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日晚膳后,团哥儿被乳母带去安睡。顾廷烨见明兰坐在灯下,手持书卷,却眼神怔忡,明显心神不属,便走上前,温声问道:“怎么了?可是白日里累了,或是有什么心事?”

明兰回过神,放下书卷,轻轻叹了口气。她抬眼看向顾廷烨,目光清澈而认真:“仲怀,我近日一直在想一件事,或许……有些异想天开,不知当讲不当讲。”

顾廷烨在她身边坐下,握住她的手:“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当讲的?但说无妨。”

明兰沉吟片刻,整理了一下思绪,便将日间在市集的见闻,以及这些日子以来的观察和感慨,细细说与顾廷烨听。她从草儿那双渴望又自卑的眼睛,说到乡间众多女孩失学的普遍状况,再说到读书识字对自己人生的巨大影响,最后,她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在心中盘旋已久的念头:

“仲怀,我在想……我们能否在这里,办一所小小的女学?不教那些高深的经义文章,只教女孩子认些常用的字,学些简单的算数,懂得最基本的道理。哪怕只是让她们能看懂契约文书,不至于被人蒙骗;能算清日常账目,打理家计时更从容;能明白些事理,将来教导子女也能更明理。哪怕……只是让她们在枯燥劳累的生活之余,能透过书本,看到一点点不一样的天地呢?”

她说得有些缓慢,语气却异常坚定,眼中闪烁着一种顾廷烨很少见到的、混合着慈悲与理想的光芒。她顿了顿,似乎有些不确定地看向丈夫:“我知道,这或许有些惊世骇俗,也会有很多困难。而且,这需要投入不少银钱和精力,或许还会惹来一些非议……你觉得……可行吗?”

顾廷烨静静地听着,脸上并未露出丝毫惊讶或反对的神色。他了解明兰,她并非一时心血来潮的冲动之人,她提出此事,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想起自己母亲早逝,在侯府中艰难求存的经历,想起明兰作为庶女在盛家的不易,再想到那些如同野草般自生自灭的乡间女孩,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他沉吟片刻,握紧了明兰的手,目光沉稳而充满支持:“这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功德无量之举。”他肯定道,“女子并非天生就该困于灶台方寸之间。读书明理,于己于家于国,皆有裨益。只是世人愚昧,多有限制。你想做,便去做。”

得到丈夫毫不犹豫的支持,明兰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顾廷烨继续道,思路清晰而务实:“资金你不必担忧。我们虽不比在京城时,但这些年积蓄颇丰,支撑一座女学绰绰有余。若不够,我还有些田产铺面的收益,尽可动用。场地也好办,我们这庄园旁边就有一处闲置的别院,稍加修缮整理,便是个极好的学堂。清静敞亮,也方便你看顾。”

他顿了顿,考虑得更深一层:“至于先生……起初或许难寻愿意教导女童的开明先生。或许可以先请一位落第的秀才公,教授识字启蒙。此外,亦可聘请一位精通女红针线的绣娘,一位懂得膳食药理的嬷嬷,甚至可请一位医女,教授些基本的卫生护理常识。如此,所学更贴近生活,也更易被乡民接受。你看如何?”

明兰越听眼睛越亮,顾廷烨不仅支持她,更是为她想到了许多她尚未考虑周全的细节,将她的一个模糊想法,瞬间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蓝图!他并未觉得女子只需识字便可,而是想到了更全面的、能让她们真正受益的生活技能和常识。

“这样安排极好!”明兰激动地点头,“如此,女孩子学了,即便不能科考做官,于持家、于自身,都是实实在在的益处。家长们的抵触或许也会小一些。”

“正是此理。”顾廷烨微笑道,“循序渐进,润物无声。起初规模不必求大,先招收十来个愿意来的女孩,免去所有费用,甚至或许可以提供一顿午膳。让乡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日后自然愿意送女儿来。至于非议……”他嘴角勾起一丝淡然却自信的弧度,“有我在,无人敢来聒噪。你只管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事。”

一股巨大的动力和信心充满了明兰的胸膛。她原本只是怀着一个模糊的善念和一丝不平则鸣的冲动,此刻,在丈夫毫无保留的支持和富有远见的谋划下,这个念头变得清晰、坚定且可行起来。

星火虽微,可燎原。她或许无法改变所有女子的命运,但至少,可以为自己目光所及的这些女孩子,点亮一盏小小的灯,照亮她们人生中多一点点可能。这盏灯,将由她和顾廷烨,共同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