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阿斗,我来扶你振兴汉室 > 第140章 王经:剧本我看懂了,但导演,我想自己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0章 王经:剧本我看懂了,但导演,我想自己当!

武威城南门。

那扇重达万斤的铁闸,在一阵令人心悸的金属摩擦声中,一寸寸地,向上升起。

黑暗的城门洞,像一只沉默巨兽张开的大口,幽深,未知,充满了致命的诱惑。

望楼之上,死寂。

姜维身后的廖化、罗蒙等一众宿将,几乎是同时,按住了腰间的剑柄。

“大将军!有诈!”

廖化第一个低吼出声,他的脸上,满是戒备与惊疑。

“西门巨响,南门洞开!这……这与约定,完全不符!”

“是陷阱!”罗蒙的判断更加直接,“王经那老匹夫,是想诱我们入城,然后,关门打狗!”

“大将军,不可轻入!”

“请大将军三思!”

众将官纷纷出言,每个人的神经都绷紧到了极致。

姜维没有说话。

他的手,死死地抓着望楼的木质栏杆,力道之大,几乎要将那坚硬的木头捏碎。

不对。

一切都不对。

按照凌毅的计策,城内豪强会从西门动手,制造混乱,然后,偷偷打开南门的侧门,放入汉军。

可现在,西门是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但南门,是正门大开!

这是最不合逻辑,也最危险的状况。

那感觉,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布置好了一个精巧的陷阱,等待着猎物。

结果,猎物没来,陷阱的正中央,却突然,平地,长出了一朵,妖艳的食人花。

“大将军!”

“魏军五万狼骑,旦夕将至!我等没有时间犹豫了!”

“末将愿带一队死士,先进城探路!”

焦躁,在空气中蔓延。

姜维依旧沉默。

他的脑海中,疯狂地回闪着凌毅在信中所写的每一个字。

尤其是,对武威守将王经的评价。

“为人,方正耿直,甚至可以说,有些……迂腐刻板。”

“凡事,都讲究规矩,讲究名正言顺。”

规矩。

名正言顺。

一个迂腐到刻板的人,会用开侧门这种,近乎于偷鸡摸狗的方式,来完成“投降”这件大事吗?

不。

他不会。

一个连死,都要讲究体面和规矩的人,如果他真的决定要降,他会选择一种,最符合他心中“规矩”的方式。

堂堂正正。

八门大开,恭迎王师。

至于西门的爆炸……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猛地劈开了姜维脑中的所有迷雾。

他懂了。

凌毅的计策,是三层。

第一层,是用假圣旨和天下大势,动摇王经的“规矩”。

第二层,是用高官厚禄,引诱城内豪强的“贪婪”。

而现在,他看到了第三层。

是王经,借着凌毅的计策,布下的,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局!

他要杀人!

他要杀的,不是城外的汉军。

而是城内那些,他鄙夷不屑,却又不得不倚仗的,企图靠着出卖城池,换取荣华富贵的,无耻之徒!

这个老匹夫!

他用西门那场爆炸,将那些豪强,连同他们的私兵,一网打尽!

然后,他再打开南门,将一座“干净”的武威城,交给自己。

何等刚烈!

何等决绝!

“大死士三百!”

姜维猛地转身,声音如同炸雷,响彻望楼!

“举盾,拔刀!”

“随我,入城!”

“大将军!”廖化大惊失色,一把拉住他的胳膊,“万万不可!城中虚实未明……”

“不必再探。”

姜维甩开他的手,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混杂着敬佩与忌惮的,复杂神色。

“王经,在等我。”

说罢,他第一个,走下了望楼。

……

武威城,南门大街。

寂静。

街道的两侧,站满了密密麻麻的魏军士卒。

他们手持兵器,列阵整齐。

却没有任何杀气。

当姜维率领的三百汉军锐士,如同一柄黑色的利剑,踏入城门的那一刻。

“哐当——”

不知是谁,第一个,扔掉了手中的长矛。

这个声音,仿佛会传染。

“哐当!”

“哐当!”

“哐当!”

兵器落地的声音,连成一片,响彻长街。

数千魏军,就这么,在他们的主将,尚未露面的情况下,对着入城的汉军,放下了武器。

他们选择了,最沉默,也最直接的,投降。

姜维勒住战马,看着眼前这超现实的一幕,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没有理会这些降卒,只是,一挥手。

“目标,太守府!”

三百骑兵,沿着长街,向着城池的中央,疾驰而去。

一路之上,畅通无阻。

只是,在路过西城门附近时,一股浓烈的,血与焦炭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

那里,已经是一片废墟。

残垣断壁之间,横七竖八地,躺着数百具,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尸体。

从他们身上那,远比普通士卒华贵的衣甲来看,身份,不言而喻。

正是城中那几家,最大的豪族。

廖化看着那片人间炼狱,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终于明白,大将军为何会说,王经在等他。

太守府。

大门,敞开着。

庭院之内,空无一人。

只有正堂之上,灯火通明。

姜维翻身下马,将长剑交予亲卫,独自一人,拾阶而上。

他踏入正堂。

看到了王经。

那个在情报中,被描述为“迂腐刻板”的老人。

他没有穿戴甲胄。

而是穿着一身,最为隆重,最为繁复的,魏国朝服。

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他就那么,静静地,跪坐在大堂的正中央。

他的面前,矮案之上,整齐地摆放着三样东西。

武威太守的,官印。

全城兵马的,虎符。

以及,那道,由凌毅亲手伪造的,假圣旨。

听到脚步声,王经缓缓抬起头。

他的脸上,没有失败者的颓唐,也没有投降者的谄媚。

只有一种,卸下重担后的,平静。

“姜维,姜伯约?”

“正是在下。”姜维对着他,长长一揖,“王太守,久违了。”

“兴农侯,好手段。”

王经没有理会他的礼节,只是,淡淡地,说出了第一句话。

“一道假圣旨,一封劝降信,便搅动我一城人心。此等鬼神之策,老夫,闻所未闻。”

“王太守,亦是好手段。”

姜维的回答,同样直接。

“借我大汉之刀,清扫门户。城西那场大火,烧得,真是干净。”

王经笑了。

那笑容,有些自嘲。

“一群国之蛀虫,死有余辜。”

“老夫守城,是为大魏守节。绝不容,此等宵小,以城池,换取自家富贵。”

“所以,你便亲手,送他们上了路?”

“不错。”

王经坦然承认。

“而后,再开城,降我大汉?”

“非也。”

王经摇了摇头。

他伸出枯槁的手指,先是点了点那方官印与虎符。

“此二物,老夫,是交给大将军你的。”

然后,他又点了点那道,足以以假乱真的圣旨。

“但老夫这个人,是降给,这道‘圣旨’背后的,大汉天子的。”

姜维一怔。

“城,可以降。”

王经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那动作,从容而庄重。

“节,不可失。”

“老夫以魏臣之身,守土失职,此为不忠。”

“然,今日开城,使阖城军民,免遭战火,此为大仁。”

“功过,罪责,老夫一人,担之。”

他的话音,平静,清晰。

仿佛不是在交代后事,而是在陈述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说完。

在姜维,那陡然收缩的视线中。

王经,从宽大的袖袍之内,缓缓抽出了一柄,早已准备好的,短剑。

剑刃,锋利,闪着寒光。

“姜将军。”

王经最后看了他一眼。

“武威城,交给你了。”

话音落。

他反手握剑,毫不犹豫地,将那柄短剑,狠狠刺入了自己的腹中!

鲜血,瞬间染红了他那身,繁复华贵的朝服。

这位固执了一生的魏国老臣,用一种,最为惨烈,也最符合他心中“规矩”的方式。

走完了,他的一生。

姜维站在那里,久久,没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