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孩子们看着共生的小麦与苔藓越长越茂盛,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是能把自己星球的东西寄给远方的朋友,让他们也‘摸一摸’家的样子就好了。”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响应。地球小姑娘翻出奶奶做的绣花手帕,上面绣着传薪树与麦田,她在帕子角落缝了片同源树的新叶:“这样小藤手摸到叶子,就像摸到我家的树啦。”

小藤手则采集了锁心藤的花蜜,装进绿核星特有的“保鲜囊”里——这种囊袋由植物胶制成,能锁住气味和水分。“花蜜是甜的,像我们星球的阳光味道。”他还在囊袋上缠了圈自己的藤蔓发丝,“这样你能感觉到我的温度。”

蓝环星系的孩子收集了共鸣海的“潮汐沙”,这种沙子在阳光下会呈现出海浪起伏的纹路。“把沙子放在耳边,能听到我们那里的浪声哦。”她特意用银藻纤维做了个小布袋,袋口绣着地球孩子教她的“浪花结”。

水晶行星的孩子最用心,他用晶体碎片雕琢了个迷你的“同源树”,树干里嵌着片月球的银矿结晶:“这是我眼里的宇宙,有你的树,也有月球的光。”

星禾帮他们联系了星际邮船。当邮包被送上飞船时,孩子们还在包裹上贴了翻译花苞的花瓣——这样收件人触摸花瓣,就能听到寄件人的声音。

半个月后,地球小姑娘收到了小藤手的回信。邮包里装着块绿核星的“记忆木”,木头上天然形成的纹路,像极了她和小藤手在学院里追逐的身影。“这是锁心藤长了一百年才结的木,”翻译花瓣传来小藤手的声音,带着点害羞,“它会慢慢长出新的纹路,就像我们的故事在继续。”

更神奇的是,记忆木接触到绣花手帕时,纹路里竟渗出淡淡的绿色汁液,在帕子上晕染出一片小小的森林——那是绿核星的样子。

小藤手收到手帕后,立刻把它铺在苔藓培育箱上。没过多久,苔藓周围竟冒出了一圈金色的麦芒,像在模仿帕子上的麦田图案。“你的手帕在教我的苔藓认地球呢!”他对着翻译花瓣大喊,声音震得花瓣轻轻颤动。

蓝环星系的潮汐沙寄到月球后,月球的孩子发现沙子在环形山的阳光下,纹路变得格外清晰,甚至能看到地球的轮廓嵌在浪涛里。“原来你们的海,也记得我的家呀。”他回赠了块月球的“星尘石”,石头里裹着颗地球的雨滴化石——那是早年地球科考队留在月球的。

水晶行星的迷你同源树被送到流浪行星时,那里的居民惊喜地发现,晶体树干在星尘的滋养下,竟长出了细小的星尘花。“这是宇宙在说,我们都在一棵树上呢。”他们回寄了颗会发光的“流浪籽”,这种种子能根据周围环境变换颜色,此刻正泛着地球的暖黄色。

跨星邮包渐渐成了学院的传统。孩子们发明了更巧妙的“寄信方式”:地球孩子把麦种裹在蜡纸里,写上“种下它,等它发芽,我们就一起数叶片”;绿核星的孩子用藤蔓编织了会生长的“信笺”,字是用营养液写的,读着读着,字迹会开出小花;蓝环星系的孩子则把消息刻在贝壳内侧,潮水冲刷后,字会变得更清晰,像被大海再读了一遍。

星禾看着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包装邮包,突然想起冰轮留下的旧信件。那些信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藏着最真挚的牵挂——就像这些孩子的邮包,装的不是贵重的东西,是想让对方“感受到”的心。

同源树的树洞里,渐渐堆满了来自各星球的邮包残骸:银藻布袋、晶体碎片、记忆木的边角料……这些东西在树洞里慢慢融合,竟长出了丛小小的“邮包草”,草叶上印着不同星球的文字和图案,风一吹,发出的声音像无数人在轻轻说话。

孩子们说,这是宇宙在给他们读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