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行人去了石柱万寿寨,这里奇峰突兀山顶平阔,四周险峻易守难攻。

快到寨门口时,秦良玉躬身道:“陛下,请恕臣僭越之举,此地需老臣走在前方。”

崇祯点点头表示理解,秦良玉那接近五尺九二(1.9米)身高,将崇祯挡了个严严实实。

寨门前站岗士兵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朝寨门走来,一股熟悉感让他放下了弓箭。

高声询问道:“老人家,你来此有何贵干,此乃军事重地勿要乱闯!”

秦良玉铿锵有力的喊道:“放肆!陛下与本侯同来石柱,还不叫我儿马祥麟出寨跪迎?”

听说是秦老将军回来了,士兵们顿时高兴的喊道:“马将军,秦老将军回来了……!”

见表明身份有用,秦良玉退到崇祯身后,躬身道:“陛下,可以见寨啦!”

崇祯颔首当先走了进去,寨中兵营、旗台、点将台、官厅、练兵场等一应俱全。

还未行至官厅,马祥麟匆匆跑了出来,抬眼先是看到了母亲,第二眼才看到前方崇祯。

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匆匆上前,单膝跪地道:“臣,石柱总兵马祥麟,叩见陛下!”

崇祯点点头抬手道:“嗯,都说儿多像母,不错!平身吧!”

马祥麟继承了秦良玉的身高,仅比其母矮了三指,亦有近五尺八的身高(1.85米)。

简单的巡视了一圈,秦良玉为崇祯,在万寿寨安排了临时住所,第二日方才用膳。

足足两日,才缓过坐船的劲来!无它,着实是晕船太折磨人了!

第三日,马祥麟领着千余白杆兵,出发前往石柱各地,拜访各土司的首领。

首站去了青岩土司,青岩土司首领班麟贵,天启年间奢崇明叛乱,安邦彦立即响应。

班麟贵为明军输米遏(è)贼,护卫白杆兵的粮道,因平定叛乱有功累升副总兵。

如今,班麟贵的青岩土司,与石柱土司对大明最忠心,恰巧又属两部最强。

方才能一直压制其他土司,现今任职青岩土司副总兵的,是班麟贵的儿子班应忠。

父死子继方承袭副总兵,崇祯与其聊起赋税等问题, 班应忠也都如实作答。

得知取消三饷才两年半,顿时崇祯便怒火中烧!大声道:“哼!四川布政使在哪里?”

马祥麟立即站起身,躬身劝谏道:“陛下,四川布政使是候安国,其政务能务不差。”

崇祯疑惑道:“是吗?那为何朕三年半前,便已取消三饷,为何四川依然在征此三税?”

马祥麟躬身道:“陛下,朝廷传旨略有延迟,实乃正常现象。”

“陛下走水路进石柱,亦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而传旨官需要走陆路,通知各地官府。”

“蜀道难行车马,多处只能步行进入,因此稍有延迟实属正常,望陛下明鉴!”

崇祯颔首道:“嗯,确是朕过于苛责了!还好马爱卿劝谏,不然,朕险些冤枉了好官。”

崇祯又去巡视了春耕,看了青岩土司各地,百姓皆在田间劳作。

偶尔能看到蒙古黄牛耕地,崇祯还看到了黄牛耍性子,主要是这牲口性子本就不温顺。

百姓也只敢轻轻鞭打,生怕因为打牛致其死伤,那可是要被徒三年的重罪。

崇祯脱了鞋袜沿着田埂,走到百姓身边道:“放心打,这家伙性子不好!”

那扶犁的老农大笑道:“这位官爷,您有所不知!这黄牛呀,是蒙古那边来的。”

“陛下真是神通广大,不知怎的从蒙古弄来的黄牛,咱日子也越来越轻松了。”

“这种宝贝疙瘩,可打不得哟!它耍性子就一会的,很快又会耕地不妨事的。”

崇祯听到这龙屁,顿时便高兴起来,将袍子往腰上别道:“老人家,教朕……我耕地!”

老农不知是真没听懂,还是装没听懂摇头道:“官爷,您还是歇着吧!黄牛脾气大哟!”

崇祯还是接过鞭子,又扶起犁梢,狠狠一鞭子抽在牛屁股上,黄牛鼻子喷出一股白气。

崇祯心想:哟嚯!小小牲口还不听话?又举起鞭子狠狠抽了一鞭。

这下,黄牛吃痛才不情愿的往前走,不过好歹是在犁地了,崇祯笨拙的扶着犁梢。

犁头缓缓前行,崇祯也越来越熟练,王承恩、马祥麟、班应忠等人,在岸上急得不行。

三人脱了鞋子,正欲下田去帮崇祯,被其一个眼神给制止了,两人这才作罢!

犁了两行地,将鞭子交还给老农,叮嘱道:“尽管抽!这家伙皮糙肉厚,打不坏的。”

在灌溉的溪渠间洗了脚,穿上鞋袜叹息一声道:“多好的百姓呀!连牛都不敢打重了!”

“王承恩,派个人去给候安国传道口谕,百姓可放心驭使蒙古黄牛,打不死放心用。”

王承恩躬身道:“奴婢,遵旨!”言罢,匆匆安排人传圣谕去了。

班应忠听后,颇为感动道:“陛下,有您如此圣君在,百姓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的。”

崇祯深深的叹了口气道:“唉!朕做的远远不够,依然有很多百姓,吃不上一顿饱饭。”

马祥麟也跟着劝慰道:“如今天灾频频,也并未见饿殍遍地,陛下已经做得够好了!”

“是我等为臣之人,不能替陛下分忧!臣等,五脏俱焚深感惭愧矣!”

崇祯摆手道:“诶!不可妄自菲薄,你们皆是领兵打仗的武将,这与尔等并无关系!”

随后,崇祯又赶去了永宁、播州、酉阳等土司,有大军相随崇祯丝毫不怕!

大胆的夜宿各土司内,随着崇祯改制深入,他们治下百姓也能,渐渐的获利了。

只是崇祯修定的,大地主阶梯式征税。让各土司首领不爽,如酉阳土司首领——冉氏。

看到抱怨的冉氏,崇祯畅快的大笑道:“土地,乃民之根本!你们并不需要靠此谋生。”

“四川的井盐、茶叶等,多数都由你们把持吧?朕有说过要动这两项吗?并没有!”

“对啦!四川等地是否有惠民局进驻?这是隶属于朕的内帑的。”

“这样,到时候你们投入些许银两,赚的钱允许你们分润,但得按投入比例来如何?”

冉氏也不再抱怨了,他去过湖广好几次了,他可太清楚惠民局,赚钱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