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板,吃饭了。”周伟给他端了份饭菜过来,放在旁边。

“嗯,放着,马上。”沈鲸川头也没抬,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批注。

张涛塞了满嘴鱼肉,含糊地问:“川哥,看啥呢?饭都不吃。”

李锐也好奇地瞥了一眼,看到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表格和合同条款。

沈鲸川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公司的事。陈明发来的,一堆合同要签。”

他简单解释了两句:“咱们这两次出来搞远洋的消息传开了,都知道我们能弄到高品质的深海货,这几天多了不少大公司想跟咱们签长期供应合同。价格都开得不错,就是量有点大,有些我们目前可能吃不下。”

他指了指屏幕上一家连锁高端超市的采购意向书:“像这个大型连锁超市,要的量就很大,而且对规格和稳定供应要求很高。不过人家也说了,不要求我们独家供应,他们也有别的渠道。”

“这是好事啊川哥!说明咱们牌子打响了!”张涛咽下嘴里的食物,兴奋地说。

“是啊,就是得权衡一下,哪些能接,哪些暂时接不了,接了的话产能怎么分配,都得规划。”

沈鲸川快速在一份文件上签下自己的电子签名,“你们先吃,我把这几份紧急的处理完。”

看着沈鲸川在饭桌上还得处理公务,张涛和李锐互相看了一眼,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位老同学兼室友兼老板肩上担子有多重。

他不仅要带领船队在海上搏击风浪,寻找渔获,还要在后方运筹帷幄,管理着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公司。

海上捕捞的体力辛苦是看得见的,而此刻沈鲸川所面对的,是另一种无形的、关乎公司发展和几十号人饭碗的脑力与决策压力。

两人没再打扰他,默默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心里对沈鲸川的佩服,又多了实实在在的一层。

第二天,捕捞作业仍在继续。

智利竹荚鱼群的规模远超预期,整个船队都沉浸在丰收的忙碌与喜悦中。

下午时分,阳光正好,沈鲸川刚指挥完一网起吊,那部特殊加密通讯器就在他口袋里震动起来。

他走到驾驶舱旁相对安静的角落,接通了电话。

“鲸川同志,是我。”王主任的声音传来,背景音很安静,显然是在保密线路中。

“王主任,请讲。”

“两件事。”王主任言简意赅。

“第一,对那个实验室残骸和数据的初步分析有了结论。

基本可以确定,他们掌握的核心技术,尤其是那种远超当前水平的深海移动、能量屏障和生物改造技术,并非完全自主研发。

根据一些残留的材料学和能量编码特征,我们高度怀疑,他们是在某个时间点,获得了‘外部来源’的技术支持。”

王主任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凝重:“这个‘外部来源’,我们初步推测,极有可能来自地外,或者某个未被发现的、拥有高度文明的前代遗迹。

简而言之,他们走了狗屎运,捡到了‘外星科技’或者‘史前黑科技’。”

沈鲸川目光一凝,这印证了他之前的某些猜想。

龙珠的存在本身就超乎常理,这个世界有其他的超常遗迹或技术,似乎也并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第二,”王主任继续道。

“我们通过特殊渠道收到风声,丑国那边虽然损失惨重,气急败坏,但他们似乎并末完全失去底气。他们很可能还掌握着其他从同一‘来源’获取的技术碎片,或者拥有继续获取的渠道。我们会持续跟进打听。”

他的语气随即带上了一丝振奋:

“最后,要再次感谢你。你在实验室爆炸前,利用能力强行记录并带回的那部分内部结构数据和能量流转片段,虽然残缺,但价值连城!

我们的专家团队评估后认为,结合残骸分析,我们有把握在一年到三年内,初步解析并尝试复制出他们的部分核心技术,尤其是那套深海移动和能量屏障系统!这将使我们的深海探索和国防能力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听到这个时间表,沈鲸川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奋,他沉默了片刻,对着话筒冷静地说道:

“王主任,技术本身没有对错。我希望,我们解析、复制乃至发展这些技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守护。

守护这片蓝色的星球,守护孕育了无数生命的海洋,而不是为了变成第二个在深海中制造痛苦和怪物的存在。”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与脚下这片浩瀚的太平洋产生了共鸣。

电话那头的王主任也沉默了一下,再开口时,语气变得无比郑重:

“鲸川同志,这一点,请你放心,也请你监督。我们的目标始终一致:和平利用,守护家园。

这份来自深渊的技术,必将成为我们扞卫蓝色国土、探索海洋奥秘的利剑与坚盾,而非带来灾难的潘多拉魔盒。这是国家的承诺,也是我们所有参与此项目人员的信念。”

“好,我记下了。”沈鲸川的语气缓和下来,“我这边还在作业,没其他事我就先挂了。”

“好,注意安全,保持联系。”

挂断电话,沈鲸川眺望着眼前这片富饶而神秘的海域,心中波澜起伏。

深渊实验室的阴影似乎随着那场爆炸远去了,但它留下的谜团和技术遗产,却正在悄然改变着未来的格局。

他感受着胸口龙珠温润而磅礴的力量。

转身,重新走向忙碌的甲板,将思绪拉回到眼前的捕捞作业上。

先注重眼下。

半个月后,当“远航号”、“远方号”率领的船队,如同凯旋的巨鲸群缓缓驶入月影湾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这一次,不再是之前那种带着些许疑虑和担忧的迎接。

码头上早已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红色的横幅拉了起来,上面写着“热烈祝贺鲸川渔业远洋首航大捷”!

上一次是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