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白山脚下有个靠山屯,屯子东头住着个老光棍,姓张,六十出头,是个老木匠,手艺在十里八乡都数得着。张木匠年轻时走南闯北,见识广,屯里人送外号“张百晓”。

这天黄昏,张木匠刚从邻村做完活计回来,路上就撞见了急匆匆的村长李富贵。

“张叔,可算找着您了!”李富贵擦着汗,“明儿个屯里要迁老坟,您得帮个忙,开棺捡骨。”

张木匠一听就皱眉:“这节气迁坟?谁家这么着急?”

“不是谁家,是整片老坟都要迁。”李富贵压低声音,“县里说要修路,正好经过咱们老坟地,限期三天迁完,不然推土机直接就推了。”

张木匠心里咯噔一下。靠山屯的老坟地可有年头了,据说清朝乾隆年间就有了,埋了多少代先人。这么急着迁坟,怕是要惊动地下的安宁。

第二天一早,张木匠带着工具到了坟地。屯里老少爷们差不多都到齐了,个个面色凝重。迁坟动祖,在农村可是大事,要不是上面压得紧,没人愿意干这活儿。

大家按照辈分顺序,一家家起坟开棺。快到晌午时,挖到了一处无主老坟。这坟没有碑,坟头也比别的小,要不是这次迁坟,根本没人注意。

“这埋的是谁啊?”年轻人问老辈人。

几个老人面面相觑,都摇头说不知道。年纪最长的赵老太爷拄着拐杖,眯眼看了一会儿:“打我记事儿起,这坟就在了。听我爷爷说,他小时候这坟就有,埋的是个外乡人。”

既然是孤坟,大家也就不那么讲究了。几个后生抡起铁锹就挖,不一会儿就露出了棺材。让人惊讶的是,这棺材虽然埋了不知多少年,却丝毫没有腐烂,木头表面还泛着幽幽的光泽。

“好木料啊!”张木匠一眼就看出这棺材不寻常。他伸手摸了摸棺盖,手感温润,像是上等的楠木,可东北不长这种树,怎么会有人用楠木在这荒山野岭下葬?

更让人心里发毛的是,棺材盖上刻着些奇怪的图案,既像是狐狸,又像是黄鼠狼,还有蛇和刺猬,正好是东北民间常说的“胡黄白柳灰”五大仙家。

“张叔,开棺吧。”李富贵说道。

张木匠点点头,拿出工具。可奇怪的是,棺材钉怎么也撬不动。几个壮小伙轮番上阵,那棺材盖就像焊死了一样。

“邪门了嘿!”有人嘀咕道。

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不知从哪冒出来个干瘦老头,穿着身不合时宜的灰色长衫,眼睛滴溜溜地转。

“要开棺,得用这个。”老头声音尖细,递过来一把古旧的铜钳。

张木匠接过钳子,刚想问老头从哪来,一抬头人却没影了。四下张望,只见远处林边有个灰影一闪,像是只大耗子钻进了草丛。

“见鬼了...”张木匠心里直打鼓,但这么多人在场,也不好说什么。他试着用铜钳夹住棺材钉,没想到轻轻一撬,钉子就松动了。

不一会儿,棺材钉全部起出。张木匠和李富贵合力推开棺盖。

“啊呀!”棺盖开启的瞬间,围观众人齐声惊叫,向后倒退。

棺材里根本没有尸体,而是整整齐齐摆着十八个木雕人偶,每个约一尺来长,雕刻得栩栩如生。细看之下,竟是九男九女,容貌衣饰各不相同,脸上表情活灵活现,似笑非笑,似嗔非嗔。

最奇的是,这些人偶的材质正是那罕见的楠木,与棺材本身一模一样。

“这、这是啥玩意儿?”李富贵声音发颤。

张木匠也是头回见到这等怪事。他伸手想拿起一个人偶细看,指尖刚触到木雕,突然一阵头晕目眩,耳边似乎听到细碎的嬉笑声。

“别动!”赵老太爷突然喊道,“这是‘棺中仙’,动不得!”

众人忙问什么是“棺中仙”。赵老太爷喘着气说,他小时候听太爷爷讲过,有些修道之人会用特殊木料雕刻人偶,放入特制棺中吸取地气,时间久了就能成精作怪。但这法术失传已久,没想到真能见到。

“那怎么办?”李富贵问。

赵老太爷摇头:“赶紧原样埋回去,惹怒了它们,咱屯子就别想安宁了。”

可是县里修路是板上钉钉的事,这坟必须迁。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先把棺材抬到屯里的祠堂暂时安置,等找到合适地方再埋。

于是八个壮小伙上前抬棺。奇怪的是,这棺材看着不大,却重得出奇,八个汉子憋红了脸才勉强抬起。更吓人的是,棺材一动,里面就传来“咯咯”的声响,像是那些木偶在移动。

好不容易把棺材抬到祠堂,已是日落西山。大家心有余悸,纷纷回家,约定明天再商量怎么办。

当夜,靠山屯就出了怪事。

先是张木匠睡到半夜,被一阵敲击声惊醒。点灯一看,屋里没人,声音是从工作台传来的。他走过去一看,吓出一身冷汗——白天他带回来的那把铜钳,正在自己敲击桌面,像是在发信号。

接着是李富贵家。村长半夜被鸡叫声吵醒,起身查看,只见鸡窝里蹲着只硕大的黄鼠狼,正人立着学鸡叫。见人来也不跑,反而作揖似的拜了拜,然后一闪没影了。

屯东头的老赵家更邪乎。赵家媳妇起夜,看见院里月光下坐着个穿红袄的姑娘正在梳头。她以为是邻居,刚要打招呼,那姑娘转过头来——脸上光板一块,根本没有五官!

这一夜,靠山屯家家户户都没睡安稳,不是听见奇怪声响,就是看见诡异景象,但都没造成实际伤害,像是某种警告。

第二天,大家一交流,都心里发毛。赵老太爷拄着拐杖来到祠堂,对着棺材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词。

说也奇怪,拜完之后,屯里突然安静了。大家以为事过去了,于是商量着赶紧找地方把棺材埋了。

就在这时,屯里来了个外地人。这人四十多岁,打扮得像城里来的老板,开着小车,说是听说靠山屯风景好,来投资旅游的。

李富贵热情接待,但张木匠总觉得这人不对劲。尤其是那双眼睛,看人时眯着,像是一直在算计什么。

老板自称姓钱,在祠堂转悠时,对那口棺材特别感兴趣。

“这棺材不错啊,老物件了,”钱老板摸着棺材盖,“卖给我怎么样?我出三万。”

一听说三万,李富贵眼睛亮了。屯里人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三万可不是小数目。

但张木匠坚决反对:“这棺材邪性,不能卖!”

钱老板笑笑:“老人家迷信了。这样,五万,我再加两万。”

李富贵动摇了,几个村干部也劝:“反正要处理,卖了还能给屯里添点经费。”

张木匠拗不过众人,钱老板当场付了定金,说第二天带车来拉。

当夜,张木匠翻来覆去睡不着。半夜时分,窗外突然传来挠玻璃的声音。他起身一看,差点吓晕过去——窗外站着那十八个木偶,都活了过来,个个面容哀戚,为首的一个老叟模样的作揖求救。

张木匠到底是见过世面的,稳了稳心神,小声问:“你们要干什么?”

木偶不能言,但能传意入心。张木匠脑海中响起个苍老的声音:“我等本是山中修仙精灵,遭恶人封印于此棺中已百年。若被那钱姓之人得去,必取我等内丹炼药,永世不得超生。求老师傅相助。”

张木匠问如何相助。老叟说,那钱老板实则是修炼邪术之人,多年前就曾试图捕捉他们,被他们逃脱后,不知从哪请来高人,将他们封入棺中,埋入阴地,想耗尽其修为。如今期限将满,他又来了。

“明日他必带磁石车来运棺,棺离地三尺,我等法力尽失。唯请老师傅在棺底钉上桃木楔,方可破其法术。”

张木匠又问为何选他相助。老叟答:“老师傅一生与木为伴,心存善念,木灵愿亲近。前日递钳者,乃灰家仙,亦是我等故交。”

张木匠恍然大悟,那干瘦老头原来是灰仙(耗子精)所化。东北民间信仰中,五大仙家(胡黄白柳灰)虽常作祟,但也知恩报怨。既然灰仙都相助,这些木偶应该是善类。

于是张木匠答应下来。窗外众木偶齐齐拜谢,悄然消失。

第二天中午,钱老板果然开着辆卡车来了。奇怪的是,卡车货箱铺着层黑乎乎的石板。

“那是磁石,”木偶老叟的声音在张木匠脑中响起,“专吸精灵法力。”

就在钱老板指挥工人抬棺上车时,张木匠假意上前帮忙,趁机将准备好的桃木楔子钉入棺底。

顿时,棺材剧烈震动起来,里面传出噼啪声响。钱老板脸色大变:“老东西,你干了什么?”

突然,棺盖轰然掀开,十八道青光射出,落地化成十八个男女,有老有少,对着张木匠齐齐拜谢。

钱老板怒吼一声,从怀中掏出符咒要施法。为首的老叟哈哈大笑,袖袍一拂,符咒无火自燃。

“钱守玄,百年过去,你还是这点伎俩。”老叟笑道,“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仙家手段!”

只见十八人各站方位,口中念念有词。顿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钱老板被吹得睁不开眼,连人带车被卷到半空,又重重摔下,昏死过去。

风停后,十八仙再次拜谢张木匠:“多谢老师傅相助。此地不宜久留,我等将另寻洞天福地修行。临别赠言:屯东南三里处有地下泉眼,掘之可得甘泉,保屯里旱涝不愁。”

说完,十八仙化作十八道青光,投向长白山深处。

事后,屯里人按指示果然掘出泉眼,水质甘甜,四季不竭。靠山屯从此以山泉水闻名,日子越发红火。

那钱老板醒来后疯了,整天念叨“仙丹没了”。而那口棺材,张木匠仔细研究后发现,内侧刻满了符咒,正是封印之用。于是择吉日将棺材烧化,火光冲天时,许多人似乎听到空中传来笑声和道谢声。

从此,靠山屯多了条规矩:遇无名老坟,先祭拜再动土,免得惊扰修仙之辈。而张木匠八十大寿那天,家人整理房间时,发现工作台上整整齐齐摆着十八个小小的楠木雕,仔细看去,正是那十八仙的模样。

寿宴上,张木匠说起这段奇遇,感叹道:“草木金石皆可成仙,何况人乎?心存善念,自有仙助啊。”

这时,窗外忽然传来阵阵欢笑,似远似近。众人外出查看,只见月光下,十八道影子向着长白山方向翩然而去,最末一道影子回头挥了挥手,看轮廓,活脱脱就是张木匠工作台上那个老叟木雕。

至此,靠山屯再无怪事发生,倒是风调雨顺,人畜安康。每每有外人问起“棺中十八仙”的故事,屯里人总是神秘一笑:

“信则有,不信则无。这长白山里的灵异事儿,谁说得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