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躺平赘婿:公主她偏要错嫁 > 第156章 民心如镜 云泥殊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清璃设立平粜仓、以雷霆手段平息粮价风波之举,如同在京城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民间每一个角落。经此一事,永宸长公主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子萧景仁那已然跌入谷底、污浊不堪的名声。

民间赞誉,发自肺腑。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百姓们谈论的不再是飞涨的粮价,而是那位宛如救世主般的永宸长公主。

“真是多亏了长公主殿下啊!要不是殿下及时开了平粜仓,俺们一家老小这个冬天可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了!”一个刚领到平价粮的老农,抱着米袋,激动地对邻里说道,眼中满是感激的泪花。

“是啊!听说那些黑心的奸商,就是想把粮价抬上天,好吸干咱们的血汗!还是长公主殿下心系百姓,拿出了朝廷的存粮来平抑粮价!”

“何止是朝廷存粮?我有个远房亲戚在码头干活,说看见好多大海船运来的粮食,都是殿下想办法从海外弄来的!这才是真正为咱们百姓办实事的人!”

“比起那位只会躲在东宫里……唉,不提也罢!”有人压低声音,但话语中的鄙夷清晰可闻。

民间的口碑如同野火燎原,迅速传播。萧清璃“仁德”、“睿智”、“心系黎民”的形象深入人心。甚至有些百姓在家中为她立了长生牌位,祈求她平安康健。这种发自内心的拥戴,是任何权谋算计都无法换来的宝贵财富。

东宫门前,冷落车马。

与萧清璃府前车水马龙、访客络绎不绝的景象截然相反,曾经的储君府邸——东宫,如今已是门庭冷落鞍马稀。朱红宫门紧闭,侍卫肃立,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往日里巴结逢迎的官员早已不见踪影,连宫人内侍行走其间都小心翼翼,面带惶恐。

偶尔有百姓路过,也会指着那紧闭的宫门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这次粮价风波,背后就是这位主儿搞的鬼!”

“真是造孽啊!为了争权夺利,连老百姓的死活都不顾了!”

“还好有长公主殿下力挽狂澜,不然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呢!”

“这样的储君,如何能担当大任?真是国之不幸!”

太子的声望,经此一事,彻底崩塌。在百姓心中,他已从一个高高在上、或许只是有些平庸的储君,变成了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罔顾民生的昏聩之人。民心一旦失去,再想挽回,难如登天。

朝堂风向,已然明朗。

民间的呼声,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朝堂的舆论。那些原本还在太子与二皇子、或者太子与永宸长公主之间摇摆的中立官员,此刻心中的天平已彻底倾斜。太子的所作所为,已然触犯了为官者的底线和读书人的气节。而萧清璃展现出的能力、魄力与对民生的重视,无疑更符合他们心目中“贤明”的标准。

即便皇帝尚未最终下旨废黜太子,但在绝大多数朝臣心中,太子气数已尽。朝堂议事时,涉及太子相关的话题,官员们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言辞间已带上了明显的疏远与批判。

镇北侯府内,萧清璃听着青黛转述的民间赞誉与朝堂风向,神色依旧平静,并无太多得色。她深知,民心的支持是她权力的重要基石,但绝非全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日他们能赞我,若他日我行差踏错,他们亦会弃我。”她对身旁的谢云止轻声道。

谢云止懒散一笑,握住她的手:“夫人能如此想,便已胜过世上九成九的掌权者。民心如镜,照见的是行事,亦是本心。夫人之本心,从未变过。”

萧清璃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微微颔首。她所求,从来不止是权位,更是能掌控自己与在意之人命运的力量,以及……或许能借此,为这天下,做些什么。

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太子萧景仁,已彻底沦为这场权力游戏的失败者,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萧清璃的崛起之路,则铺满了赞誉与期望,也承载着更重的责任与更艰险的挑战。

(第一百五十六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