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360章 医馆全国行?仁政声传四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0章 医馆全国行?仁政声传四海

沈知微走下观象台时,天边刚泛起灰白。夜风卷着残露拂过衣袖,她脚步未停,径直朝政事堂走去。小黄门捧着一叠急报紧跟其后,纸页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刚踏进门槛,户部郎中已候在案前,声音发紧:“江南八府连降暴雨,三处河堤溃口,流民开始聚集。”

她放下披风,接过奏报快速翻看。一页纸上写着“疫病初现”,字迹潦草却触目。

“药库清点完了吗?”

“回娘娘,太医院昨夜盘库,上等药材只剩六成,若要支援重灾州县,恐怕不够。”

沈知微抬眼看向窗外。雨点开始敲打屋檐,一声紧似一声。

“打开皇家药库,所有储备优先调往江淮。再传我令,百名寒门医者即刻启程,每人配通行令箭、药材包,由朝廷发薪俸,三日内必须到岗。”

女官应声退下。她转身提笔,墨汁落在纸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医馆惠民十六条》一条条写下,字迹工整不容置疑。写到第七条“贫者先治,不得拒诊”时,笔尖顿了顿,又添一句:“违者革职查办。”

快马从宫门冲出,十骑分赴南北。诏令随雨而行,直抵边陲小城。

三日后,裴砚换了便服,带着两名太医出了京城。一路南下,沿途所见皆是泥泞道路与临时搭起的草棚。百姓蜷缩在角落,面色蜡黄。

他走进一处新挂牌的医馆。木板上写着“惠民堂”三个字,漆色未干。屋里挤满人,有老者咳嗽不止,也有孩童高烧不退。一名须发花白的老医正蹲在地上煎药,炉火映着他手背上的裂口。

裴砚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没让人通报。他走到炉边,接过药勺搅动汤汁。老医抬头愣住,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这药谁开的方?”

“是……是太医院送来的统一方子,加减了些本地药材。”老医颤声道,“我们这些人,从前连药库都进不去,现在竟能用上御制参片……”

裴砚点头,把熬好的药倒进碗里,端给一个脸色青紫的小孩。孩子母亲跪下来要磕头,他伸手扶住。

“别谢我。这是皇后定的规矩。”

消息传开后,原本冷清的医馆门前排起了长队。有人抱着怀疑来领药,回去发现确实见效,第二天又带邻居前来。世家暗中散布的“施药有毒”谣言,在一碗碗真药面前渐渐销声匿迹。

第四日清晨,沈知微收到第一份地方回执。江南某县医馆记录:接诊一百二十七人,退热者九十八,止泻者七十六。末尾附着一行小字:“有老妇临走时跪地叩首,说活了一辈子,头回见官家给穷人看病。”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手指轻轻抚过纸面。

就在这时,新的急报送来。水患加剧,受灾范围扩大至十二府,已有发热病人成批出现。

“调江淮仓米十万石,立刻装船北运。”她下令,“御医队分成三组,一组随粮同行,两组驻守疫区边缘,防止扩散。”

又命人在各医馆外增设诊疗棚,用竹架茅草搭成,四面通风。规定凡发热者一律隔离诊治,家属可在外围等候。

她亲自写了《安民书》,遣快马随粮船同发。文书贴在码头、医馆、集市,人人都能看见:“一人病,百家援;一地灾,举国救。”

第五日夜里,雨势稍歇。政事堂灯火未熄。沈知微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耳边是笔尖划纸的声音。女官低声禀报各地情况:“荆州医馆已收治三百余人,无一死亡;扬州河道疏通进度过半;宣城发现三例重症,但用药及时,目前稳定。”

她睁开眼,问:“裴砚到了哪里?”

“昨日抵达润州,今日巡访两处医馆,明日准备渡江。”

她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沙盘上插着几十面小旗,红的是疫情点,绿的是已控区。江南一带密密麻麻,但绿色正在缓慢推进。

忽然,门外传来脚步声。裴砚大步进来,靴底沾着泥水,衣襟也被雨水打湿。他没去换衣服,直接走到沙盘前,看着那些旗子。

“我在润州看到个孩子。”他说,“高烧四日,家里没钱请郎中,差点没救回来。现在能下地跑了,抱着他娘哭。”

沈知微没说话,只是递给他一杯热茶。

“这些医者……都是你早年备案的人选?”

“是。有些是我亲眼见过的。雪夜赶路救人,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把药留给病人。”

裴砚低头喝了口茶,声音低了些:“你说,他们为什么肯来?朝廷给的薪俸并不高。”

“因为他们想治病。”她说,“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官。只是不想再看着人死在眼前却无能为力。”

裴砚静了片刻,忽然笑了下:“你说得对。这才是真正的仁政。”

外面传来更鼓声。已是子时。

沈知微重新坐下,翻开最新一份奏报。上面列出第一批痊愈名单,共一千三百二十一人。她逐行看下去,指尖停在一个名字上——林氏,五十八岁,痢疾重症,经三日调治康复。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嘴角微微扬起。

这时,裴砚指着沙盘一角:“这里有个村子还没覆盖。离主道太远,补给困难。”

“派专人送药。”她说,“每天一趟,风雨无阻。”

“要是有人不肯信呢?怕是毒药?”

“那就让医者当面煎煮,当场试喝。”

裴砚点头,正要说什么,门外又响起急促脚步。

小黄门冲进来,手里举着一封加急文书:“润州急报!上游决堤,洪水冲毁三村,大量伤员急需救治!”

沈知微立刻站起,抓起桌上的地图铺在沙盘旁。她的手指沿着河道移动,最后停在一个标记为“青溪”的村落。

“那里有一座旧庙,可以改作临时医棚。马上调拨五十副药材包,派两队御医连夜出发。”

裴砚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忽然道:“我去。”

“你现在回去休息,明日再启程。”

“我不累。”他拿起墙角的斗篷,“我现在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