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星际废土:我的机甲能无限进化 > 第492章 合作!与当地更紧密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2章 合作!与当地更紧密连

陈渊刚把小李送来的图纸收进终端,门外就传来一阵脚步声。这次不是小跑,是稳稳的、有节奏的敲地声,像是谁特意放慢了速度在表明态度。

门被推开,进来的是个穿工装的男人,肩宽背厚,袖口卷到手肘,露出一截带旧伤疤的小臂。他手里拎着个铁皮盒子,往桌上一放,发出“哐”的一声。

“老王让我来的。”男人说,“他说你找我有事。”

陈渊抬头看了他一眼,没起身,但点了点头。“你是c9矿区的?”

“刘志国,以前管井下动力组。”男人站着没动,语气不卑不亢,“老王说你们要布传感器,得有人带路。我干这活三十年,闭着眼都能摸到三号阀。”

陈渊打开终端,调出那张标注废弃管道的图。“这个位置,最近有人下去过吗?”

刘志国凑近看了一眼,眉头皱起来。“这儿早就封了,上面塌过一次,现在全是高压蒸汽管。除非疯了,不然没人会去那儿。”

“但我们发现信号是从这附近传出来的。”陈渊把频段波动图切出来,“敌人可能在用地下管网做隐蔽中继。”

刘志国盯着图看了几秒,忽然笑了。“所以你们打算让技术兵钻地沟?别开玩笑了。那边温度常年六十度以上,走两步就得脱水。而且管道错综复杂,走错一步就是死路。”

陈渊没反驳。“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熟悉地形的人带队。是你,或者别人。”

刘志国沉默了几秒,突然伸手把铁盒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张泛黄的手绘地图,铺在桌面上。“这是我自己画的,每条主干道、每个检修口都标了编号。比你们星舰上的三维建模还准。”

陈渊低头看图,发现连通风口直径和承压等级都写了。

“你这图能共享吗?”他问。

“共享可以。”刘志国直视他,“但有个条件——我们的人也要参与行动。”

“什么意思?”

“别以为我们只是给你们带路的苦力。”刘志国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楚,“这颗星球是我们的家。你们打外星人,我们支持。但不能一边让我们冒死开路,一边把所有情报锁在你们的指挥室里。”

陈渊看着他,没说话。

外面走廊的灯还在闪,忽明忽暗。

过了几秒,陈渊合上终端,站起身。“你说得对。这不是谁指挥谁的问题,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

他走到墙边,打开通讯面板,拨通了一个号码。

“叫林悦来一趟。”他说,“再通知工程组,把所有传感器阵列的参数开放给本地工人代表,让他们一起调试。”

刘志国愣了一下。“你真打算跟我们共享数据?”

“不然呢?”陈渊转头看他,“你们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比我们更了解这片地。我要是只靠星舰那一套,早被人埋了。”

刘志国嘴角动了动,终于坐下。“行,那我也说实话——我知道一条暗道,能绕过塌方区,直通你标的那个位置。但入口在工人宿舍底下,得经过工会批准。”

“你现在就能联系他们?”

“我已经发了消息。”刘志国掏出一个老旧的掌机,“十分钟内答复。”

正说着,门又被推开。

林悦走进来,手里抱着一台数据板,头发扎得乱七八糟,脸上还有点灰。“你找我?听说要开放传感器参数?”

“对。”陈渊指着刘志国,“这位是刘师傅,c9矿区的技术骨干。接下来的监测行动,由他带队,咱们配合。”

林悦看了眼桌上的手绘图,眼睛一亮。“这布局……比我从卫星图推的还细啊。”

“卫星图看不到地下六米的裂层。”刘志国淡淡地说,“你们天上看得清星星,可踩在地上的,是我们。”

林悦笑了。“那正好,我这传感器缺个实地校准方案。您这图要是真靠谱,咱俩今晚就能把阵列架好。”

两人当场开始核对点位。

陈渊退后一步,靠在墙边看着。

十分钟后,刘志国收到回复,工会同意开放通道。

“入口晚上八点开启,只能进五个人。”他说,“我和三个老工人,加上你们一个技术员。”

“我去。”林悦抬头,“我对设备最熟。”

陈渊摇头。“你昨天熬了一夜,今天不能再下井。”

“那你让谁去?”

“我。”陈渊说,“我也该亲自看看,敌人到底藏在哪条缝里。”

刘志国盯着他看了几秒。“你一个指挥官,亲自钻地沟?”

“指挥官也是人。”陈渊笑了笑,“而且我不放心别人替我去看。”

林悦还想说什么,被他抬手拦住。“就这么定了。你们继续调设备,我去换装备。”

他转身往外走,刚到门口,刘志国在后面喊了一声。

“陈队长。”

陈渊停下。

“刚才我说的话,不是针对你。”刘志国语气缓了些,“之前来过的几支舰队,都把我们当土着。你们……有点不一样。”

陈渊回头看了他一眼。“因为我们知道,没人能在别人的地盘上打赢一场战争。”

说完,他推门出去。

半小时后,联合会议在基地二号厅召开。

除了舰队几位将领,还来了六个当地人,都是各矿区和工厂推选的代表。刘志国坐在中间,旁边是工会主席,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嗓门大,说话直接。

会议一开始,陈渊就把所有已知情报摊了出去。

星图、信号记录、信标推测、敌方意图,全都投影在墙上。

“我们之前隐瞒了一些信息。”他开门见山,“因为怕引起恐慌。但现在情况变了,单靠军队守不住这条防线。我们必须合作。”

工会主席听完,直接问:“你们要我们做什么?”

“第一,开放所有地下管网和能源节点的通行权限,让我们部署监测设备。”

“第二,组织本地技术工人加入干扰装置的改装工作。”

“第三,一旦发现敌方指挥信号源,由双方组成联合突袭队,同步行动。”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一个戴安全帽的中年男人开口:“如果我们帮你们,事后舰队撤了,谁保证资源分配还是按新规矩来?”

陈渊说:“我可以签协议。”

“纸面东西没用。”那人摇头,“我们要的是机制。比如,成立联合调度组,重大决策必须双签字。”

陈渊想了想,点头。“可以。指挥系统加一个本地权限端口,关键指令需双方确认。”

林悦在旁边快速记录。

又有人提:“训练呢?我们的人也得学会操作你们的设备,不能每次都要等你们派人。”

“从明天开始,开设联合培训课。”陈渊说,“机甲基础操控、信号识别、应急维修,全教。”

刘志国忽然举手。“还有一个事——食物配给。最近供应紧张,工人家里已经开始减餐了。”

陈渊沉默了一瞬。“后勤仓库还有两百箱压缩粮,原本是战备储备。现在起,一半划归本地居民配额。”

全场安静。

工会主席深深看了他一眼。“行。我们答应合作。”

当天下午,临时作战协作协议签署。

指挥联动机制确立,双方各派代表入驻对方指挥节点。

晚上七点,陈渊穿上轻型防护服,背上检测仪,跟着刘志国一行人走向工人宿舍。

入口在洗衣房后面的地板下,掀开铁板,露出一道向下的金属梯。

热风扑面而来。

刘志国回头看了他一眼。“准备好了?”

陈渊点点头,握紧了梯子扶手。

第一级台阶踩下去,脚下传来轻微的震动。

像是某种机器在远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