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248章 家庭系统调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四十八章

周末如期而至。

站在那扇熟悉的、漆色有些许剥落的家门外,封瑶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中那份混合着紧张与期待的复杂情绪压下去。掌心似乎还残留着徐卓远指尖微凉的触感,以及他那句“保持通讯畅通,启动应急联络协议”带来的奇异安定。这不再是前世那种孤身赴战场的悲壮,而更像是一次系统性的实地测试——测试她新构建的内心防御体系,以及应用徐卓远那套融合了逻辑分析与行为心理学的“边界”方法论的实际效果。她甚至在心里默默复盘了一遍昨晚和徐卓远在实验室简短的“战前推演”,预设了几种父母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回应方式。

她掏出钥匙,金属与锁孔碰撞的清脆声响,如同拉开了一场无声演练的序幕。门开了。

“瑶瑶回来啦!”母亲周雅惠系着那条印着小碎花的旧围裙从厨房迎出来,脸上是热情洋溢的笑容,手里还拿着沾着油星的锅铲。熟悉的家常菜香气——是红烧排骨和清炒芥蓝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这气息曾是她前世感到温暖又感到束缚的源头,能轻易唤起柔软回忆,也牵动着潜藏的压力。父亲封文斌正坐在沙发上看当日的财经报纸,闻声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语气是一贯的温和,却带着不易察觉的、习惯性的审视:“回来了?项目准备得怎么样了?” 他的目光在封瑶脸上停留片刻,像是在评估一项他交付的任务完成度。

“挺好的,下周展示,准备得很充分。”封瑶微笑着回应,语气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她将特意在路上买的新鲜草莓和橙子放在玄关柜上,动作自然流畅。换了舒适的居家鞋,她走进客厅,目光细致地扫过这个承载了她太多复杂记忆的空间。沙发旁那盆绿萝似乎比上次回来时茂盛了些,墙上挂着的她小学时的获奖画作依旧在原处。前世的她,在这里总是下意识地绷紧神经,像个等待检阅的士兵,每一句对话都可能触发内心的警报,解读出无数否定和要求。

【系统日志:核心系统(封瑶)进入“家庭”环境。情绪基本稳定,未检测到历史性焦虑峰值。启动“边界设定”预备协议。环境参数扫描:亲情能量场活跃,存在潜在干预变量。】

“准备充分就好。你是主讲,责任重大,不能出岔子。”封文斌放下报纸,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惯常的指导意味,“ppt最后给我和你妈再看一遍,帮你把把关。我们经验总比你丰富些,能看出你看不到的风险。”

若是以前,封瑶会立刻感到一股热流涌上脸颊,那是被质疑的压力和急于证明自己的混合体。她会下意识地解释甚至防御,语气会不自觉地拔高,最终往往演变成不愉快的争执,结果总是两败俱伤,不欢而散。但这一次,她清晰地感觉到内心那套“逻辑与边界”协议开始运行。她只是点了点头,目光平静地迎向父亲,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谢谢爸关心。不过项目组已经内部评审过好几轮,指导老师也给出了修改意见,内容和节奏我们都觉得没问题了。” 她稍作停顿,给出了一个建设性但明确划分界限的选项,“如果有需要,展示结束后,我可以把最终版和获奖结果(如果有的话)一起发给你们看看成果。”

她没有直接拒绝父母的“好意”,但清晰地划定了边界——这是她和团队共同的决定,无需在事前接受额外的、可能打乱节奏的“审核”。这是一种尊重,但也是一种宣告:我对我负责的领域拥有主导权。

封文斌显然愣了一下,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讶异。他似乎没料到女儿会如此冷静且有条理地回应,没有对抗,却也没有妥协。周雅惠在一旁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微妙变化,连忙打圆场,轻轻推了封文斌一下:“哎呀,孩子都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瑶瑶做事一向稳妥,你就别操那么多心了。她那个项目,不是还得过学院初选第一吗?来来,准备吃饭,今天你爸特意起了个大早去市场买了你爱吃的基围虾,新鲜着呢。”

饭桌上,气氛总体算是融洽。周雅惠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她的生活细节,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和同学相处如何,钱够不够用。封瑶一一耐心回答,语气轻快地分享了些校园趣事,比如和苏雨晴一起参加社团活动闹出的笑话,刻意略过了与徐卓远和林轩相关的具体细节,只以“和同学一起”模糊带过。她注意到,母亲眼角的皱纹似乎深了一些,但眼神里的关切依旧真切。这让她心中微微一动,前世只顾着对抗,似乎忽略了这些细节。

然而,固有的家庭互动模式并非一次尝试就能彻底改变。当话题不经意间转到未来的长远规划时,封文斌放下筷子,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角,状似随意地提起,仿佛只是饭桌上的闲谈:“瑶瑶,我记得你张伯伯家的儿子,张珩,今年也从国外留学回来了,学的金融工程,进了顶尖的投行,听说年薪这个数。”他比划了一个手势,“年轻有为,一表人才。你张伯伯前几天还问起你,你看什么时候有空,年轻人可以认识一下,交流交流……”

来了。封瑶心中默念,像是程序检测到了预设的关键词。前世,类似的话题总是像一根引线,瞬间点燃她内心的烦躁和无助,感觉自己的价值和选择权被完全忽视,仿佛她人生的最优解就是找一个“条件相当”的伴侣。

她也放下了碗筷,用餐巾轻轻按了按嘴角,抬起头,目光平静而认真地看向父亲,打断了他尚未完全展开的提议:“爸,妈。”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力量,仿佛在陈述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结论,“谢谢你们一直为我操心,我知道你们是希望我以后的路能走得顺遂。”

周雅惠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大概是想劝她“先见见也没坏处”,但被封瑶用眼神温和而坚定地制止了。

“不过,”封瑶继续道,语气放缓,带着理解和试图沟通的诚意,“关于感情的事情,我现在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我相信我有能力判断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感情是适合我的,是能让我感到快乐、安心,并且能共同成长的。”她将话题引回他们认可的专业领域,以此增强说服力,“就像这个创新创业项目,从立项到执行,我相信我的判断力和我们团队的能力。这份自信,同样适用于我对自己人生的选择。”

她顿了顿,看到父母脸上露出的怔忪,决定再增加一点信息的透明度,这既是一种坦诚,也是一种更坚定的宣告。她的语气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但那柔软之下是更坚硬的内核:“而且,不瞒你们说,我现在……已经有在认真了解和接触的人了。他是我同学,人很好,对我也很好,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很合拍。所以,真的,不需要再为我介绍其他人了。”

客厅里安静了一瞬,只有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封文斌和周雅惠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明显的惊讶和一丝无措。女儿的态度,不再是过去那种带着刺的抗拒或沉默的阴郁,而是一种成熟的、有理有据的自我主张。她不是在发脾气,而是在陈述事实,在表达她的界限,甚至分享了一部分她的生活。这种变化让他们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

封文斌沉默了几秒,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了敲,最终只是点了点头,重新拿起筷子,声音比刚才低沉了些:“……你自己有数就行。吃饭吧。” 这句话,与其说是完全的认可,不如说是一种暂时的、带着困惑的退让。

没有预想中的激烈冲突,没有委屈的眼泪和摔门而出的冲动,只有一种平静水面下的力量交锋,以及,边界被初步确立的迹象。封瑶知道,这只是第一道防线的建立。

【系统日志:“边界设定-情感自主”协议执行成功。外部压力源(父母催婚倾向)反应强度低于预期。核心系统(封瑶)自信心指标稳定,自我肯定度提升5%。逻辑自洽性强化。】

饭后,封瑶主动帮忙收拾了碗筷,走进厨房和母亲一起洗碗。周雅惠看着她利落的动作,洗洁精的泡沫在她纤细的手指间破碎,忽然感慨地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复杂的情绪:“瑶瑶,你好像……真的有点不一样了。比以前……更稳当了。”

封瑶擦干手上的水珠,转过身,对上母亲有些恍惚的目光,露出一个真诚的、带着释然的微笑:“妈,人总是要长大的。我只是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了。而且,长大了,也更懂得你们的不容易。” 最后一句,是她前世绝不会说出口的话,此刻却自然流淌而出。她看到母亲眼眶微微泛红,迅速低下头去擦拭灶台。

离开家时,封文斌递给她一个装满了自家做的腊肉、酱菜和水果的袋子,语气比平时缓和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点不易察觉的笨拙的关怀:“路上小心。坐地铁注意背包。项目展示……好好讲,别紧张。”

“嗯,我知道,谢谢爸。”封瑶接过沉甸甸的袋子,心里一片宁静,甚至涌起一丝暖流。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改变根深蒂固的家庭互动模式需要时间和反复调试,甚至可能还会有反复。但今天,她成功地运行了“边界协议”,没有崩溃,没有退缩,没有陷入旧有的情绪陷阱,并且似乎还打开了一扇新的、更坦诚的沟通之门。这本身就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

回学校的路上,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勾勒出夜晚的轮廓。封瑶坐在摇晃的地铁车厢里,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光影,内心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她拿出手机,点开那个熟悉的、界面极其简洁甚至有些冷硬的聊天软件——徐卓远的专属频道。

封瑶:【家庭系统初步调试完成。边界协议已部署,运行稳定,暂无异常报警。:)】

消息几乎是在发出后的瞬间就显示了“已读”。

徐卓远:【收到。核心系统状态?】

他看着屏幕,实验室的电脑正全速运行着复杂的算法模拟,密密麻麻的代码如同瀑布般流泻,但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分出了一部分线程优先级来处理这条来自特定端口的信息流。

封瑶看着这句典型的“徐式”关怀——直接、高效、切中核心——嘴角不由自主地弯起一个温柔的弧度。他总是这样,最先关心的是她本身这个“系统”是否安好,情绪是否稳定,逻辑是否在线。

封瑶:【状态良好,甚至有点…如释重负。原来直接、平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坚持边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结果也比预想的要好。谢谢你,阿远。】 没有你潜移默化教给我的逻辑分析、情绪管理和设定界限的勇气,我可能依旧在原地踏步,陷入无尽的内耗和对抗。

徐卓远:【“勇气”与“坚定”属性源于核心系统自身逻辑单元的成长与优化。外部干预(本系统)仅为辅助条件,提供方法论支持与数据参考。】 他严谨地纠正,像是在完成一个逻辑闭环。然后,对话界面顶端“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闪烁了几秒,一条新的信息跳了出来:【但,辅助系统收到致谢。数据反馈显示,调试结果优于初始预期。为你感到…高兴。】

“高兴”这个词从他那里出来,带着一种经过数据确认后的、近乎肯定的意味,剥离了过多感性渲染,却让封瑶的心像是被温热的羽毛轻轻拂过,柔软而熨帖。她能想象出他在实验室里,对着屏幕微微颔首,可能嘴角还有一丝几不可察的上扬的模样。

她正准备回复一个表情包,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打了进来,打断了她的思绪。封瑶犹豫了一下,担心是快递或者社团事务,便接了起来。

“喂,你好?是封瑶学姐吗?”电话那头是一个爽朗又带着点急切的年轻女声,语速很快,充满了活力,“我是林薇,林轩的亲妹妹!我听我哥说你们那个创新创业项目做得超棒,拿奖拿到手软!那个……冒昧打扰,我有个关于数据可视化动态交互的问题,卡了我好几天了,我哥说他这方面半桶水,死活不肯教我,还让我别去烦你……可我 deadline 要到了!能请教你一下吗?就十分钟!拜托拜托!”

封瑶微微一愣。林轩的妹妹?她前世对林轩的家庭了解不多,似乎隐约记得他有个年纪相仿的妹妹,但并无交集,连名字都模糊。此刻这个突然闯入的、充满活力的声音,像是一道新的、未曾预料到的变量,被引入了她正在重新编写的青春程序。林轩那个看起来散漫不羁的家伙,居然还有个这么……有活力的妹妹?

她看了一眼手机上徐卓远的对话框,那句【为你感到高兴】还停留在屏幕中央,然后对着电话那端温和地回应,声音里带着笑意:“你好林薇,不用这么客气。你说说看是什么问题?如果我知道,一定告诉你。” 她对于好学的人,总是多一份耐心。

电话那头的林薇立刻欢呼一声,背景音里似乎还传来她对着旁边(可能是林轩)炫耀的“看吧!学姐人超好!”的声音,然后开始噼里啪啦地描述起她遇到的难题,涉及到某个专业图表库的高级应用。

封瑶一边仔细听着,一边慢慢走向宿舍楼,耳边是林薇活力四射、条理却稍显混乱的描述,手机屏幕上停留着徐卓远那句简洁却有力的讯息。夜空清澈,几颗早亮的星子点缀其间,微凉的晚风吹拂在脸上,与她此刻开阔而宁静的心境莫名契合。

她的世界,正在以前世无法想象的方式,一点点拓宽,变得坚实而充满生机。亲情关系的重新定义与边界建立,与苏雨晴牢固的友情,与徐卓远那份基于逻辑共鸣与无声守护而悄然萌芽的爱情,以及可能到来的、新的、纯粹的联结(比如电话那头的林薇)……所有这些,都在她主动伸出手,选择勇敢面对、理性分析和真诚珍惜之后,如同散落的拼图般,一块块回归它们应有的位置,逐渐勾勒出一幅远比前世绚烂丰富的图景。

而她知道,无论何时回头,那个拥有最强大逻辑内核、始终在进化学习的“外援”系统,都会在那里,与她协同运行,冷静分析,默默支持,共同面对所有未知的挑战与美好的可能。这种感觉,让她脚步轻盈,内心充满了向前探索的力量。

【系统日志:检测到新的社会连接请求(林薇,关联度:通过林轩间接关联)。核心系统(封瑶)处理方式:开放、友善、乐于助人。系统资源分配:正常,未影响主要进程。关联子程序“社交网络拓展”启动,新增“潜在技术交流\/友谊”分支。整体评估:系统健康度持续提升,适应性增强,成长曲线符合预期,且存在上行潜力。情感核心稳定性:强。逻辑处理能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