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展台中央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正以令人惊叹的清晰度实时演示着最新一代相控阵声纳系统的工作画面。

海底的地貌细节、沉船遗迹、甚至不同鱼群的形态和游动轨迹都被以立体的、彩色的方式呈现出来,旁边还实时滚动着深度、水温、盐度、鱼群预估大小和密度等数据。

沈鲸川看得目不转睛,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专注得如同猎人发现了最顶级的猎枪。

一位穿着整洁西装、戴着工牌、看起来像是技术工程师的中年男士注意到了沈鲸川专注的神情,不同于一般观众只是看个热闹,这位年轻人的眼神里带着一种内行的审视和强烈的求知欲。

他主动走上前,用流利的中文微笑着打招呼:

“先生,对我们的‘海神之眼’系统感兴趣?”

沈鲸川回过神来,礼貌点头,直接切入主题,指着屏幕上一个正在移动的光点群问道:

“非常感兴趣。

工程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这套系统对于不同水层的鱼群识别率,具体能达到多少?

比如,在八十米到一百二十米这个深度,它能有效区分开鲭鱼群和鲣鱼群吗?它们的回声信号有时候很接近。”

工程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个问题相当专业,直接问到了识别算法的核心难点。

他立刻收起了公式化的笑容,态度变得认真起来:

“您问得非常专业。

是的,不同鱼种由于其鱼鳔结构、体型和集群行为差异,其声学特征确实有细微差别。

我们这套系统采用了AI深度学习算法,内置了超过两百种常见经济鱼类的声纹数据库。

在您说的那个深度区间,配合合适的频率选择,对鲭鱼和鲣鱼的区分准确率理论上可以达到87%以上。

当然,实际作业中还会受到海况、水温跃层等因素的影响。”

沈鲸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追问:

“那么它的最大有效探测距离和多目标同时跟踪能力呢?

比如,我能否在五海里外就发现一个分散的鱼群,并且同时监控另外两个可能存在的鱼群动向,以及我船附近可能出现的哺乳动物(如海豚)以确保作业安全?”

工程师更加讶异了,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普通渔船船长的关注范围,更像是一个海洋学家或顶级渔业公司技术总监的思考维度。

他示意沈鲸川看向操作台的一个分屏:

“请看这里。在理想条件下,对大型鱼群的有效探测距离可以超过8海里。

至于多目标跟踪,我们的系统可以同时锁定、跟踪并独立分析超过256个水下目标,并对其进行分类标记。您看……”

他操作了几下,屏幕上立刻分出了好几个不同颜色的跟踪框。

“红色的可能是金枪鱼这类大型鱼类,黄色的是中型鱼群,绿色的我们可以设定为需要保护的海洋生物,系统会发出警示。

我们甚至可以为您的特定作业海域定制声纹库。”

沈鲸川的眼睛越来越亮。

这几乎是将他“海之眼”的一部分能力,以科技的手段实现了!

虽然他能力的范围和精度远超这个系统,但这套系统可以让他的船员们也共享这种“视野”,让作业决策更加科学和有据可依。

“数据延迟怎么样?”

沈鲸川问出了最后一个关键问题。

“从探测到显示在屏幕上的延迟,以及将数据同步到多艘协作渔船上的延迟?这对于需要实时指挥的围捕作业至关重要。”

工程师深吸一口气,彻底将沈鲸川视为极其重要的潜在客户了。

他郑重回答:

“数据处理和显示延迟控制在毫秒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通过我们的卫星通讯和私有云数据链,在多船协作模式下,舰队内数据共享的延迟也能保证在2秒以内,完全可以满足实时协同作业的需求。”

沈鲸川沉默了几秒,似乎在快速心算着这套系统能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效益。

然后,他抬起头,问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那么,这样一套完整的系统,包括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大概是什么预算范围?”

工程师报出了一个不菲的数字,但补充道:

“这确实是一项重大投资。但考虑到它所能带来的捕捞效率提升、燃油节省(避免盲目寻找鱼群)、作业安全保障以及对整个船队管理水平的升级,我们认为投资回报周期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沈鲸川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认真地向工程师要了详细的技术手册和联系方式:

“非常感谢您的解答,让我学到了很多。我需要和我的团队详细评估一下。资料我带回去研究。”

“当然!随时欢迎您进一步咨询!”

工程师双手递上名片和厚厚的资料,态度极为恭敬。

他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绝非普通的渔民或爱好者,而是一个有着宏大视野和极强技术理解力的潜在决策者。

站在一旁的许昭,全程安静地看着沈鲸川与工程师侃侃而谈,提出一个个犀利而专业的问题。

她虽然听不懂全部的技术术语,但她能感受到沈鲸川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专注、自信和对于掌控海洋的渴望。

这一刻的他,仿佛不是在参观一个展览,而是在巡视未来必将属于他的领域。

许昭则被一个豪华游艇驾驶模拟器吸引住了。

它拥有270度环绕屏幕和全真操控台,模拟了各种海况下的驾驶体验。

她硬拉着沈鲸川一起去体验了一把“惊涛骇浪”中的航行,两人被晃得东倒西歪,哈哈大笑,引来周围不少人善意的目光。

她还尝试了VR深海探险,戴着VR眼镜“乘坐”潜水器下潜到漆黑的海沟,看到发光的奇特生物和海底热液喷口,发出连连惊叹。

整个展会就是一场关于海洋的科技与奢华的盛宴。

两人穿梭在各个展馆之间,沈鲸川沉迷于各种硬核技术和设备,而许昭则更享受各种新奇的体验和设计之美。但他们都会彼此分享自己的发现:

“鲸川你看!那个帆船好漂亮,像海鸥的翅膀!”

“昭昭,过来看这个,他们这个海水淡化系统很适合海岛。”

两人一个务实,一个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