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 第95章 暗物质星云的低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暗物质星云比孩子们想象中更诡异。这里的光线会被无形的力量扭曲,飞船的传感器频繁失灵,导航屏幕上的星图像被揉皱的纸,只能看到一片混沌的灰紫色。最奇怪的是,星云里的“物质”摸不着、看不见,却能清晰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像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注视,又像有无数根丝线缠绕着飞船,阻力随着深入而不断增大。

“探测器捕捉到‘弱相互作用信号’。”星禾紧盯着终端,屏幕上的波形像心电图般起伏,却比任何已知生命信号都要微弱、零散,“它们不吸收能量,也不释放能量,更像是……纯粹的‘意识体’。”

飞船艰难地穿过星云中心的光点区域,周围的灰紫色渐渐变淡,露出一片由暗物质构成的“透明海”。海面上漂浮着无数半透明的“絮状物”,它们没有固定形态,时而聚成云雾,时而散作光点,接触到飞船外壳时,竟能在金属上留下转瞬即逝的波纹,像水滴滴在水面。

“是‘影絮’!”地球小姑娘通过共生菌的深层感应,捕捉到一种极其轻柔的意识——不是语言,也不是情绪,而是一种“存在的确认”,像微风拂过草叶的低语,“它们在说‘我们在这里’。”

影絮无法被常规方式沟通,它们的意识像蒲公英的种子,分散在暗物质中,只有当大量影絮聚集时,才能形成连贯的“信息流”。孩子们试着放出共生晶核的光芒,晶核的七彩光在透明海面上散开,影絮突然开始向光芒聚集,聚成一团巨大的“意识云”。

意识云传递的信息模糊而抽象,像隔着毛玻璃看世界:影絮是暗物质的原生意识体,它们没有实体,靠“观察”其他生命来感知宇宙——观察恒星的燃烧,观察行星的诞生,观察像孩子们这样的访客带来的故事。但它们自身的存在极其脆弱,任何强烈的能量波动(比如飞船的引擎、共生植物的能量)都可能让它们的意识消散。

“所以它们躲在暗物质星云里,”小藤手恍然大悟,影絮的意识流充充满了对“稳定”的渴望,“因为这里的能量最温和,不会打扰它们的观察。”

孩子们决定用最轻柔的方式与影絮交流。他们关闭了飞船的引擎,只靠惯性漂浮;熄灭了除共生晶核外的所有光源,让晶核的光芒保持在最低亮度;雾音族则用音雾笛吹奏起改编过的“静默旋律”——这段旋律去掉了所有强音,只有绵长的低音,像深夜的摇篮曲。

奇迹发生了。静默旋律在透明海面上扩散,影絮的意识流开始随着旋律波动,它们的形态也随之变化:旋律平缓时,影絮舒展成丝带;旋律上扬时,影絮聚成螺旋;当晶核的光芒与旋律同步闪烁,影絮竟在透明海面上拼出了各星球的轮廓——地球的麦田、硅基星的水晶山、螺旋星的峡谷……像幅用暗物质绘成的宇宙地图。

“它们在‘复刻’见过的世界!”星禾惊叹于影絮的观察力,地图上甚至能看到细节:地球麦田里的晶麦、硅基星的藤晶、螺旋星的双色螺旋藤,“影絮把观察到的共生故事,都记在了意识里。”

影絮的意识流中,还藏着更惊人的信息:它们观察到了源星的毁灭,甚至记录下了母根最初的根须碎片穿越星云的轨迹;它们看着根须网从一颗星球蔓延到另一颗,看着孩子们从寻找源星到建立共生网络,像一场跨越亿万年的“宇宙纪录片”。

“是‘最古老的观众’!”地球小姑娘的眼眶有些发热,影絮的意识里没有悲伤,也没有喜悦,只有纯粹的“记录”,却让她觉得无比温暖——原来从一开始,就有生命在默默注视着他们的努力,“它们把我们的故事,好好地存了起来。”

离开暗物质星云前,影絮用意识流给孩子们“留了份礼物”——一段由暗物质构成的“记忆丝”。这段记忆丝无法被仪器检测,却能通过共生菌的意识传递,里面储存着影絮观察到的“宇宙最初的共生”:两颗恒星的引力互相牵引,形成稳定的双星系统;第一批行星在恒星风中诞生,岩石与冰的碰撞孕育了水……

“是‘共生的源头’。”星禾感受着记忆丝里的信息,突然明白影絮的使命,“它们不参与宇宙的故事,却用自己的方式,让所有故事都有迹可循,不会被遗忘。”

飞船驶离暗物质星云时,透明海面上的影絮又散作了无数光点,像撒了把星星。孩子们知道,影絮还会继续观察下去,观察他们的下一段旅程,观察更多星球的相遇。星禾握紧了共生晶核,晶核的光芒中,似乎多了一丝暗物质的透明色。

他突然懂得,宇宙中最珍贵的,或许不是轰轰烈烈的共生,而是像影絮这样的“沉默见证者”——它们不说话,却把每个生命的努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让那些独自前行的路,也变得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