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219章 女学开课,天下才女竞风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9章 女学开课,天下才女竞风流

天刚亮,沈知微就醒了。她坐起身,手轻轻放在小腹上,能感觉到里面有个小小的生命在动。昨夜裴砚走得很晚,临睡前还替她掖了被角,说今日要忙,让她不必去前殿请安。

她没坚持。今天是女学开课的日子,她得亲自到场。

宫人捧来衣裳,她选了件素青色的凤纹常服,不戴繁饰,只在发间插了一支白玉簪。镜子里的人脸色有些淡,但眼神稳。她知道,这一日等了很久。

西苑的明慧堂早已布置妥当。三十名寒门女子按名单列队而立,个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裙衫,却站得笔直。她们中有农家女、商贾之女、甚至一名寡母带着六岁女儿前来旁听。工部连夜送来的书案整齐排开,每张桌上都摆着新笔、墨锭和一摞誊抄好的经卷。

沈知微走进大堂时,没人说话。所有人都抬头看着她。

她走到讲席旁,并未登台,而是转身面向众人:“今日开课,不为别的,只为告诉天下——女子也能读书,也能明理,也能立言。”

底下有人眼眶红了。

一位来自江南的少女上前一步,声音不大,却清晰:“我娘是蚕户,一年到头织布百匹,税却要缴八成。我不懂政事,只会写几句诗。”她展开手中纸页,念起《蚕妇吟》。字句平实,却句句扎心。

另一名女子取出画卷,铺在案上。画的是织机旁佝偻的身影,配了一首七言长歌,讲女子劳作半生,却被称“无用”。她念完,全场静默。

观礼席上有老臣皱眉,低声嘀咕:“妇人干政,自古不利。”话音未落,旁边年轻官员便反驳:“她们没干政,只是说了实话。”

沈知微听见了,没回头。她只将目光投向偏座方向。

那里坐着王令仪。

她穿一身淡紫宫裙,头戴玉兰花簪,姿态端庄。见沈知微望来,她微微颔首,嘴角带笑。那笑容很浅,像是礼节,又像试探。

沈知微不动声色,启动心镜系统,目标锁定王令仪。

三秒静默。

【我若早生十年,必与她争一争这天下第一才女之名……可惜,时势已变。】

提示音落下,沈知微收回视线,唇角微扬。她明白了。这个人不服输,但也看清了局势。

她转身拿起竹简,递给下一位才女:“接下来,请三位同台辩经。题目是《论语》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句,可有注解?”

三人应声而出。

其中一人开口道:“此句历来被误读。古人所谓‘女子’,非指天下所有女子,而是特指后宫近侍、宠妾弄权之人。若以此贬低全体女子,便是曲解圣意。”

另一人接道:“汉有班昭着《女诫》,教化宫闱;唐有上官婉儿掌诏命,辅佐朝政。可见女子非不能为,乃不得为。”

第三人补充:“今设女学,正是为了让女子有机会‘能为’。若连学都不许,何谈修身齐家?”

台下议论渐起。有人点头,有人冷笑,但再无人敢大声讥讽。

这时,门口传来脚步声。

裴砚来了。

他没穿龙袍,只着玄色常服,站在门边,没有出声。谁都没注意到他何时进来,可当他落座那一刻,整个大堂的气氛变了。

反对的声音戛然而止。

沈知微察觉到了。她低头看了眼手中的竹简,顺势翻转过来,露出背面一行刻字:“女子有学,则邦有光”。

裴砚看到了。

他眸光一闪,嘴角极轻地动了一下。虽未言语,但这份态度已经足够。

课程继续进行。才女们轮流讲解《诗经》《孝经》,有人擅长算术,现场列出赋税折算之法;有人通医理,讲述如何辨识草药救治乡民。每一项展示都让观礼者重新审视这些出身卑微的女子。

临近午时,讲学结束。

众人陆续退场。才女们领到了统一的书箱和笔墨,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光彩。

王令仪却没有走。

她从袖中取出一卷黄帛,双手奉上:“这是我重修的《女诫》,删去了‘顺夫’‘卑己’等陈旧条目,新增‘修身、明理、济世’三章。愿献予女学,供诸生共读。”

沈知微接过,指尖抚过纸面。纸是新裁的,字迹清峻有力。

她再次启动心镜系统,目标:王令仪。

三秒静默。

【她比我看得远……我不如她。但愿我的女儿,能进这样的学堂。】

沈知微心头一震。

她抬起头,直视对方眼睛:“他日女学扩招,盼你为师。”

王令仪怔住。她本以为会得到一句客套的感谢,或是政治性的拉拢。没想到是这样一句话。

她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弯下腰,行了一个正式的大礼。起身时,眼角泛红。

沈知微扶住她手臂:“今日之后,不再是对手了。”

王令仪点点头,转身离去。她的背影走得有些急,像是怕被人看见眼泪。

阳光洒进明慧堂,照在空荡的讲席上。沈知微站在原地,手里还握着那卷《新修女诫》。腹中胎儿轻轻动了一下,像是回应某种安定的气息。

她低头看了看,正准备离开,忽然听见远处一声轻响。

抬头望去,一只灰羽信鸽从宫墙飞起,掠过屋檐,朝着北面疾驰而去。

她站着没动。

片刻后,一名内侍匆匆跑来,在门外停下:“贵妃娘娘,边境急报刚到勤政殿,陛下让您过去。”

沈知微把《新修女诫》交给身旁宫人,整了整衣袖,迈步朝外走去。

风从西面吹来,卷起裙角。她走得很快,脚步平稳。

勤政殿的门开着,裴砚站在案前,手里拿着一份军情密报,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