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如同淬火的钢铁,一旦成型便坚不可摧。黑泽光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投身于紧锣密鼓、环环相扣的回归筹划之中。这绝非一次心血来潮的旅行或简单的故地重游,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转移,一次深入虎穴的隐秘行动。他需要一个全新的、经得起最严密调查的、毫无破绽的身份,一个能够合理融入东京社会结构、并为他未来在暗处的行动提供最大便利的完美“马甲”。
“Ken Shirakawa”这个身份,与工藤新一在夏威夷长达数年的系统性训练关联太深,如同一张已经暴露在潜在监视下的名片,必须被彻底舍弃、抹除。他需要创造一个与“已故商业大亨黑泽光”、与“夏威夷退役教官Ken”都毫无关联、查无实据的崭新存在,一个从档案到行为逻辑都自洽的“真人”。
他动用了系统这些年来通过完成任务、商业运作(以前世黑泽光名义进行的部分投资,在其“死后”由系统暗中管理)所积累的庞大、分散且难以追踪的资金池。同时,他也间接运用了部分超越这个时代认知的技术资源——这些大多源自系统任务完成后的知识类奖励,他通过控股的、注册于避税天堂的离岸科技公司,将这些知识以“前瞻性研发方向”或“技术顾问建议”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某些特定领域的发展,如今,这些资源反过来为他的身份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
“明石彰(Akira Akashi)”。他在众多备选名字中,最终锁定了这个听起来沉稳而不失力量感的身份。年龄设定在45岁,正处于一个男人经验、资源和精力达到相对平衡的黄金时期。背景设定为美籍日裔的第二代移民,但内心深处对父辈的故土怀有复杂情感。他在美国硅谷摸爬滚打多年,以其敏锐的眼光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在几次关键的科技浪潮中成功下注,积累了可观的财富,成为一名颇具声望的风险投资人。其投资领域高度聚焦于前沿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网络安全)和下一代物理安保系统。如今,他因“看好日本市场在相关领域的独特潜力与政策支持”,加之“年岁渐长,思乡情切,希望为故国发展贡献力量”,决定将事业重心迁回日本。
这个“明石彰”的身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产物,具有多重战略意义:首先,归国华侨、成功科技投资人的身份,自带光环,能赋予他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活动自由度。他可以名正言顺地接触政界人物、警界高层、各大财团领袖,甚至……那些游走于灰色地带、可能掌握着特殊情报或渠道的人物,而不会引起过度怀疑。其次,风险投资人的职业属性,可以完美地解释他手中掌握的庞大资金流的来源与去向,也为他在未来必要时,向特定目标(如阿笠博士,或某些需要资金支持的“红线”项目)提供“天使投资”或“技术支援”铺平了道路,使其行为合理化。最后,专注于科技与安保领域的投资方向,能让他顺理成章地关注相关行业动态,甚至与他“已故”前身所创立的、如今已被组织势力渗透的“黑泽安保公司”产生某种程度上的、“纯粹基于商业利益考量”的接触或竞争关系,而不至于显得突兀,这为他近距离观察甚至反向渗透组织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掩护。
系统在其庞大的数据库中,存储了全球各国户籍管理、金融体系、出入境记录等海量信息模型。此刻,这些模型被全速调用,开始为“明石彰”生成一整套毫无破绽的身份文件:从精心炮制的出生证明、中小学成绩单、大学学位证书(来自一所真实存在但管理相对宽松的美国州立大学,并“植入”了优秀毕业记录),到详尽的职业生涯履历(包括数家真实科技公司的“任职经历”,以及几次成功的“投资案例”),再到与履历匹配的、经过复杂洗钱流程“净化”后的银行账户流水和信用记录。系统甚至模拟了“明石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容貌变化,生成了数张对应的、毫无pS痕迹的“历史照片”,并设法将其“嵌入”到某些公开或半公开的校友录、行业会议合影中。这种程度的伪造,已然超越了普通技术范畴,近乎于一种“数字创世”。
同步进行的,是对“Ken Shirakawa”存在痕迹的彻底清理。夏威夷瓦胡岛上那栋可以俯瞰大海的别墅、车库里的几辆代步车、那家口碑不错的综合技能教练店……所有这些挂在“Ken Shirakawa”名下的资产,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所有权交叉交易、跨国空壳公司过户,被悄然转移至匿名信托名下,或通过隐蔽的渠道快速变现。所有可能与工藤新一训练相关的实体记录——训练日志、定制器材的购买凭证、甚至是一些看似随意的合影(他早已习惯性地避开了正面清晰影像),都被投入特制的粉碎机,化作无法复原的纸屑,随后连同存储过相关数据的硬盘一起,在高温熔炉中化为乌有。数字痕迹的清除更为彻底,系统直接介入了本地电信运营商和云服务商的数据库(以极其隐蔽的方式),删除了所有与“Ken Shirakawa”及工藤新一训练相关的通讯记录、邮件往来和网络访问日志。
此外,他还需要建立一条绝对安全、隐秘、且具备抗干扰能力的特殊联系渠道。这条渠道将用于与他极少数绝对信任的“节点”(首当其冲的便是知晓柯南真实身份、并可能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与庇护的阿笠博士)进行必要的单向预警或双向信息交换。这需要借助一些非商业用途的、低轨道加密卫星网络,以及基于量子加密原理(源自系统高级奖励)改造的通讯协议,确保即使被截获,内容在理论上也无法被破译。
在这一切准备工作完全就绪、即将迈出最后一步之前,他通过那个仅与降谷零单线联系的、耗费巨大代价建立的绝密加密渠道,发送了一条极其简短、没有任何上下文、仅由几个特定数字和字母组合而成的信号。这条信号的含义,只有他们父子二人才心领神会,代表着:“状态安全,无需挂念,行动计划已启动,保持静默。” 他不能让零因为感知到他的回归动向而产生不必要的情绪波动或采取冒险接应行动,从而打乱其自身的卧底节奏,增加暴露风险。
七十二小时的紧张倒计时,在高效到近乎冷酷的筹备中飞速流逝。当最后一个环节确认无误后,一切已准备就绪。
黑泽光,或者说,已然完成蜕变的“明石彰”,站在夏威夷国际机场人头攒动的安检口前。他鼻梁上架着一副精致的无框眼镜,镜片后那双曾经在训练场上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此刻被巧妙地收敛了锋芒,显得沉稳而内敛,带着成功商人特有的洞察力与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面料考究的深灰色商务西装,搭配一条低调的藏蓝色领带,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沉稳干练、久经沙场的气质,与之前在夏威夷海滩上那个穿着休闲、笑容随和的“Ken教练”判若两人,如同彻底更换了灵魂。他手中只提着一个看似普通、实则内衬含有防扫描材料的铝合金手提箱,里面整齐地放置着他的新身份证明文件、几部经过特殊处理的加密通讯设备、一些必要的生活物品,以及……一张东京都的详细地图,某些地点已被他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方式做了标记。
他最后回头,隔着巨大的机场玻璃幕墙,望了一眼夏威夷那标志性的、湛蓝得近乎不真实的天穹,目光中没有留恋,只有一种告别过去的决绝。然后,他毅然转身,脊背挺直,步伐稳定地踏上了直飞东京国际机场(羽田)的航班。
飞机引擎发出巨大的轰鸣,推动着庞大的机体挣脱地心引力,呼啸着冲上云霄,将那片承载了数年平静与秘密训练的群岛远远地抛在下方,逐渐缩成了碧蓝画布上的几点翠绿。
黑泽光靠在头等舱宽大舒适的椅背上,缓缓闭上眼睛。机舱外是刺眼的阳光和无垠的云海,机舱内是引擎平稳的嗡鸣和乘客细微的嘈杂。然而,他的内心世界却如同风暴将至的海面,波澜涌动。脑海中,一幕幕画面不受控制地飞速闪过:长子阵(琴酒)那如同万年冰封般冷酷无情的侧脸,那双看透生死、漠视一切的墨绿色瞳孔;次子零(降谷零\/波本)在阳光下努力维持的、无懈可击的爽朗笑容下,隐藏着的无尽疲惫与沉重使命;女儿怜子(秋庭怜子)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时,偶尔望向远方那一闪而过的、不易察觉的担忧眼神;以及……新一(江户川柯南)那副稚嫩孩童躯壳下,那双清澈眼眸中燃烧着的、永不熄灭的、混合着智慧、愤怒与无比坚定的光芒。
这些面孔,这些眼神,交织成一幅沉重的责任图卷,也是他义无反顾回归的全部理由。
东京,这片交织着光与暗、承载着无数回忆与伤痛、也孕育着未来与希望的土地。
我回来了。
组织,这场横跨数十年、纠缠着家族命运与世界安危的、以生命为子的残酷棋局。
我们之间的对弈,摒弃了所有侥幸与试探的序盘,现在……才真正步入中盘,进入决定胜负的关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