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573章 北狄求和亲,知微慧眼择才女代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3章 北狄求和亲,知微慧眼择才女代嫁

阳光斜照在太极殿的金砖上,映出长长的影子。北狄使者再次跪伏于殿前,双手高举木匣,声音低沉:“我王诚心求娶大周公主,愿结永世之好。”

群臣哗然。

有老臣立刻出列,拱手道:“陛下,边关百姓久经战乱,若能以一女换十年太平,实乃万民之福。”

另一人附和:“北狄势强,骑兵来去如风,和亲虽屈,却可缓其兵锋。”

裴砚坐在龙椅上,脸色未变,目光却缓缓转向侧后方的凤位。

沈知微立在那里,指尖轻轻搭在案边,神情平静。她记得三日前那名使者离开时说的话——“那一刀,砍错了人。”也记得他低头献上黑令牌时眼底一闪而过的敬畏。

如今他们卷土重来,仍执着于娶一位真正的公主。

她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压下了所有议论:“大周的女儿,不是用来交易的。”

满殿一静。

她往前一步,站到殿中:“我朝公主皆年幼,尚在襁褓,岂能远嫁异族?更何况,女子生而尊贵,不为藩属之妾。这是祖制,也是国体。”

老臣急道:“皇后此言差矣!古来和亲不断,汉唐皆有先例,何谈辱没国体?”

沈知微看着他,语气不变:“那些公主,有几个真正平安终老?有几个不受羞辱?你们口中的‘和平’,是踩着女子一生换来的。”

她顿了顿,扫视众人:“若北狄真心慕化,为何不遣子弟入太学读书?为何不主动归还掳走的百姓?只一味索要公主,图的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

殿内无人应声。

她转头看向裴砚:“陛下,与其送女求安,不如教化其心。女子科举已有三年,各地才女辈出。臣妾提议,从中遴选十八人,授以北狄语言、商政律法,组成文化使团,送往其都城设立学堂,教授我朝礼仪制度。”

“什么?”一名礼部官员失声,“这……这不是助长其智?万一他们学会我朝手段,反噬我国怎么办?”

沈知微冷笑:“你怕他们学,正说明我们强。言语通则心意通,商路开则民心向。三年之后,北狄贵族将以说大周话为荣,穿大周衣为雅,用大周器为贵。那时,他们不会再想打仗,只会想着如何与我朝通商、联姻、结盟。”

她一字一句道:“不是我们嫁过去,是我们走出去。”

裴砚一直听着,此刻终于开口:“准奏。”

他站起身,目光如铁:“传旨——北狄若想和亲,先归还二十年前所掳五万百姓,再割让阴山以南三城作为聘礼。否则,互市不开,使团不派。”

北狄使者脸色骤变,额头抵地:“陛下……此条件太过……”

“你回去告诉你们王。”沈知微打断他,“想要和平,就得拿出诚意。若只想靠娶个公主渗透朝廷,那这条路,从今天起断了。”

她说完,转身回凤位坐下。

裴砚下令:“礼部拟旨两份。一份拒婚诏书,一份文化使团章程。三日后启程筹备。”

圣旨拟毕,使者捧着文书退出大殿。百官陆续散去,脚步声渐远。

沈知微回到凤仪殿,立即召来女官,取出女子科举近三年的名录。她一页页翻看,朱笔轻点,圈出名字。

“这十八人,必须通文墨、懂算学、会骑马,能独自应对异族环境。”她说,“不能是娇弱闺秀,也不能是激进狂士。要稳重,要有眼界。”

女官低声记下。

她又补充:“每人配两名护卫,一支谍网随行。对外称使团,实则监察北狄内部动向。尤其注意是否有前朝余党或我朝叛臣藏身其中。”

“是。”

窗外天色渐暗,宫灯次第点亮。

她靠在椅中,闭眼片刻。今日已用尽九次心镜系统额度。最后一次,是在北狄使者说出“愿结永世之好”之前。

那三秒里,她听到了他的真实想法:“只要娶到公主,十年内便可渗入皇室血脉。”

正是这句话,让她彻底否定了任何形式的婚姻联盟。

她睁开眼,提笔写下最后一行批注:“使团不带婚嫁之名,只行教化之实。凡北狄贵族子弟入学,免三年赋税;女子入学,赐周制凤簪一枚。”

这是规则,也是诱惑。

她知道,真正的征服,从来不是靠刀剑。

而是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旧路,走上你的道。

---

三日后清晨,礼部呈上最终名单。

沈知微正在批阅,忽听外头脚步声急促。

一名女官快步进来:“北狄使者昨夜离京,临行前在城门口停留许久。谍网回报,他回头望了一眼皇宫方向,说了句话。”

“什么话?”

“他说:‘此女……比皇帝更难对付。’”

沈知微停下笔,嘴角微扬。

她将名单合上,交予女官:“送去乾清宫,请陛下过目。若无异议,明日便发诏书。”

“是。”

她起身走到窗前。外面宫道平整,几名内侍正搬运书籍,那是为使团准备的《周礼》《商经》《字典》等册本。

她想起昨夜裴砚来过一趟,问她:“真觉得这些人能成事?”

她说:“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但十八个人,三年时间,足够播下种子。”

裴砚当时笑了:“你总是走得比别人远一步。”

现在,第一步已经迈出。

她转身坐回案前,翻开新的册子。这是边境各州上报的粮仓储备表,她得继续看。

门外传来轻微响动,一名谍网密探悄然入内,单膝跪地:“津口发现可疑船只,形迹隐蔽,已令水师盯梢。”

沈知微抬头,眼神一凛。

她放下手中册子,站起身。

“把地图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