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本宫只想到点下班 > 第192章 亲王病危,朝局骤生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亲王病危,朝局骤生变

亲王病危,朝局骤生变

怡亲王允祥病危!

这个消息如同另一道惊雷,在原本就因为庄亲王案和东南海防问题而暗流涌动的朝堂上,炸开了锅。允祥是雍正临终托孤的首辅大臣,是新朝前期实际上的掌舵人,他这一倒,权力中枢瞬间出现了巨大的真空。

乾隆皇帝闻讯,又惊又急,立刻派去最好的太医,并亲自前往怡亲王府探视。然而,允祥昏迷不醒,药石罔效,病情丝毫没有起色。

前朝之上,顿时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局面。庄亲王已倒,怡亲王病危,四大顾命大臣去其二,仅余张廷玉、鄂尔泰两位汉臣大学士。而皇帝年幼,尚未亲政。一时间,群龙无首,各方势力开始悄然涌动。

有宗室王公暗自欣喜,觉得攫取权力的机会来了;有勋贵将领观望风向,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站队;更多的官员则是人心惶惶,不知这突如其来的变局会将大清朝带向何方。

翊坤宫内,林潇潇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愕然良久。怡亲王病得如此突然,如此蹊跷?是真的忧劳成疾,还是……有人趁机下手?是白莲教“新佛”的报复?还是朝中其他野心家所为?亦或是,这根本就是怡亲王自己演的一出金蝉脱壳、引蛇出洞的戏码?

她无法确定。但无论如何,怡亲王的暂时退出,对她而言,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压在她头顶最重的一块巨石,暂时移开了。她获得了宝贵的喘息和活动空间。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她立刻行动起来,利用这短暂的权力真空期,开始秘密联络她名单上那些可能争取的对象。她并没有直接出示画轴这个王炸,而是通过极其隐晦的暗示和旁敲侧击,试探他们对当前朝局、对乾隆皇帝、尤其是对先帝晚年意向的看法。

她首先接触的是大学士张廷玉。张廷玉是三朝元老,为人谨慎,最重礼法规制。林潇潇通过其在内廷的夫人(命妇可入宫请安),传递了一些关于“先帝曾属意三阿哥聪慧仁孝”、“皇后薨逝前似有隐衷”的模糊信息。

张廷玉何等老辣,立刻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他没有明确表态,但回复的话语中,多了几分对“祖宗家法”、“帝系正统”的强调,并表示“皇上年幼,需正直忠臣匡扶”,其态度,已然暧昧。

与此同时,林潇潇也通过父亲林如海留在京中的旧部门生,向鄂尔泰以及其他几位掌管部分京营兵权的将领传递了类似的信息。反应不一,有人警惕,有人观望,但也有人表现出对怡亲王长期独揽大权的不满,以及对“国本”问题的隐忧。

林潇潇小心翼翼地编织着这张关系网,她知道,自己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

而前朝,在最初的混乱之后,以张廷玉、鄂尔泰为首的军机处大臣,暂时勉强维持着朝政的运行。但关于由谁来暂代怡亲王首席辅政大臣之职的争论,已然在暗地里激烈展开。有支持庄亲王一系残余势力的(虽庄亲王已倒,但其派系盘根错节),有推举其他宗室王爷的,也有认为应由张、鄂二位大学士共同担起的。

就在这纷乱之中,卧病在床的怡亲王允祥,似乎病情稍有稳定,但他无法理政,只能通过心腹长史(王府属官)向外传递一些简单的意见,影响力大不如前。

这一日,林潇潇正在分析各方反馈回来的信息,心腹太监匆匆入内,低声禀报:“娘娘,探子来报,皇上……皇上今日秘密召见了粘杆处新任统领(非傅恒系统,为怡亲王提拔之人),并……并下了一道密旨,着其暗中调查……调查先帝晚年身边几位近侍太监的动向,尤其是……苏嘛喇姑死后,其经手过的所有文书物品去向!”

林潇潇手中的笔“啪”地一声掉在桌上。

乾隆皇帝!他竟然也在暗中调查!他察觉到了什么?是因为怡亲王突然病倒让他感到了不安?还是他对自己身世起了疑心?或者是有人(比如怡亲王病中递话?)在引导他?

这道密旨,如同一声警钟,在林潇潇耳边敲响。她的时间不多了!一旦乾隆自己先查到了什么,或者被别有用心之人引导,那么她手中的画轴就可能失去价值,甚至可能成为催命符。

她必须尽快做出决断,是继续小心翼翼地串联,还是……冒险一击?

而就在这时,前往江南与林如海联系的信使,终于带回了父亲的回信。信上只有简短的八个字:

“势若骑虎,当断则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