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龙珠让我发家致富,可蓝星破产了 > 第199章 筹备和参加村里的婚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9章 筹备和参加村里的婚宴

是啊,龙珠是机缘,但如何使用这份力量,走上什么样的路,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选择权始终在他自己手里。

他深吸一口带着咸腥气息的海风,将许昭揽入怀中,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发顶。

远处,夕阳正将海面染成金红,新旧渔船并排停泊,象征着传承与飞跃。

“谢谢你,昭昭。”

他低声说,声音恢复了以往的沉稳与力量。

不仅谢谢她的陪伴,更谢谢她,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

奇迹或许启航于一颗龙珠,但通往未来的航线,始终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码头上,最后一批从归航渔船卸下的海鲜被迅速送入合作社的冷链车间。

几乎没有任何停歇,村民们便自发地转向那两艘巍峨的新船,热烈的讨论声瞬间从鱼获转向了婚礼的装饰。

“红绸!红绸要挂在这最高的桅杆上!让远远的海上都能看见咱月影湾的喜气!”

强婶指挥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年轻人,一匹鲜艳的红绸正在缓缓升起。

“灯笼!多挂点灯笼!晚上一亮,跟龙王嫁女似的!”

王老栓笑得合不拢嘴,亲自监督着在船舷两侧挂起一串串大红灯笼。

崭新的“远洋795型”围网渔船,那硬朗的钢铁线条被柔软的红色绸缎和温暖的灯笼光芒逐渐包裹,肃穆的工业感与人间烟火的喜庆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船员和村民们在甲板上穿梭,擦拭着栏杆,布置着桌椅,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人群中,偶尔能听到些感慨的低语。

“老四家闺女明天出嫁,在镇上的‘鸿福楼’摆酒,听说那姑爷是镇政府坐办公室的,多体面!”

“是啊,放以前,人家镇上吃公家饭的,哪会看得上咱们渔家的丫头?现在不一样咯,咱月影湾的姑娘,抢手着呢!”

这话不假。

赵老四的女儿能嫁给镇上的公务员,王伯的小儿子能娶到镇上的姑娘,这在以前的月影湾,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曾经的渔村,贫穷、落后,靠天吃饭,风险大,在婚恋市场上并无优势。

但如今,一切都变了。

台风重建后,家家户户住上了依山面海的小别墅。

合作社和“鲸川渔业”生意红火,年底分红丰厚。

村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还有了属于自己的精品酒店和热闹的旅游产业。

“月影湾”这三个字,不再代表着偏远与穷困,而是实力、团结和美好未来的代名词。

这里的年轻人,不仅家境殷实,更重要的是,他们背后有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集体,一个前景光明的平台,以及一位能力出众、令人信服的领头人——沈鲸川。

看着村民们不分彼此,热火朝天地为王伯家的婚事忙碌,这种团结一致的氛围,比任何财富都更令人动容。

这种凝聚力,很大程度上源于沈鲸川。

他带着大家找到了致富的路,在危难时刻守护了家园,更将发展的成果公平地惠及每一位村民。

他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将全村人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沈鲸川和许昭站在稍远处的码头上,看着那两艘被逐渐装点得喜气洋洋的新船。

“真快啊,”许昭轻声说。

“感觉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台风过后的废墟。”

沈鲸川目光扫过崭新的船只、忙碌的村民、以及远处焕然一新的村落,最后落在许昭脸上:

“嗯。大家的日子,总算都走上正轨了,而且会越来越好。”

王伯兴冲冲地跑过来,搓着手,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鲸川,昭昭,等婚礼那天你们可一定要坐主位!”

沈鲸川这次没有推辞,微笑着点头:“好,王伯,我们一定到。”

夕阳的余晖将海面、新船、红绸还有每个人的笑脸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腊月二十五,镇上的“鸿福楼”酒楼张灯结彩,喜庆的音乐隔着老远就能听见。

赵老四一家天没亮就开始忙活,挨家挨户地催请月影湾的乡亲们。

等到沈鲸川一家穿戴整齐准备出发时,赵老四更是亲自跑到沈家小院门口等着,脸上堆满了笑容,再三确认:

“鲸川,叔可就等你们一家了,一定得来啊!”

上午十点多,沈鲸川开着大G,带着父母和许昭抵达酒店门口。

鞭炮声噼里啪啦炸响,红色的碎屑漫天飞舞。

新郎官和他的父亲——镇土地管理所的一位副所长,正站在门口迎宾。

一看到沈鲸川下车,新郎父亲眼睛一亮,立刻撇下正在寒暄的几位客人,拉着西装笔挺的新郎官就快步迎了上来,双手老远就伸了出来:

“哎呦!沈总!沈老板!可把您盼来了!您能来,真是蓬荜生辉,是我们天大的面子!”

他紧紧握住沈鲸川的手,用力摇晃,语气热情得近乎夸张。

新郎官也跟在父亲身后,略显拘谨但同样热情地笑着:

“川哥,您来了,快里面请,专门给您留了主桌!”

这番过于隆重的接待,让跟在后面的沈海生和陈秀莲都有些局促。

许昭则微微蹙了下眉,下意识地靠近了沈鲸川一步。

沈鲸川面色如常,与新郎父亲握了手,又对新郎官点了点头:

“恭喜。”语气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

“同喜同喜!”

新郎父亲笑得见牙不见眼,压低了点声音。

“说起来,还得感谢沈总您啊!您把月影湾搞得这么红火,带动了咱们整个镇子的旅游和经济,县里、市里都挂上号了!我们这些在基层做事的,也跟着沾光,工作好开展多了,脸上有光啊!”

他这话半是恭维,半是实情。

月影湾的崛起,确实成了本地乡村振兴的标杆,连带着镇上相关部门的干部在上级面前都硬气了不少。

沈鲸川只是淡淡笑了笑:“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进入宴会厅,更是能感受到沈鲸川和如今月影湾的“分量”。

月影湾村民的几桌都在稍微靠前的位置,沈家一家更是被直接引到了最前方、紧邻主家席的贵宾桌。

不断有镇上、甚至县里来的干部模样的人过来打招呼,言谈间都对沈鲸川和月影湾的发展赞誉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