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海风微凉,阳光穿过云层洒在码头的货轮上,水面波光粼粼。
钟清清和姜国栋吃过早餐,就直奔中环的香港珠宝鉴定中心。
鉴定中心在一栋老式写字楼里,门口挂着烫金招牌,里面的工作人员穿着整齐的制服,办事效率很高。
钟清清报上名字,工作人员很快从档案柜里取出五份鉴定证书,逐一核对后递给她。
每一份证书都用厚实的纸张打印,上面详细记录着翡翠的品种、颜色、透明度、密度和瑕疵情况,盖着鉴定中心的红色印章,权威性一目了然。
“你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或误差。”姜国栋在旁边提醒,手里已经拿出小本子,准备记录证书编号。
钟清清逐页翻看,指尖划过证书上的字迹,确认每一块原石的信息都准确无误。
她把证书递给姜国栋:“都没问题,你收好,回去后和原石一起存档。以后每一批高端翡翠,都要拿港城的鉴定证书,这样在海外更有说服力,客户也更放心。”
姜国栋小心翼翼地把证书放进公文包,拉链拉得严严实实:“我已经让周伟把物流车停在码头,阿明的人说二十分钟后就送原料过来。
我们现在去码头,看着装柜,确保万无一失。”
两人打车前往码头。
港城码头一片繁忙,货轮进进出出,起重机不停运转,装卸工人穿着工装,扛着货物往来穿梭。
周伟已经在码头的货柜区等着,看到他们过来,连忙迎上去:“嫂子,国栋哥,货柜已经准备好了,里面铺了防潮棉,我让工人把原石放在最里面,外面用布料和木料隔开,避免碰撞。”
钟清清点头,走到货柜边查看:“相机和胶卷单独放一个箱子,贴上‘易碎品’标签,让工人轻拿轻放。
还有,包装上都要贴‘精密仪器’标签,减少海关查验时间。”
周伟连忙答应:“已经安排好了,相机和胶卷放在最上层,用软布裹着,绝对安全。”
二十分钟后,阿明的人果然送来了原料。
原石被装进厚重的木箱,外面缠着防水布,木艺和布艺的原料则用编织袋装好,上面标着品类和数量。
工人把箱子一个个搬进货柜,姜国栋在旁边核对数量,钟清清则用相机拍了几张装柜的照片,从不同角度记录下原料的摆放情况,留作后续对账和查验的依据。
装柜完毕,工人用封条把货柜封好,起重机缓缓将货柜吊上货轮。
钟清清看着货轮缓缓驶离码头,心里松了口气。
这批原料是清璞阁接下来几个月的核心,有了它们,高端翡翠的供应就能稳定,木艺和布艺的配套也能跟上,沪市专柜开业的产品也就有了保障。
“原料三天后就能到羊城,我已经让周伟提前联系好仓库,做好防潮和安保措施。”
姜国栋看着货轮消失在海平面,对钟清清说。
钟清清点头:“好,回去后让石师傅和王师傅提前把加工工具准备好,原料一到就开工。
尤其是那两块老坑玻璃种,要重点加工,赶在沪市专柜开业前完工。”
从码头出来,两人打车去尖沙咀的电器行。
钟清清要再买一台小型打印机和一些相纸,用来打印相机里的照片,制作产品图册。
1981年的打印机还是稀罕物,价格不便宜,但钟清清觉得很有必要:“客户看产品图册,能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工艺和成品,比光靠说的管用。以后展会宣传、门店展示,都能用得上。”
电器行里,店员热情地给他们介绍:“靓女,这款小型打印机是日本进口的,打印速度快,色彩还原度高,适合打印照片和图文资料。
相纸有两种,一种是光面相纸,打印出来色彩鲜艳;一种是绒面相纸,质感更好,不容易反光。”
钟清清让店员试打印了一张之前拍的翡翠原石照片,光面相纸打印出来的照片色彩确实鲜艳,细节也清晰。
她拍板:“就买这款打印机,光面相纸和绒面相纸各买二十包。”
姜国栋在旁边付钱,心里算着账:“打印机加上相纸,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这笔钱花得值。有了产品图册,我们的产品推广会更顺利。”
买完打印机和相纸,两人去附近的茶餐厅吃午饭。
钟清清点了一份牛腩饭,姜国栋要了一份叉烧饭,还点了丝袜奶茶和菠萝包。
茶餐厅里人来人往,收音机里放着粤语歌曲,气氛轻松。
钟清清找了电话亭,给清璞阁打了个电话,是陈桂兰接的,便和她说:“陈姐,我们下午回羊城,原料大概三天后到。
你让王师傅招的三个学徒先熟悉一下打磨工具,石师傅把玉雕机调试好,等原料一到就开工。
布艺这边,真丝和织锦都准备好了,就等原料到了做配套的收纳盒和披肩。”
陈桂兰在电话里答应得很爽快:“放心吧,钟小姐。
我已经让王师傅带着学徒练习打磨木料了,石师傅也把玉雕机调试好了,就等原料到了。
布艺这边,我已经画好了几款新的图案,都是适合搭配高端翡翠的,保证让客户满意。”
挂了电话,钟清清又给徐厂长打了个电话,叮嘱他做好制糖厂的防潮和生产安排。
徐厂长说:“钟小姐,红糖生产线已经调试好了,工人也都培训过了,现在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品质没问题。
白砂糖的库存也对接了沪市的罐头厂,周伟的物流车一到就拉走,不会积压。”
吃完午饭,两人打车去机场。
飞机下午两点起飞,三点半到达羊城。走出机场,热浪扑面而来,比港城更闷更热。
10月的羊城,白天依旧炎热,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睛,晚上才会凉快一些。
姜国栋拎着相机、打印机和相纸,钟清清拿着鉴定证书和合同,两人快步走向停在外面的汽车。
回到清璞阁时,已经是下午四点。
秦婉宜、王师傅、陈桂兰、石师傅、刘厂长都在议事厅等着,脸上带着期待的神情。
钟清清把鉴定证书和合同放在桌上,笑着说:“港城的原料已经发货,三天后到。
这是鉴定证书,以后高端翡翠都用这个,大家可以传着看看。
相机和打印机也买了,石师傅和王师傅各一台,用来记录加工过程。”
她把相机递给石师傅和王师傅,又拿出打印机放在桌上:“你们先学着用,有不懂的问我。
以后每一批成品,从原石到加工,再到包装,都要拍照片,打印出来贴在产品图册里。
客户要看工艺,我们拿得出手;展会宣传,我们有素材。”
石师傅接过相机,爱不释手地摩挲着:“谢谢钟小姐。
有了这个,我就能把玉雕的每一步都拍下来,让客户知道我们的工艺有多扎实。
以后客户问起,我直接拿照片给他们看,比说半天都管用。”
王师傅也笑着说:“我要把木梳和首饰盒的制作过程拍下来,让大家看看,我们的手工不是吹的。
尤其是那几款新设计的首饰盒,搭配陈姐的布艺,肯定能卖爆。”
钟清清点头,从包里拿出产品图册的样本:“这是我在港城打印的样本,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以后我们的产品图册,要把翡翠、木艺、布艺和伴手礼都放进去,做成一站式的产品手册,让客户一目了然。”
众人传看着产品图册样本,脸上都露出了认可的神情。秦婉宜说:“这个图册做得真精致,色彩也真实。
沪市的客户肯定喜欢,到时候我们把图册放在专柜里,客户一看就知道我们的产品有多全、有多好。”
钟清清看着大家,心里充满了信心。
她顿了顿,开始分配任务:“周伟,你负责物流,原料到了后,第一时间送到工坊,做好防潮和安保措施,不能出任何差错。
陈姐,你负责布艺,原料到了后,加快生产收纳盒和披肩,确保和翡翠同步上市。
王师傅,你负责木艺,首饰盒和小摆件要精致,配得上高端翡翠,学徒们要好好带,尽快让他们上手。
石师傅,你负责玉雕,玻璃种和紫罗兰要重点加工,赶在沪市专柜开业前完工,品质一定要把控好。
徐厂长,你负责制糖厂,红糖的包装要用陈姐的布艺袋,确保防潮,伴手礼的供应不能断,要保证每个客户都能买到。”
众人齐声答应:“没问题!”
钟清清看着大家干劲十足的样子,满意地点点头:“沪市专柜下个月开业,这是我们拓展内地市场的重要一步,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拿出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工艺、最好的服务。
让沪市的客户知道,清璞阁不仅有高端翡翠,还有配套的木艺、布艺和伴手礼,一站式满足他们的需求。”
议事结束后,众人散去干活。
钟清清和姜国栋留在议事厅,整理港城的采购清单和合同。
姜国栋把清单抄到账本上,钟清清则把相机里的照片导入打印机,打印出来贴在产品图册里。
看着照片里清晰的原石、精致的木艺和布艺,姜国栋忍不住说:“有了这些,我们的产品图册就更专业了。
客户一看,就知道我们的实力,也更愿意相信我们。”
钟清清笑了笑:“实力不是靠说的,是靠做的。
这些照片只是表面,真正的底气是我们的工艺、我们的供应链、我们的团队。
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一定能把清璞阁做得越来越好。”
她合上产品图册,看着姜国栋:“国栋,我们去新地块看看吧。
建筑队说地基已经挖好了,排水沟也挖了,就等原料到了开始砌墙。
我们去看看进度,也放心一些。”
姜国栋点头:“好。我也想看看新地块的情况,顺便和张队长沟通一下后续的施工安排。”
两人一起去新地块。
工地一片繁忙,工人们穿着工装,戴着安全帽,正在平整土地。
地基已经挖好,深约两米,周围堆着沙袋,做好了防洪措施。
排水沟也挖得很规整,坡度合适,下雨不会积水。
建筑队的张队长迎上来:“钟小姐,姜先生,你们来了。
地基已经挖好了,钢筋和水泥都备齐了,就等你们的原料到了,开始砌墙。
工人的防护用品也都备齐了,每天开工前都会开安全会,中午休息两个小时,避开高温时段,绝不让工人中暑。”
钟清清走到地基边,看着深约两米的地基,满意地点头:“不错。安全措施一定要到位,不能马虎。
原料三天后到,到时候你们要加快进度,争取早日把厂房建起来。”
张队长连忙答应:“您放心,我们一定加快进度,保证质量。等厂房建好,你们的加工规模就能扩大,生意也会越来越红火。”
姜国栋走到排水沟边,查看了一下坡度:“排水沟的坡度够,下雨不会积水。地基周围的沙袋堆得也扎实,台风再来也不怕。”
两人在工地上转了一圈,查看了建材的质量,询问了工人的情况,确认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离开工地时,夕阳已经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工地上,映出一片繁忙而充满希望的景象。
回到清璞阁,已经是晚上。
阿婆把晚饭做好,摆在后院的小桌上:清蒸鱼、白灼虾、叉烧、炒时蔬,还有一碗用古法红糖熬的甜汤。
钟清清和姜国栋坐在小桌旁,吹着晚风,吃着晚饭。
“今天跑了一天,累了吧?”
钟清清看着姜国栋,轻声问。
姜国栋笑了笑:“不累。跟你一起做事,心里踏实。看着我们的事业一步步发展起来,再累也值得。”
钟清清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甜汤放进姜国栋碗里:“多喝点甜汤,解解乏。这是阿婆用古法红糖熬的,很补。”
姜国栋喝了一口甜汤,红糖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暖烘烘的。
他看着钟清清,眼神温柔:“清清,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做什么。
跟着你,我知道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
钟清清看着他,笑了笑:“我们是一路人,不用谢。
以后的路,我们一起走,一起把清璞阁做得更大、更强。”
晚饭过后,钟清清和姜国栋回到房间。
房间里摆着一张大床,床头有一盏台灯,墙上挂着一幅港城的风景画。
钟清清把相机和打印机放在床头柜上,姜国栋把窗帘拉好。
两人躺在床上,手握着手,聊着新地块的施工,聊着沪市专柜的开业,聊着港城的基地规划。
钟清清说:“等沪市专柜开业,我们去沪市看看,顺便考察一下当地的市场。
然后去京城,把婉宜的女装店和我们的配套产品对接好。
等港城的基地建好,我们的高端加工就能放在港城,内地负责基础生产和销售,三条线互相支撑,就稳了。”
姜国栋点头:“我已经让周伟安排好了沪市的行程,专柜开业那天,我们一起去。
京城的事,我也和婉宜姐联系好了,她等着我们过去。
港城的基地,我也让建筑队加快进度,争取明年年底完工。
到时候,我们的翡翠、木艺、布艺都能从港城走向东南亚,市场会更大。”
聊着聊着,困意袭来。
钟清清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
姜国栋轻轻把她搂在怀里,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吻:“晚安。”
“晚安。”钟清清的声音很轻,像羽毛一样落在他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