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意渐深,黄河水势趋于平缓,两岸的原野染上了深浅不一的黄与褐。在妥善安排了内部事务——张绣部已进驻弘农加强根本守备,贾诩总揽后方政务与情报网络,张辽赵云稳守颍川前沿,几位妻妾幼儿也于弘农城中各有稳妥照料——之后,吕布终于将筹划已久的南巡提上了日程。他没有大张旗鼓,未曾动用天子旌旗仪仗,仅率领五百最精锐的、装备了双边马镫与新式蹄铁并携带有强弓劲弩的骑兵作为护卫,其中包括了以赵云为首的部分原从白马义从出身的精锐骑从,自弘农悄然出发,渡过黄河,经河内郡,再由颍川方向,一路向东南而行。

此行名义上是“巡视新附之地,抚慰将士,宣示朝廷威德”,但核心层都心知肚明,真正的目的地,是那长江之畔的历阳城。那里,是孙策势力目前直面北方的前沿重镇,也是双方使者多次往来后约定的会面地点。选择此地,而非孙策的核心统治区域吴郡或是刚刚夺取、尚不稳定的寿春,本身就体现了双方既欲会盟加深联系,又相互心存戒备的微妙心态。

队伍行进速度并不快,吕布有意借此机会,实地察看颍川南部乃至汝南部分地区的山川地形、河道走向与民生实情。越往南走,战争留下的创伤越是触目惊心。大片田地荒芜,长满了及腰的蒿草,废弃的村落残垣断壁,焦黑的梁木诉说着曾经的劫难,道旁沟壑中,偶尔可见未被妥善掩埋的白骨,在秋风中更显凄凉。这一切,无不控诉着袁术统治后期的横征暴敛与混乱失序,以及孙、曹、吕三方势力在此角逐拉锯所带来的残酷破坏。吕布端坐于赤兔马上,面色沉静如水,目光扫过这片饱经蹂躏的土地,心中却愈发坚定:在这煌煌乱世之中,唯有绝对的实力,方能庇护一方生灵,任何空谈的仁义道德,在饥馑与刀兵面前,终是虚妄。

数日后,队伍抵达汝南与九江郡交界处,空气中已然能感受到浓厚的江东军氛围。斥候游骑往来变得异常频繁,衣甲制式与北方迥异,岗哨林立,盘查严密。一队约百人的骑兵,打着鲜明的“孙”字旗号,自前方驿道疾驰而来,蹄声如雷,尘土飞扬。为首一将,约莫三十岁年纪,身材魁梧,面容粗犷中带着江海水汽浸润的风霜之色,声若洪钟,远远便喊道:“前方来者,可是大汉温侯、录尚书事吕公麾下?末将蒋钦,奉我家讨逆将军之命,在此恭候多时矣!”

吕布轻轻一夹马腹,赤兔马越众而出。神骏非凡的马匹,配上吕布虽未着全副鎏金甲胄、仅一身玄色劲装却依旧挺拔如岳的身姿,自然流露出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度。他目光扫过蒋钦及其身后的江东骑兵,见其队列严整,士卒精悍,微微颔首:“正是吕布。有劳蒋将军远迎。”

蒋钦在马上抱拳行礼,姿态恭敬,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吕布座下神驹以及其身后那五百沉默如铁、装备奇特的骑兵身上快速扫过。那些明显高于寻常马鞍的制式、骑兵双脚稳稳踏住的金属环扣,以及战马蹄上包裹的奇异铁片,都让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叹与好奇。他迅速收敛心神,朗声道:“温侯一路车马劳顿,辛苦!我家主公得知温侯将至,欣喜不已,已在历阳城内扫榻相待。请温侯随末将前行,沿途关卡已得号令,绝不会再有阻滞!”

有了蒋钦这员江东宿将作为引导,接下来的行程果然顺畅了许多。又行了一日,远远地,已可见一道浩瀚水光如匹练般横亘于天地之间,烟波浩渺,气象万千,那便是长江。江畔一座城池的轮廓在水汽氤氲中逐渐清晰,墙高池深,旌旗招展,正是扼守江北要冲的历阳城。离城尚有数里之遥,便见江边一处开阔之地,早已是旌旗招展,甲胄鲜明,一彪人马整齐列队,显然是专程在此迎候。为首一人,年纪极轻,不过二十上下,身穿锦袍,外罩银鳞细甲,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其人姿颜英伟,目光锐利如刀,顾盼之间雄姿勃发,仿佛初升之朝阳,光芒不可逼视,正是名动江东的“小霸王”孙策。他身后,周瑜白衣纶巾,风姿特秀;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随着孙家父子南征北战的宿将皆赫然在列,人人精神抖擞,肃然而立。

见到吕布队伍迤逦近前,孙策朗声长笑,声音清越激昂,蕴含着充沛的热情与活力,主动催动战马迎上十余步,在马上拱手为礼,动作潇洒豪迈:“伯符何德何能,竟劳动温侯大驾亲临江淮!未能远迎至边境,已是失礼,还望温侯海涵恕罪!”

吕布亦轻提丝缰,赤兔马迈着优雅而充满力量的步伐上前。他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如传奇般迅速崛起的年轻人,孙策身上那股几乎要满溢出来的锐气、自信与张扬的霸气,与他之前接触过的曹操之深沉莫测、刘表之保守持重截然不同,这是一种未经太多世事磨砺、纯粹而炽烈的生命力。吕布心中不由暗赞:“真乃虎子!”面上却带着平和而颇具分量的笑意,拱手还礼:“讨逆将军太过谦了。将军弱冠起兵,横扫江东,廓清淮南,讨伐国贼袁术,功勋卓着,威名播于天下,布心向往之久矣。今日得见将军风采,方知盛名之下无虚士,何谈劳动?”

两人遂并肩而行,缓步向历阳城门走去。孙策热情地为吕布介绍身后一众核心文武。周瑜上前见礼,风度翩翩,儒雅中自带一股运筹帷幄的英气;程普、黄盖、韩当等老将亦一一见礼,目光沉稳,带着历经沙场的审视与对强者的尊重。吕布也介绍了随行在侧的赵云。孙策见到赵云白袍银枪,英挺不凡,气度沉凝,不由得目光一亮,由衷赞道:“常山赵子龙?果然名不虚传,真乃世间罕有的虎将!温侯麾下,当真是猛将如云,人才济济,令人羡煞!” 他这话倒有七八分真心,毕竟赵云之勇,早随界桥、颍川等战传扬开来。

双方言笑晏晏,气氛融洽地进入历阳城。城内显然经过不久前战火的洗礼,部分建筑尚显残破,正在修复,但街道整洁,市井秩序井然,尤其是一队队巡哨的江东士卒,衣甲鲜明,精神饱满,眼神锐利,透出一股昂扬的士气,显示出孙策治军之严整。孙策特意安排吕布及其主要随从入住城中原本袁术部将修建、现已修缮一新的最好馆驿,极为宽敞舒适。

当晚,孙策在临时收拾出来的、原历阳太守府邸内,为吕布举行了极为盛大的接风宴席。堂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江东物产丰饶,宴席之上,不仅有江北的牛羊豚犬,更有长江的时鲜鱼虾,吴地的佳酿醇厚,觥筹交错间,气氛热烈。

孙策谈笑风生,性格豪迈,说起当年以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如何以千余兵卒起家,横扫江东诸雄,又如何与周瑜定计,大破刘繇、严白虎,直至最后与袁术反目,决战于寿春。他讲得眉飞色舞,手势有力,将那段充满激情与风险的创业历程描绘得栩栩如生,豪情万丈,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周瑜坐在他下首,面带微笑,偶尔在孙策讲到关键处,会温言补充几句,或是点明当时的战略考量,或是称赞某位将领的功劳,言辞得体,既完美地衬托了孙策的主角地位,展现了江东集团核心的团结与锐气,又不失对吕布这位实力强大的盟友兼长辈的足够尊重。

吕布大多时间静静听着,手持酒樽,目光深邃,偶尔在孙策讲到精彩处或周瑜做出精妙补充时,插言几句,多是中肯的肯定和真诚的赞赏。他注意到,孙策虽看似豪放不羁,言语直接,但涉及军队调度、人才任用、地盘分配等关键决策时,却往往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决断果敢,绝非单纯的莽撞武夫。而周瑜在一旁,虽不抢话,却总能在关键时刻,以不经意的语气 subtly 引导话题走向,或补充至关重要的细节,二人一主一辅,一明一暗,配合得天衣无缝,默契十足。

酒至半酣,气氛愈加热烈。孙策再次端起沉甸甸的酒樽,离席走到吕布面前,脸上的笑容依旧豪迈,但语气却比之前更多了几分真诚与感慨:“温侯,今日伯符心中畅快,有些话,不吐不快!前番我遣张子纲(张纮)先生前往长安,回禀之后,言及玉玺归属汉室,于大义无亏,伯符虽深明此理,然……心中确有一憾,难以尽释。”他仰头饮尽杯中残酒,目光灼灼地看着吕布,“温侯或许不知,当年我父子袁术麾下,寄人篱下,兵马不过数千,粮草器械匮乏,形同流寇。是温侯,第一个赐我甲胄兵仗,助我立足!更是温侯,在袁术僭号之时,力主朝廷颁下诏书,封伯符为‘讨逆将军’,吴侯,予我征讨大义名分!此等雪中送炭、慧眼识人之恩,伯符与江东将士,从未敢忘!”

他这番话情真意切,提到了当初吕布对他起家的关键支持,以及那份“讨逆将军”封号在政治上的巨大助力,将双方的关系拉近到了更深的层次。紧接着,他话锋又是一转,回到玉玺:“那传国玉玺,先父文台公念兹在兹,最终亦为此物间接捐躯……此乃我孙氏一门之心结。然,温侯将其归还汉室,于天下大义,伯符无可指摘!今日得见温侯雄姿,更觉当年受温侯之助,何其幸也!日后,抗衡荆州刘表、中原曹操,扫平天下不臣,还需温侯多多提携指点!” 他这番言语,既坦诚地表达了玉玺带来的遗憾,显示了其重情重义的一面,又高明地将个人情感置于大局之下,并再次强调了吕布早期支持的重要性,将双方未来的合作推向更紧密的方向。

吕布举杯相应,看着眼前这个恩怨分明、野心勃勃又懂得借势的年轻人,目光中欣赏之意更浓。“伯符言重了,亦是过誉了。”他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穿透力,“当年之举,不过是顺应时势,资助忠良。伯符能于微末中崛起,全赖自身雄略与将士用命。至于玉玺,确乃死物,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天下纷扰,苍生倒悬,正需似伯符与在座诸位这般,志在澄清玉宇、再造太平的英杰,同心协力,方能勘定祸乱。过往些许微劳,不必再提。未来之路,方为正道。来,”他高举酒樽,环视在场所有江东文武,“愿我两家,以此长江为盟,永结同好,勠力同心,共扶汉室,还天下朗朗乾坤!”

“愿与温侯永结盟好,共扶汉室!”孙策大声应和,神情激昂,率先将樽中酒一饮而尽。周瑜、程普、黄盖等人亦齐声附和,举杯共饮。帐中气氛瞬间达到高潮,欢声雷动,仿佛两家真已是铁板一块的坚实盟友。

然而,在这看似亲密无间、推心置腹的热烈宴会之下,吕布冷静的目光,始终如同最精准的尺规,细致地掠过孙策那年轻而充满野望与激情的脸庞,掠过周瑜那睿智深邃、仿佛能洞悉一切的双眸,掠过程普、黄盖等宿将虽恭敬却难掩桀骜的眼神。他知道,乱世之中的联盟,其牢固程度,永远与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契合度直接挂钩。孙策对早期支持的感激或许是真的,对玉玺的遗憾也是真的,但他那囊括江东、虎视中原的勃勃野心,更是真实不虚。此次江东之行,与其说是单纯地巩固联盟,不如说是一次近距离、深层次的观察与评估。眼前这只羽翼渐丰、啸傲江河的江东猛虎,在未来波澜壮阔的棋局中,究竟是能够并肩驰骋、祸福与共的可靠伙伴,还是终究会露出利齿、需要时刻警惕的潜在对手?最终的答案,或许就隐藏在这些热情款待的细节之下,隐藏在周瑜看似随意的言辞之中,也隐藏在未来天下大势的每一次微妙变动里。宴席终将散去,而真正的暗流与博弈,才刚刚开始悄然涌动。吕布深知,他需要看得更仔细,想得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