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天下没有白得的好处。
机缘越大,风险也越大。
“神游天地”虽妙,对神魂的负担却极重。
不少修士因贪心不足,沉溺于快速领悟的快感,不忍退出。
致使神魂不堪重负,当场崩溃消散,黯然坐化。
因此,成功开辟紫府后,最要紧的一件事便是。
保持清醒,懂得切断联系。绝不能沉迷于“神游”之中。
这正是紫府开辟的核心禁忌之一。
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至关重要,皆由无数鲜血与生命换来。
若不明此理,修仙之路注定行之不远。
开辟紫府第一步,便是养神。
所谓养神,就是用灵力来孕养神魂,让原本死气沉沉的神魂活跃起来。
这一步,耗时最久。
越是强大的神魂,消耗的时间便越长。
远的不用提,就单单是徐永城在这一步就用了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已经算是神魂较为强大的修士养神的时间了。
而徐云神魂天生强大,还有神识功法【养神筑念决】时时刻刻增长神魂。
这一步旁人可能两三年,但他却是要远远超过这个时间的。
事实上,也正如徐云所料。
单单是【养神】这一步,他就用了四年。
完成【养神】后,徐云睁开双眼,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截然不同。
洞府内灵气流动的轨迹,在感知中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甚至能“听”到灵气摩擦时发出的嗡鸣。
同时思维速度暴涨,心念一动,过往修行中诸多晦涩难明的关隘,此刻竟如掌上观纹。
【养神】四年,此时神魂已然“活”了过来,如同被精心擦拭去尘埃的宝镜,映照内外。
接下来,便是要以这活跃强大的神魂为引。
去冲击、定位那介于虚实之间的奇点,正式迈出开辟紫府的第二步——【定府】。
到了这一步,便是最考验修士自身准备的时候了,【养神】基本上都能成功渡过。
可这【定府】,许多突破的筑基大圆满修士大多都倒在了这一关。
人有三丹田,上中下,分别藏神、蕴气、固精。
下丹田为气海,是筑基修士法力的根基。
中丹田关联气血命魄,玄奥非常。
而上丹田,即眉心印堂深处,便是识海所在,神魂居所,亦是紫府的根基之地。
所谓【定府】,便是要以活跃的神魂为触角。
以磅礴法力为支撑,在这上丹田的虚无识海之中,精准地寻找到那个独一无二的“点”。
并将自身的神魂印记牢牢烙印其上,以此作为紫府成型的“坐标”与“基石”。
这一步之所以凶险,原因有三。
其一,在于“寻”。
那个“点”虚无缥缈,无迹可寻,全凭修士自身的神魂感应。
神魂强度、心境澄澈程度,乃至一丝冥冥中的运气,都至关重要。
感应不到,便是无根之木,终生无望紫府。
其二,在于“定”。
即便侥幸寻到,如何将神魂印记稳固地烙印上去,更是难如登天。
那“点”看似静止,实则处于一种奇异的“波动”状态,法力输送稍有不均。
神魂控制稍有松懈,便会导致烙印失败,轻则神魂受创,养神数载之功毁于一旦。
重则引动识海震荡,使人神智错乱,甚至魂飞魄散。
其三,在于“择”。
三丹田之间气机相连,在“定府”的瞬间。
下丹田的灵力与中丹田的气血会自然涌动,试图干扰乃至争夺这“紫府之基”的归属。
若修士根基不稳,对自身法力与气血的掌控未能达到“如臂使指”的圆满之境。
便极易受到干扰,导致定位偏差,万劫不复。
徐云深吸一口气,凝神内视,将全部意识沉入那片因“养神”而变得无比清明广阔的识海。
开始以神为网,仔细搜寻那决定道途的“一点灵机”。
【定府】耗时却是因人而异,没有定数。
六个月过去,徐云自打进去【玄月洞】闭关已经过去四个半年头。
四年半,对于动辄以甲子计算岁月的修仙者而言,不算漫长。
云梦山在四季轮转中,景色依旧,并未因某一个人的闭关而发生多大变化。
然而,山巅那处灵气最为浓郁的【玄月洞】外,却并不平静。
洞府门口那株千年古树下,几乎每日都有人驻足。
徐贤真在一年前亲自前来过,虽不进入,只是负手静立片刻。
感知一下洞府内隐隐传出的、平稳却深沉的灵力波动,然后默然离去。
徐应渊和余云芬来得更勤些,尤其是余云芬。
她不像徐贤真那样只是远远感知,常常会提着食盒过来。
里面装着徐云往日爱吃的点心灵果,明知儿子在紧要关头不可能出来享用,却还是忍不住放在洞府门口的石台上。
徐应渊话不多,每次都陪着余云芬,来到这里。
目光复杂地望着那紧闭的石门,里面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家族里的其他长老、与徐云同辈或晚辈的子弟,也时常“路过”山巅。
有人是真心期盼家族再出一位天才,有人则带着审视和好奇。
想看看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前五”天才,究竟能否迈过这道坎。
四年半,对于筑基修士冲击紫府而言,不算短,但也绝不算长。
尤其是徐云神魂强大是出了名的,耗费时间长些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