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德妃此刻十分不想要胤禵出京,眼看着皇上年事高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

宜修也劝说胤禛,上次没有送行,这次便拉着胤禛去一趟,毕竟是亲弟弟。

宜修也去了,还特地去佛寺求了一枚平安符,借着胤禛的名义送给了胤禵。

可惜两兄弟对视一眼,表情都很是一言难尽。

康熙却十分高兴,好好夸奖了宜修,又给宜修赏赐了不少东西。

德妃知道胤禵出京是国事,不可阻挡,便放弃了。

想着老四毕竟是亲兄弟,宜修是自己的外甥女,又对胤禵很好,

想来以后作为皇帝的亲弟弟也会过得不错。

其实德妃是看懂了康熙的意思。

他想要的太子就会一直待在他身边,就像当年的胤礽,寸步不离,让他处理朝政。

皇上不会让想要继承皇位的皇子远赴西藏打仗。

这时年羹尧已经任川陕总督,位高权重。

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年羹尧回京叙职,便留在京城中。

此时畅春园的守卫已经基本由年羹尧负责。

到了冬天,康熙还是没有回皇宫,弘辉日夜陪着皇上。

有一日,弘辉悄悄传来消息,说他想念额娘了。

从前弘辉从来不会说这种话。

宜修明白这是时辰到了,立刻通知了胤禛。

这两天,胤禛和宜修二人精神都高度紧张。

终于有一日,胤禛去给康熙请安,到了时辰却没有回来。

宜修立刻下令,各院的主子丫鬟太监,都不可出院门一步。

将府卫全面警戒,宜修就端坐在正院中,等着消息传来。

宜修还让剪秋手持弘辉偷偷拿出来的康熙密令,去养蜂夹道将十三爷秘密接了出来。

宜修让十三去隆科多府中偷东西。

剪秋说是皇上为了避免自己薨逝后,朝廷不稳,八阿哥等人企图颠覆大清。

皇帝对于隆科多也已经不信任了。

现需要十三秘密去将另外两道诏书偷出来藏好,

若等皇上薨逝的消息,必要奋力为四爷验明正身。

剪秋说这话时汗流了全身,都是瞎话,是福晋叫她说的。

假传皇上的旨意,被发现的就不是死这么简单的。

幸而十三爷看到康熙密令,也就没有怀疑了。

影视小说中,传位旨意一共三道,分别是满文蒙文汉文书写。

隆科多只拿出一道传位密旨,是用汉字书写的。

所有后面才有传言说胤禛得位不正。

隆科多作为康熙的小舅子,肯定有其他传位诏书。

宜修也只是猜测,如今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胤禛现在由隆科多宣读传位诏书。

康熙在遗诏最后写道: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胤禩马上提出为什么没有满文诏书?

隆科多坚持说皇上给他的就是这一份诏书。

为什么隆科多要这么做,就是知道八爷他们一定会疑问,继而怀疑四阿哥登基的正统性。

这样四阿哥才能一直依靠自己。

就在双方僵持时候,十三阿哥胤祥突然闯入畅春园,手持另外两道传位诏书。

朝中诸位大臣纷纷确定,这就是康熙亲笔的传位诏书。

胤禩看着老十三手中的传位诏书,手都在发抖。

问道:“老十三,你为什么会有诏书?”

胤祥拿出了康熙那‘如朕亲临’的令牌,说道前几日皇上就把他放出来了。

“皇阿玛有言,若是一道圣旨,诸皇子没有异议,四哥顺利登记,

在即位后再将圣旨拿出,为四哥的传位证明。

但若有人有异议,妄图颠覆大清江山社稷,

就让我现场拿出另外两道传位圣旨,

让满朝大臣看看,谁才是大清的逆臣!”

胤祥这话说的掷地有声,加上又有密令,全部都说的通了。

胤祥和弘辉对视一眼,一起跪下,三呼万岁。

然后朝臣们也都纷纷跪下。

隆科多这时就是有一千句话也说不出口了,连忙跪下口称皇上。

他本来是想给胤禛制造一些麻烦,让其更加依靠自己,

没想到十三突然出来,说的都是什么!

隆科多甚至觉得康熙交给他的另外两个遗诏是假的,十三爷手中这个才是真的。

胤禩,胤禟等人自觉无力回天,也只能跪下,看着胤禛登上皇位!

宜修等到月上中天,才终于等到了皇上驾崩,新帝要宜修入宫的消息。

苏培盛特地回来告知这个好消息。

宜修心中的一口气终于可以吐出来了。

立刻下令全王府换上白帆,其余事情都交给年侧福晋打理,

宜修立刻就进宫了。

先帝的灵堂中,胤禛和宜修不过匆匆说了几句话。

第二日胤禛在灵堂前直接登基,登基后立刻封德妃为圣母皇太后。

而德妃前一天和胤禛谈了好一会儿,

没想到居然是为了胤禛的第二道圣旨,封柔则为元后,称纯元皇后。

宜修得知后,没有任何反应。

只是默默操持着先帝的事情。

弘历没有听到封额娘的旨意,紧紧握住了拳头。

差点起身发怒。

弘辉感应到后头弟弟的动静,转头瞪了弘历一眼。

弘历这才低下头去。

两天后胤禛才宣旨,封宜修为继后。

一个简单的封后仪式后,宜修才正式收回了后宫的权势。

没两日,宜修便拿了府中妾室的位份和宫室名单给胤禛看。

胤禛一看到第一个:年侧福晋,封贵妃,居翊坤宫正殿。

胤禛盯着看了很久,特别是贵妃的位份上。

宜修问道:“皇上,可是有什么问题吗?

其实位份高低都是凭借皇上的心意行事,

皇上喜欢或是不喜欢,也都随自己的心意即可。

妾身这位份只是按照府中位份高低,有无生育,以及娘家官位来定的。

除了世兰,妾身私心给了世兰贵妃之位。

若按生育来说静言曾生有三位皇子,弘昀和弘时又十分听话懂事。

按说贵妃位份,只有静言合适。

可是皇上十分喜欢世兰,她们二人又同为侧福晋,便让两人同为贵妃。

若有不妥,皇上可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