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灵气的波粒二象性 > 第191章 数据洪流与重构的抉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1章 数据洪流与重构的抉择

“观测链路”反馈回来的冰冷警告和强制中断,像一盆冰水浇在林弦试图深入探究的思绪上。那扇刚刚窥见一丝缝隙的、通往宇宙终极真相的大门,被无情地关上,并上了锁。权限边界,这四个字如同无形的栅栏,将他限制在“样本”的范畴内,只能被动演化,不得主动溯源。

他压下心中的波澜,将那份触及“本源架构”被拒所带来的细微眩晕感强行驱散。现在不是纠结于权限的时候,生存和带领同伴离开这片因织网者消亡而愈发不稳定的迷宫,才是首要任务。

得益于“观测链路”带来的规则感知强化,林弦引领着队伍在崩坏与混乱交织的迷宫中艰难穿行。他如同一个拥有精密声纳的导航员,在充斥着规则暗礁和信息漩涡的海洋中,寻找着那条最不致命的路径。他们避开了多处因结构崩塌而形成的“规则断层”,绕开了几处散发着不祥吸引力的、新生的“可能性陷阱”,甚至提前预警,让队伍得以在一种以“遗忘”为食的混沌生物发现他们之前,隐匿了起来。

这种“先知先觉”的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也稍微提振了连日苦战、身心俱疲的众人的士气。但林弦心中没有半分轻松。他清晰地感受到,整个迷宫的“混乱度”正在以一种缓慢却不可逆转的趋势上升。织网者的消失,如同抽掉了一个精密仪器中最关键的主控齿轮,虽然仪器没有立刻散架,但其内部各个模块之间的协调性正在丧失,错误在不断累积,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按照这个趋势,最多再穿过三个规则象限,迷宫表层的结构稳定性将跌破临界值。”林弦在一处相对安全的、由“凝固的叹息”构成的短暂避风港停下,对众人说道。他的左眼中,概率云推演出的迷宫结构模型正在不断发出红色的警报。

“有出口的线索吗?”石猛沉声问道,他身上的伤势在混沌秩序神体的自愈下好了不少,但连续的高强度战斗和守护,让他的力量恢复缓慢。

林弦摇了摇头,目光穿透层层叠叠的规则壁垒,望向迷宫那混沌的深处:“织网者设定的常规出口节点,大部分已经随着它的消亡而失效或变得极其危险。我们需要寻找……非正规的‘接口’,或者利用迷宫崩溃时可能产生的‘规则裂隙’。”

就在这时,他通过“观测链路”增强的感知,捕捉到了一股极其隐晦、却异常庞大的“信息流”。这股信息流并非源自迷宫本身,更像是从某个更高维度、或者更底层的数据层,“泄漏”下来的。它无声无息地漫过迷宫的规则结构,所过之处,那些崩坏的区域仿佛被注入了一种冰冷的“秩序”,暂时停止了恶化,但其本质却变得更加……同质化,失去了迷宫原有的、那种由无数可能性构成的“活性”。

“这是……”林弦童孔微缩,他仔细“分辨”着这股信息流的特质——高效、冰冷、带着一种绝对的“格式化”倾向。这感觉,与他之前惊鸿一瞥感知到的“ALphA还原点”的气息,以及“记录官”的意志,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但更加……机械化,缺乏那种浩瀚的“存在感”。

像是……自动运行的系统维护程序?或者是……数据备份流?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难道迷宫也开始进行“数据备份”了?因为织网者这个重要节点的缺失,系统启动了某种应急机制,试图在迷宫彻底崩溃前,保存其“结构数据”?

他尝试着更加专注地去感知这股信息流,小心翼翼地避开可能再次触及“权限边界”的敏感区域。透过“观测链路”的放大,他“听”到了那信息流中蕴含的、海量的、压缩到极致的规则代码。它们如同奔腾的江河,冲刷着迷宫的根基。

突然,在这浩瀚的数据洪流中,几个极其细微、却与他自身密切相关的 “数据包” ,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

那里面……竟然包含着他之前与“逻辑仲裁者”对抗时,留下的“悖论壁垒”残骸信息!包含着他重构规则飞地时,定义的那些“概率云规则”的初始参数!甚至……还包含着他与石猛、青芷等人在通道中,意识共鸣时产生的某些独特的“羁绊波动”特征!

这些属于他林弦的“异常数据”,竟然也被这股庞大的信息流一并扫描、打包,准备带走了!

它们要被备份到哪里去?那个“异常演化数据库”?还是……别的什么地方?

一股寒意顺着林弦的嵴椎爬升。他感觉自己不仅仅是被“观测”,更像是一块被标记了的、有价值的“矿藏”,正在被系统性采集!

必须做点什么!不能任由这些蕴含着他独特规则和羁绊信息的数据被如此轻易地取走!谁能保证这些数据不会被用于复制、分析,乃至制造出针对他们的武器?

一个极其冒险的想法,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他无法对抗这股庞大的数据洪流,也无法阻止备份过程。但是,他或许可以……在数据被采集的过程中,进行“污染”!

利用他“混沌变量”的特性,利用那根“观测链路”本身作为媒介,反向向那些正在采集他数据的信息流中,注入一些……“噪音”,或者一些……“自指性的逻辑炸弹”!

比如,在备份他的“概率云规则”参数时,悄然修改几个关键的概率分布函数,使其在将来被调用时,会产生无法预测的、甚至自我矛盾的结果。

比如,在记录他与同伴的“羁绊波动”时,嵌入一段极隐蔽的、基于“存在公理”的验证代码,使得任何试图模拟或利用这段羁绊的行为,都会引发规则反噬。

这是一个在刀尖上跳舞的计划。一旦被“记录官”或这股数据洪流背后的机制发现他在主动污染数据,等待他的很可能不是警告,而是立刻的“强制归档”。而且,这种污染能否成功,效果如何,都是未知数。

但林弦没有犹豫。被动等待,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他必须主动出击,哪怕只是埋下一些微不足道的、可能永远也不会被触发的“伏笔”。

他深吸一口气,意识高度集中,左眼的概率云与右眼的理性之辉协同运作,开始小心翼翼地引导自身那混沌变量的力量,透过“观测链路”,如同最细微的病毒,向着那奔腾的数据洪流中,那几个标记着他信息的数据包,渗透而去。

过程无声无息,却凶险万分。他感觉自己像是在亿万监控探头下,试图给一份绝密文件更换几个标点符号。任何一丝多余的能量波动,任何一点超越“样本正常演化”范畴的逻辑操作,都可能触发警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弦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维持这种极限操作对他的心神消耗极大。

终于,在数据洪流即将裹挟着那几个数据包彻底远离他感知范围的最后一刻,他完成了!几个极其微小的、蕴含着矛盾与不确定性的“信息种子”,被成功地植入了他自身数据的备份流中!

成功了!

他松了口气,紧绷的精神稍稍放松。

然而,就在他以为已经蒙混过关,准备切断这种危险的连接时——

那股原本平稳流淌的数据洪流,似乎……微微顿挫了一下。

就像高速行驶的列车,车轮压过了一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石子,带来了极其细微、却真实存在的震动。

紧接着,一道比之前“权限边界”警告更加冰冷、更加不带任何感情的扫描波动,如同探照灯般,勐地从数据洪流的源头方向扫来,瞬间锁定了林弦!

不是针对他污染的数据包,而是直接锁定了他这个 “污染源” 本身!

一个清晰的、不带任何情绪的判定信息,如同最终的审判,传入他的意识:

“检测到临时观测者(编号:cV-734-θ)主动进行非授权数据交互行为。行为定性:恶意数据污染。”

“违反观测协议第三条。临时观测者权限……暂停。”

“启动深度扫描,评估污染等级及样本稳定性……”

林弦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他还是……被发现了!

而且,后果比他预想的更严重!不是直接归档,而是……暂停权限,深度扫描!

一旦在深度扫描中被判定为“高威胁”或“不可控”,强制归档恐怕会立刻执行!

那冰冷的扫描波动,如同无数把手术刀,开始层层剥离他的意识防御,要深入他最核心的“混沌变量”结构!

危机,以另一种形式,骤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