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历六月初七,南山国妖都中央,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拔地而起——「万妖楼」。
这座由苏月亲自督造的文化融合中心,集剧院、茶馆、说书场于一体,通体以灵木为骨,琉璃为瓦,檐角悬挂着青铜风铃,微风拂过,铃声清越,宛如万千妖族低语。
楼前广场上,各族工匠仍在忙碌,石妖们雕刻着最后的图腾柱,藤精们缠绕出活体护栏,而水妖们则在中央喷泉中调试光影效果。
苏月站在楼前,九尾轻摇,额间的虚幻王冠在阳光下流转着淡淡银辉。
他指尖轻点,一道妖力注入楼顶的「万妖镜」——这件由墨予亲自炼制的法宝,能将楼内的表演实时投射至妖界各处,让无法亲临的妖族也能欣赏。
晨光熹微时分,万妖楼前的青玉广场已泛起朦胧光晕。
排队入场的妖群如七彩潮水般涌动,队伍末端甚至蜿蜒至三里外的灵枫林。
几只年幼的雪貂精趴在长辈肩头,小爪子紧攥着雕花木牌——那是用三枚灵叶换来的入场凭证。
“肃静!”
十二名玄甲妖卫齐声喝令,声浪震得檐角风铃叮当作响。
鎏金大门缓缓开启的刹那,万千妖族同时屏息。门缝中流泻出的灵雾如活物般缠绕上门楣,化作一行流光溢彩的妖文:
【万妖同乐,文明共鉴】
踏入茶馆的瞬间,所有宾客的衣袂无风自动。原来地面暗藏“除尘阵”,连最邋遢的熊妖都被打理得毛发锃亮。
赤狐侍女们耳尖缀着星砂坠,每当她们托着玉盘经过,空气中就会留下淡淡月麟香的尾调。
“客官请看——”
一位狐女指尖轻点翡翠茶盏,盏中琥珀色的茶汤突然沸腾,凝成微型瀑布景观。水雾间隐约可见九尾虚影踏瀑而上,最终在盏沿化作一行小字:
【青丘云雾·三百年陈】
“砰!”
隔壁桌的穿山甲精看得入神,鳞爪碰翻茶盏。
眼看灵茶就要泼洒,地面突然窜出七八条翠绿藤蔓,交织成网状稳稳接住。
藤妖老板从柜台后探出头,叶片状的眼皮眨了眨:“新来的?这盏算你两片灵叶。”
剧场穹顶的千机镜缓缓转动,将外界天光过滤成柔和的星辉。
当最后一位观众落座,整个空间突然垂直扩展三倍——原来座椅下方刻着空间折叠阵。
叮——
水晶舞台中央浮现月轮虚影,九位狐族幻术师自月华中踏出,雪色长袖翻飞间,袖口暗藏的磷粉洒落成星河。
最年长的幻术师额间朱砂骤亮,观众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座椅化作流云,正漂浮在浩瀚夜空之中。
“娘亲!”一只小兔妖伸手触碰“星空”,指尖竟真的传来冰凉触感,“是真正的天河弱水!”
舞台上的嫦娥幻象轻挥水袖,广寒宫的桂花簌簌落下。
前排的狼妖首领下意识接住一片,金桂竟在他掌心化作实体,馥郁香气引得体内妖力自行运转起来。
三楼入口处,每位观众都领到一枚避水珠。当祝晏好奇地咬了下珠子,立即被墨麟捏住后颈:“吞下去就得剖腹取了。”
踏入主厅的刹那,地面水晶泛起涟漪。祝晏的龙猫爪刚触及“水面”,整片海域突然活了——无数荧光小鱼组成箭头,指引他们落座。
当最后一位观众坐上莲叶浮台,所有避水珠同时亮起,将众人缓缓沉入液态剧场。
“咕噜噜...”
祝晏的惊叫化作一串气泡。
十二道倩影从深蓝处浮现,鲛人们翡翠般的鳞片在幽暗中自带柔光。
为首的舞者鱼尾轻摆,整片水域立即响起空灵的歌谣,声波具象成发光的纹路。
突然鲸歌震彻!
由水流凝成的巨鲸从观众头顶掠过,带起的涡流将所有人卷向表演核心。
墨麟的蛇瞳在深水中变成两道金线,看见无数细小的水母正在编织珊瑚城堡,而城堡尖顶坐着个袖珍版的苏月幻象,正朝他们举杯致意。
“这是......”祝晏的传音泡泡刚飘出,就被鲛人舞者戳破。
对方递来一枚会发光的海葡萄,示意他含住——顿时整个海底的声音清晰可闻,连珊瑚虫啃食藻类的沙沙声都宛如乐章。
当鲛人表演进行到高潮时,三楼穹顶突然裂开一道缝隙。原来是有翼族的年轻鹰妖偷溜进来,结果被水幕淋得羽毛尽湿,正扑棱着卡在横梁上。
“快看!即兴节目!”机智的龟妖管事立即敲响玉磬。鲛人们会意地改变舞姿,水流化作云梯将鹰妖接下,还贴心地把他的窘态编成滑稽的水幕剧。
全场哄笑中,小鹰妖红着脸被塞了杯海藻酒,就此成为万妖楼首位“空中特技演员”。
远处传来狐族幻术师们练习新曲目的笛声,与鲛人尚未散尽的歌谣交织在一起,恰似这个新生文明的第一支摇篮曲。
夜风拂过楼檐的风铃,铃声荡开时,仿佛听见了万千文明交织的回响。
*
万妖楼的盛况让苏月意识到,妖族的文明不该只停留在表演与茶余饭后的谈资上。
那些散落于各族口耳之间的传说、淹没在时间长河里的历史,若不加以整理,终将如流沙般消散。
于是,他在妖王殿东侧设立了一座古朴的楼阁——「异闻录编修司」。
编修司的建筑风格与万妖楼截然不同,青灰色的砖墙上爬满古老的灵藤,檐角悬挂的不是风铃,而是刻满妖文的青铜编钟,微风拂过,钟声低沉悠远,仿佛在诉说着尘封的往事。
大门两侧,立着两尊石像——左为「书妖」,右为「史灵」,皆是墨予亲手点化的守护灵。
若有心怀不轨者擅入,书妖会将其生平罪孽尽数书写于空中,而史灵则会召来对应的惩戒幻象。
“这里不藏功法,不录秘术,只收历史与传说。”苏月站在司阁中央,指尖轻点,无数书架如活物般自行移动,按照年代、地域、种族分门别类,“我要的,是让后世妖族知道,他们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