坏人被抓走了!以后大家都能喝到真药茶了!” 村民们都笑起来,茶棚里的药茶香,似乎更浓了。

陈建国看着这一幕,摸了摸怀里的怀表 —— 表壳的温度,竟和村民们的笑声一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