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盖世悍卒 > 第286章 淬火验金辨忠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冯坤等人的头颅还悬挂在辕门外示众,血腥味尚未完全散去。这场雷霆万钧的清洗,如同在北地的春风里投入了一块寒冰,迅速冻结了黑水县内部刚刚因改革和发展而滋生的些许浮躁与懈怠。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然而,江辰并未沉浸在肃清成功的短暂安宁中。他深知,斩断几只伸出来的触手,并不意味着消灭了隐藏的怪物。恐惧可以压制背叛于一时,却无法滋养忠诚于长久。他需要一套更系统、更精密、能主动甄别隐患的机制,尤其是对于军队的大脑和筋骨——中高级军官队伍。

“忠诚,不能只靠事后的屠刀来验证。”江辰在仅有张崮、李铁和“夜不收”指挥使参加的核心密议上,声音冷峻,“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制度,像筛子一样,持续不断地筛出沙子,保住真金。更要像熔炉一样,不断淬炼,让忠诚愈发纯粹。”

一套名为“淬火”的忠诚度考核与审查制度,在极端保密的状态下开始筹划。

一、背景再审查:掘地三尺

首先启动的是对现有所有队正(连长)及以上军官、以及所有接触核心技术的文官、工匠的“背景再审查”。这远非简单的履历核对。

“夜不收”的精干人员被分成无数小组,如同幽灵般扑向这些军官和关键人员的故乡、曾经服役之地。他们走访故旧乡邻,核查其家族谱系、社会关系;他们重新调查其入伍前的每一段经历,寻找任何可能的疑点;甚至秘密核查其直系、旁系亲属是否与朝廷、其他藩镇或境外势力存在任何潜在的关联。

这项工作浩繁而细致,如同梳头一般,将每个人的过往细细梳理。许多当事人甚至毫无察觉,自己童年时一场看似偶然的纠纷、某位早已失联的远房亲戚、甚至父辈一次不经意的商业合作,都被记录在案,进行风险评估。

二、行为与资产监控:天罗地网

与此同时,一套隐形的监控网络开始高效运转。军官们的日常行为被纳入观察范围:是否频繁出入不符合其收入水平的消费场所?是否与不明身份人员有过密接触?其家人生活用度是否突然变得阔绰?言论中是否流露出对现状的不满或对朝廷的暧昧态度?

财务审查尤为严格。江辰设立了直属千岁的“审计稽查队”,突然核查各部账目,并与军官申报的个人及家庭资产进行比对。任何无法说明来源的财产,都会立刻引来最严厉的调查。

三、忠诚度测评:攻心为上

这是“淬火”计划中最核心,也最隐秘的部分。由江辰亲自设计提纲,“夜不收”中心理观察专家负责执行。

测评并非简单的问答,而是设计成各种看似寻常的场景: 或许是突然其来的高强度压力测试,观察军官在极端疲惫和紧张下的本能反应和决断; 或许是安排“偶然”的对话,由经过训练的人员散布一些看似内部的“负面消息”或“失败主义论调”,观察其反应,是驳斥、上报还是默然接受甚至附和; 或许是在酒宴之中,观察其酒后吐露的“真言”; 甚至秘密考察其对待下属、士兵的态度,是爱护尊重,还是漠视欺凌,以此判断其是否真正认同江辰强调的“袍泽之情”。

江辰还授意,在“龙骧阁”的课程和日常宣传中,大幅增加“忠君爱国”(此君暗指江辰)、“绝对服从”、“黑水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灌输,并鼓励检举揭发,营造一种“忠诚无处不在,背叛无处藏身”的集体氛围。

四、定向谈话与“观心镜”

对于位置关键、或背景审查中存在微小疑点但无实据的军官,江辰会亲自或委托张崮、李铁进行“定向谈话”。谈话内容看似关心工作生活,实则暗藏机锋,观察其眼神、语气、肢体语言的细微变化。

更有甚者,匠作营根据江辰的描述,尝试制作了一种名为“观心镜”的简陋装置——其实就是利用镜片和灯光,制造一个光线奇特、易于给人造成心理压力的封闭环境。重要的审查对象会被带入其中问话,以期突破其心理防线。

“淬火”行动在绝密中推进,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军队风气为之一肃,效率提升,各种违纪和抱怨之声几乎绝迹。数名被发现有小额贪污、或与外界有不清不楚经济往来(虽未证实与间谍有关)的中低级军官被迅速撤职查办,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然而,这套精密而严苛的制度,也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秩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的问题和不安。

首先是人心的隔阂。军官之间私下交流变得谨慎异常,生怕一言不慎被记录在案。那种同生共死的袍泽情谊,似乎蒙上了一层相互猜忌的阴影。人人力求自保,创新和主动承担风险的勇气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

其次,负责执行审查的“夜不收”和审计稽查队权力急剧膨胀,难免产生骄横之气和滥用职权的苗头。一些审查手段在基层执行时变了味,成了排除异己、打击报复的工具,虽被及时纠正,但恶劣影响已然种下。

最大的悬念和冲突,来自于一次针对后勤部一名负责粮草调度的资深队正的审查。此人在背景审查中毫无问题,资产清晰,行为也无异常。但在一次高强度压力测试中,面对模拟的“大军断粮”绝境,他在巨大压力下情绪失控,脱口咒骂了几句上级分配不公,甚至对江辰的某些政策发了牢骚。

按照“淬火”标准,这已是“思想动摇”的危险信号。审查报告被迅速提交到江辰案头。

就在江辰斟酌如何处理此事时,当晚,那名队正竟然深夜主动求见!

他面色惨白,但眼神却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他并非前来辩解或求饶,而是带来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大人!卑职有罪,甘受军法!但卑职要揭发!此次审查,有人想借机掩盖更大的问题!与卑职同营的副队正,他…他可能才是真正有问题的人!卑职曾无意中发现,他与那个…那个之前被处决的周韬,有过秘密接触!但审查却丝毫没有查到他头上,反而…反而重点在查卑职!”

江辰的目光瞬间变得无比锐利。

如果这名队正所言属实,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淬火”行动本身可能已经被渗透!意味着内部隐藏的敌人,不仅没有被清除,反而可能利用了这次审查,在借刀杀人,清除可能威胁到他们的正直军官,甚至误导审查方向!

自己精心打造的忠诚验证体系,反而成了敌人藏身的护身符?

一股寒意,顺着江辰的脊椎悄然爬升。他看着眼前这名因恐惧和愤怒而浑身颤抖的队正,又想起“夜不收”报告中那些未解的谜团——“南方神秘商队”、“上面的大人物”、冯坤的醉话…

水面之下的博弈,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和凶险。“淬火”之火,究竟淬炼出了真金,还是照亮了敌人更深的阴谋?

忠诚与背叛的迷雾,非但没有散去,反而更加浓重了。而这一次,疑云直接笼罩在了他赖以信任的审查机制本身。江辰意识到,他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极其了解他、并能巧妙利用他规则的可怕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