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净世株”的发现带来的狂喜尚未持续多久,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龙城科研团队面前——那株被小心翼翼带回实验室、作为首要研究样本的“净世株”,出现了令人揪心的变化。

它那原本厚实、带着灰绿蜡质的叶片,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光泽,边缘卷曲、发黄,呈现出慢慢枯萎的迹象!无论科研人员如何调整光照、湿度、营养液成分,都无法阻止它生命力的流逝。

“它的生命体征在持续下降!”

“根系活力减弱!”

“叶绿素合成几乎停止!”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孙思玲和沈渊等人围在特制的隔离培养舱前,眉头紧锁,气氛凝重。

“它不适应实验室环境……”孙思玲喃喃道,手指轻轻贴在冰冷的观察窗上,仿佛能感受到那株植物正在逝去的生命,“或者说,它离不开它原本生长的那个‘污染’环境?”

这个猜测让所有人心中一凛。

李默也闻讯赶到了实验室。他看着培养舱中那株日渐萎靡、承载着全球希望的植物,脸色沉静,但眼神锐利。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做出了决断:

“快!”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别管什么研究了!立刻终止所有可能对它造成压力的检测!”

“把它送回去!送回发现它的地方!原样栽回去!”

“可是,首领,我们还没……”一位年轻的研究员下意识地想争取更多研究时间。

“没有可是!”李默打断他,目光扫过所有人,“是它选择了在那里生长,是那里的环境孕育了它!我们强行把它带到这里,等于是在扼杀它!如果它死了,我们所有的希望都可能随之破灭!执行命令!”

“是!”孙思玲立刻应道,她深知李默的决定是正确的。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归乡”行动立刻展开。科研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将濒危的“净世株”连同其根部的原土壤一起,小心翼翼地重新封装,放入恒温恒湿的紧急运输箱。一架小型高速运输机早已待命,直接飞往发现它的那片废弃工业园区。

在最初发现者的指引下,科研人员近乎虔诚地将这株萎靡的“净世株”,原封不动地栽种回了它原本生长的那个厂房裂缝之中。

完成这一切后,所有人都退到远处,通过远程监测设备和无人机,屏息凝神地观察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起初,那株植物依旧耷拉着,毫无生气。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就在有些人开始感到绝望时,奇迹发生了。

无人机传回的高清画面显示,那原本卷曲发黄的叶片边缘,似乎……微微舒展了一丝?那灰败的绿色,仿佛注入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活力?

“有变化!快看!叶片角度变了0.3度!”监测员激动地喊道。

紧接着,更加明显的复苏迹象开始出现:

- 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重新挺立,恢复了那种厚实的质感,灰绿色泽虽然依旧,却不再死气沉沉,而是泛着一种内敛的生命光泽。

- 根系监测探头传回的数据显示,原本几乎停滞的根系活力开始缓慢而坚定地回升,仿佛干渴的旅人终于喝到了甘泉。

- 最令人振奋的是,放置在它旁边一米的辐射检测仪,读数开始稳步下降!它正在重新开始工作,而且效率似乎比之前更高!

它活过来了!不仅活过来了,而且因为它经历过濒死的考验,或者是因为回归了最适合它的环境,其净化能力似乎被进一步激发!

“奇迹……这简直是生命的奇迹!” 孙思玲看着监测数据,激动得热泪盈眶。

李默在龙城通过实时画面看到这一切,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

他明白,他们找到的不是一种可以随意移植、工厂化培育的普通植物。这是一种与特定恶劣环境共生的、具有高度专一性和灵性的特殊生命体。

“改变研究策略。”李默下令,“放弃移植培育的思路。转为就地保护、深入研究其共生机制与环境需求。我们要做的,是保护和扩大它的自然栖息地,而不是强行改变它。”

“净世株”的枯萎与复苏,给所有科研人员上了深刻的一课:尊重自然,顺应规律。这也为“重启地球”计划,指明了一条更加贴近自然、更加可持续的全新道路——不是征服,而是引导与共生。

希望的幼苗,在回归故土后,真正开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