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279章 南诏归降?万邦贺盛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9章 南诏归降?万邦贺盛世

沈知微放下手中药盏,指尖还沾着一点温热的茶渍。她看了眼案上摊开的密信,上面写着北狄使团出城后的动向。女官方才报来的话在耳边回响——“副使私下对通译说,这女人比真公主更危险”。

她没多言,只命人继续盯紧沿途驿站。

窗外天光已亮透,宫道上传来第一声钟响。今日是南诏使臣入殿的日子,太极殿早该备好仪仗。她起身整理袖口,白玉簪在晨光里划过一道冷色。

刚踏出凤仪宫,内侍便迎上来:“娘娘,南诏使臣已在午门外候旨。”

她点头,步子未停。

一路行至太极殿前,百官已列班就位。裴砚坐在龙座之上,玄袍广袖,神色沉静。见她进来,目光微顿,随即移开。

南诏使臣跪在阶下,身披绿金锦袍,额前绘着蛇形纹路。他双手捧着一尊翡翠佛像,高举过头。

“南诏王谨奉降表,愿归大周属国,永世不叛。”他的声音平稳,“此佛乃国中圣物,护佑历代君主,今献于陛下与皇后,以表诚心。”

满殿寂静。

沈知微站在凤位旁,目光落在那佛像上。通体碧绿,雕工精细,佛面低垂,似含慈悲。

她缓步走下台阶。

群臣微惊,有人想阻,却被礼部尚书轻轻拦住。她走得极稳,裙裾拂过青砖,停在使臣三步之外。

“你说这是护国之宝?”她问。

“正是。”

她伸手,指尖轻触佛首。冰凉光滑,无异样。

脑中默念:启动心镜系统。

三秒。

【佛腹藏万蝎,触机即发,皇后必死殿上】

她收回手,神色不动。

“南诏多奇珍异兽,本宫早有耳闻。”她说,“但这佛像……不知是否经得起查验?”

使臣抬头:“娘娘何意?”

“既为圣物,当不怕检验。”她转身看向礼部官员,“取刀来。”

一名太监捧上银刃。她接过,亲自走到佛像前,将刀尖抵在佛像腹部。

“若无虚妄,劈开也无妨。”

话落,用力一划。

咔——

裂声清脆,佛像自腹中裂开,黑影簌簌涌出,如墨汁泼洒地面。一股腥臭瞬间弥漫殿内,众人掩鼻后退。

那些东西细长扭曲,背呈青黑,尾带钩刺,落地即爬。

“是毒蝎!”太医惊呼,“南诏特有的‘青吻蝎’!遇热爆裂,剧毒可毙百人!”

满殿哗然。

沈知微退后半步,袖中手指微微收紧。她看着使臣,声音不高:“你刚才说,这是诚意?”

使臣伏地不动,额头贴地:“小臣不知其中有诈!定是途中被人调换!”

“调换?”她冷笑,“这佛像是你们带来的,封口完好,中途无人接触。你说不知?”

“娘娘明鉴!我南诏真心归附,绝无加害之意!”

裴砚终于开口:“带上来。”

两名侍卫从侧门押进一人,身穿南诏服饰,已被绑住双手。

“这是你随行的副使,在偏殿欲毁证时被抓。”裴砚盯着跪地之人,“他说,是你亲自下令藏蝎入佛。”

使臣身体一僵。

“他还说,只要佛像在殿中开启,毒虫便会自行爬出,借朝会人多气热引爆毒素,当场杀死帝后。”裴砚站起身,一步步走下龙阶,“你们想用归降之名,行刺杀之实。”

使臣猛地抬头,眼中戾气一闪而逝。

“不可能!他是奸细!诬陷于我!”

沈知微打断:“证据俱在,你还敢狡辩?”

她转向裴砚:“陛下以为如何处置?”

裴砚立于阶前,目光扫过使臣,又落回她脸上。

“你说。”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清晰:“传讯南诏王——其使行刺未遂,佛像藏毒,人证物证俱全。若他仍想保全属国之位,便须在三日内送来亲笔悔书、交出国师及主谋三人,并允我朝派监军入驻大理城。”

“否则——”她顿了顿,“大军即日南下,直取王庭。”

使臣终于瘫软在地,肩膀剧烈颤抖。

“皇后饶命!小臣只是奉命行事!真正主使是国师摩罗,他不愿归附,假借使节之名行此恶计!”

“那你为何不说?”她问。

“我说了……会被当场处死。”

殿内一时安静。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娘娘,南诏反复无常,不如趁此机会出兵平定,一劳永逸。”

沈知微没有立刻回答。她闭眼,再次启用系统,扫视群臣。

几人心声杂乱,担忧战事耗粮、百姓受苦。

直到掠过兵部尚书——

【若此时开战,我儿正领边军,可建功升迁】

她睁开眼,淡淡道:“南诏山险路远,征战必累民力。如今他们主动来降,纵有阴谋,也是分裂之兆。这正是分化其内政的最佳时机。”

她转向裴砚:“设都护府,统辖南诏事务。派驻监军一人、税使二人,掌军防与商税。地方政务仍由其王自理,但重大决策须报备朝廷。”

裴砚沉默片刻,点头:“准奏。”

他回到龙座,提起朱笔,在黄绢上写下四字:“南诏属国”。

随即命人制成金匾,悬于宫门正上方。

钟鼓齐鸣,礼乐大作。

宫外百姓听闻南诏归降,纷纷涌至皇城外。有人跪地叩首,有人高呼万岁。孩童爬上墙头,指着宫门金匾大声念出那四个字。

“南诏属国!南诏属国!”

欢呼声如潮水般起伏。

沈知微站在太极殿高阶,望着宫门外攒动的人头。阳光照在金砖地上,反射出一片耀眼的白。

裴砚走到她身边,手里还握着玉笏。

“这一局,是你赢了。”他说。

她没看她:“是局势到了这一步。我们只是顺势而行。”

“但他们怕的是你。”他低声,“刚才那一刀,没人敢动。”

她笑了笑,没接话。

远处传来号角声,又有几队使节沿着官道缓缓驶来。旗幡上写着不同的国名,皆朝皇宫方向而来。

鸿胪寺官员快步上殿:“启禀陛下,吐蕃、回纥、新罗使团均已入境,前来贺我国威。”

裴砚望向天际,云层裂开一线,紫气东来。

“看来,盛世真的要来了。”

沈知微抬手扶了扶发间白玉簪。它依旧干净,没有沾染一丝尘灰。

她忽然想起昨夜那封密信里的最后一句——“副使私下召见通译,说了两句话”。

其中一句已知。

另一句,还未查清。

她正欲召女官询问,忽见宫门外一辆不起眼的马车缓缓停下。帘子掀开一角,一只苍白的手伸了出来,手中攥着半块烧焦的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