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独自升级从变身少女开始 > 第203章 告天下求贤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诸葛青立于殿下,垂手,静候。

如今的他,自然知道苏清寒什么意思。

那句“我想看看红色的雪”,并非一句随口的玩笑。

他要做的,不是去问为何,而是去想如何。

杀一个天下闻名的大儒,不难。

难的是,如何让这一场雪,红得璀璨,红得惊心动魄,红得让后世千年,无人再敢质疑龙椅上那位的意志。

“传我谕令。”

苏清寒缓缓开口。

“昭告天下,新朝登基大典,定于半月之后。”

诸葛青心中一凛。

“另,草拟《告天下求贤书》,恭请司州孔继然,及天下名士,共赴扬州,观礼。”

“......”

诸葛青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恭请?

他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主公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苏清寒看也未看他,只是淡淡地补了一句。

“措辞,恳切些。就说,新朝初立,礼法不彰,朕之一介女子,不明教化,诚邀诸位大儒前来,匡正礼法,辅弼新君。”

诸葛青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

连忙低下头。

“臣,遵旨。”

...

一道谕令,一封求贤书。

自扬州府而出,再一次,以一种远超战报的速度,传遍了十三州。

这一次,天下是真的沸腾了。

如果说,先前孔继然的檄文,只是在士族门阀的圈子里掀起波澜。

那八荒宫这份《告天下求贤书》,便是在这片波澜壮阔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真正的惊雷。

司州,孔府。

当那名来自扬州府的信使,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将那封辞藻华丽,言辞恳切的《求贤书》恭恭敬敬地递到孔继然手中时。

整个司州城,都安静了一瞬。

而后,便是山呼海啸般的哗然。

“这......这是何意?”

“服软了?那妖......那位,终究是怕了?”

“邀请孔夫子去匡正礼法?辅弼新君?这不就是说,这天下,还得听咱们读书人的?”

孔府之内,更是炸开了锅。

前几日还义愤填膺,高呼着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士子们,此刻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精彩至极。

他们......赢了?

就凭着一纸檄文,就凭着这万名士子的联名上书,竟真的逼得那位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低头了?

孔继然手捧着那份求贤书,仔仔细细,从头到尾,看了三遍。

每一个字,都透着谦卑。

每一句话,都写满了恭敬。

他缓缓抬起头,看着府外那一张张激动、崇拜、狂热的脸,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气,直冲天灵。

他做到了。

他孔继然,以读书人的风骨,以天下大势,堂堂正正地,压住了那位不可一世的八荒宫主!

“哈哈......哈哈哈哈!”

他须发皆张,放声大笑,笑声传出很远。

他将那求贤书高高举起,对着满堂宾客,对着府外那数千翘首以盼的士子,朗声道:“新帝有诏,邀我等共赴扬州,匡扶社稷!”

“诸位,随老夫......上京!”

“匡扶社稷!我等愿随夫子,共赴扬州!”

“天佑斯文!天佑斯文啊!”

一时间,整个孔府,乃至整个司州城,都沉浸在一种近乎癫狂的喜悦之中。

陈郡谢氏的太公谢玄,当场便抚须大笑,对着身旁的几位世家之主道:“老夫说什么来着?她要坐那龙椅,便离不开我等!此去扬州,这新朝的尚书令一职,我谢氏,当仁不让!”

太原温氏的家主亦是红光满面:“吏部天官,掌天下官吏升迁,舍我温氏,其谁敢当?”

有人高声道:“依我看,当务之急,是废黜那八荒宫的所谓新法!什么有能者上,无能者下,简直是笑话!寒门草芥,也配与我等同朝为官?”

“正是!正是!待见了那位女帝,定要让她下旨!”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登基大典之后,新朝的朝堂之上,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分列两班,继续执掌这天下权柄的景象。

至于那位高坐龙椅的女子?

不过是个需要他们点头,才能安稳坐天下的傀儡罢了。

人群的角落里。

琅琊王氏的嫡长子王琰,看着眼前这狂热的一幕,眉头,却是不由自主地紧紧锁了起来。

他身旁的一位族叔,亦是满脸忧色,低声道:“大郎,此事......怕是有些蹊跷。”

王琰点了点头,“那位宫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五大诸侯百万联军说灭就灭,如今,会怕孔夫子这几句笔伐?”

这话说得极轻,却让那族叔听得一个哆嗦。

是啊。

这不合常理。

这不像那位一剑可斩百万师的八荒宫主的性格。

宴至酣处,一名颇有才名的中年士子,站起身,对着孔继然,深深一揖。

“夫子,学生有一提议。”

“哦?讲来听听。”孔继然醉眼惺忪。

那士子朗声道:“夫子此番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等功绩,当彪炳史册!

我等此行,一路之上,未免枯燥。

不若效仿前朝兰亭雅集,以诗会友,以文唱和,待到了扬州,便将这沿途诗篇,集结成册,于天下流传!

一来,可彰显我等文人风骨;二来,亦是为夫子此行,谱一曲千古流传的赞歌!”

“好!!”

此言一出,满堂喝彩。

“此议甚好!我等当以‘匡正’为题,各赋诗一首,以记此行盛事!”

“当选出魁首,以彰夫子不世之功!”

谢玄抚须大笑:“甚好!甚好!老夫便来做这个评判!”

一时间,众人皆是摩拳擦掌,文思泉涌。

特别是那些年轻的读书人,更是激动无比。

新朝的女帝,已经被孔夫子拿捏。

也就是说,孔夫子的一句赞许,便意味着日后平步青云的通天大道。

只要能抱紧孔夫子这条大腿,取悦了这位未来的百官之首,还愁没有锦绣前程?

有人当场便开始摇头晃脑,低声吟哦。

有人则铺开纸笔,奋笔疾书。

不过半个时辰,便有数十篇诗文,呈到了谢玄与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面前。

“一纸檄文动京华,万千士子赴天涯。不为封侯觅拜相,只为纲常正家国。”

“好!好诗!”

“牝鸡司晨天下乱,圣人一怒风云变。此去扬州非等闲,要将乾坤重倒转。”

“嗯,亦是不俗!”

一张张充满了慷慨激昂,充满了对自身功绩的赞美,充满了对那位女帝含沙射影的贬低的诗文,被大声地念了出来,引来一阵又一阵的喝彩。

孔继然听得是眉开眼笑,一杯接着一杯,已然是酩酊大醉。

他站起身,摇摇晃晃,指着扬州府的方向,舌头都有些大了。

“她......她一个女娃娃,懂什么叫治国?懂什么叫礼法?这天下......终究......终究要靠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