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雾还未散尽时,三一门的山门已透着不同于往日的繁盛气象。飞檐斗拱上覆着一层薄霜,却被山脚下绵延的香火烟气烘得暖了几分,朱红的山门敞开着,往来者络绎不绝,脚步声、谈笑声与偶尔响起的术法交流声,交织成一片热闹却不杂乱的声响——这与耀星社在暗处的悄然生长形成了鲜明反差,前者像藏在阴影里的藤蔓,后者则如立于朝阳下的古松,以坦荡的姿态,撑起了甲申之乱后异人界的一片天。

最先让三一门声望拔节而起的,是左若童的境界突破。谁也没想到,年过花甲的左若童,竟能在乱世的余波中,将逆生三重推至前所未有的“升华之境”。消息最初是由一位途经三一门后山的云游修士传出的:那一日,他见山巅之上,左若童盘膝而坐,周身萦绕的逆生之气不再是往日的淡白,而是化作了流转的青芒,青芒顺着山风漫开,所过之处,原本因战火枯萎的林木竟在瞬间抽芽,连岩石缝隙里的枯草都重新焕发生机;更奇的是,山脚下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得了青芒的滋养,久咳的止住了咳嗽,跛脚的竟能慢慢行走——这等“以自身修为滋养天地、普惠众生”的景象,早已超越了普通异术的范畴,成了异人界口耳相传的传奇。

后来,左若童又亲赴西北灾区,以逆生之力化解了当地的蝗灾:他立于田埂之上,双手结印,逆生之气化作细密的光雨,落在枯黄的禾苗上,禾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返青;光雨还缠上了漫天蝗虫,让它们失去了啃食的力气,纷纷落在地上,化作滋养土地的养料。此事过后,“左若童”三个字便成了“大道”的代名词,连之前对三一门略有微词的门派,都忍不住派人前来道贺,称其“已窥得长生正道”。

而罗恩(主角)在甲申之乱中展现的通天手段与“渡世之心”,则为三一门披上了一层近乎神圣的光环。没人忘记,在乱局最烈时,是他以空间法则瞬移千里,从旧秩序的屠刀下救走了郑子布、端木瑛等关键人物;是他以生命能量铺开结界,护住了数十个被战火围困的村落,让普通百姓与低阶修士免于屠戮;更没人忘记,他明明拥有碾压一方的实力,却从未滥用——面对投降的残匪,他没有赶尽杀绝,而是给了他们耕作赎罪的机会;面对争夺资源的小门派,他没有偏袒,而是以空间法则划分合理界限,让双方各得其所。

战后,有修士问他“为何如此费心费力,不为三一门谋更多私利”,罗恩只是指着山脚下的医帐说:“三一门的‘盛’,从来不是靠占地盘、抢资源,而是靠守住‘渡人渡己’的道。”这句话被传得沸沸扬扬,让三一门在“实力”之外,又多了一份“道德感召力”——人们提起三一门,不再只说“战力强”,更会说“是个能托付性命的地方”。

更难得的是,三一门并未因势大而骄横,反而比往日更注重“中立正道”的本分。战后,武当与少林因争夺一处战后遗留的药田,剑拔弩张,双方弟子已在药田边缘对峙,险些动手。罗恩与左若童亲自前往调解:左若童以逆生之力勘察药田,提出“按季节分收”的方案——春季归少林炼药,秋季归武当制丹;罗恩则以空间法则在药田边缘设下标记,确保双方不会越界。最终,两派握手言和,都对三一门的公正心服口服。

在救助伤患与收留流民方面,三一门更是不遗余力。山脚下设了足足五十个医帐,帐内堆满了疗伤丹药与草药,由陆瑾牵头负责,澄真辅助——陆瑾带着弟子们每日巡查医帐,遇有重伤修士,便用三一门的术法稳住伤势;澄真则擅长整理草药,将普通药材与异术结合,制成廉价却有效的药膏,分给没钱买丹药的流民修士。医帐外还设了粥棚,每日供应热粥,不仅给异人,也给受战乱波及的普通百姓,常有百姓对着三一门的山门叩拜,称其“活菩萨”。

在整理战后秩序上,三一门还联合其他正道门派,制定了《战后异人公约》:禁止异术者在凡人聚居地动手,禁止掠夺普通百姓财物,禁止追杀已投降的残匪——罗恩亲自用空间法则将公约刻在各地的巨石上,确保每个异人都能看到;左若童则派弟子巡查,对违反公约者,先劝诫,再不听者,才会出手制服,却也留有余地,从不赶尽杀绝。

乱世的磨砺,也让陆瑾、澄真等新一代弟子彻底成长起来。陆瑾不再是往日那个略显冲动的少年,如今已能独当一面——他曾带队前往西南边境,应对残余的旧秩序势力,面对对方的挑衅,他没有贸然动手,而是先摸清对方的软肋,再以最小的代价将其制服,既保护了边境的修士,又避免了无谓的伤亡,修为也已突破至“先天境”,术法运用炉火纯青。

澄真则更擅“传承与守护”——他牵头整理了三一门的术法典籍,将乱世中得到的其他门派残卷与三一门的功法融合,补充了《逆生术补遗》,让功法更适合战后修士修炼;他还负责教导年幼的弟子,不仅教术法,更教“正道之心”,常对弟子们说:“修为再高,若失了本心,也成不了真正的强者。”如今的澄真,心性沉稳,见识不凡,已能代替左若童处理宗门内务,是众人眼中“最可靠的继承人”之一。

弟子的成长,确保了三一门传承的鼎盛;左若童与罗恩的实力,奠定了宗门的硬底气;而中立正道的作为,则撑起了宗门的声望。此刻的三一门,早已不是甲申之乱前那个“虽强却略逊祖庭”的门派——论实力,左若童的升华之境、罗恩的双法则,足以应对任何挑战;论声望,各地求助的信函堆满了宗门的议事厅,小门派以能得到三一门的认可为荣,普通修士以能入三一门求学为毕生目标;论道德高度,三一门收留了数十个因战乱覆灭的小门派遗孤,从不搞“门户之见”,甚至将自家的术法典籍对外开放,供其他门派参考学习。

即便是与有着千年历史的龙虎山天师府相比,三一门也已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犹有过之——龙虎山虽有“祖庭”的底蕴,却在甲申之乱中受损较重,弟子折损不少,声望略有下滑;而三一门则在乱世中逆势崛起,以“实力护道、以仁渡人”的形象,深深扎根在每个异人的心里。

这一日,龙虎山天师府派使者前来,送上了象征“同道认可”的鎏金令牌,使者在议事厅里说:“如今的三一门,已是异人界当之无愧的正道魁首,我天师府愿与三一门携手,共护这乱世后的太平。”左若童与罗恩相视一笑,接过令牌——这不仅是两个门派的携手,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以三一门为代表的“新正道”,正以坦荡而坚定的姿态,引领着异人界,走向战后的新生。

山门外的香火依旧旺盛,往来的人们脸上带着安稳的笑意,飞檐上的薄霜早已化去,阳光洒在朱红的山门之上,映出“三一门”三个大字,耀眼而温暖。这便是三一门的鼎盛——不仅在实力与声望上,更在每个被它守护过的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