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三国穿越,兴复汉室 > 第389章 夷陵设伏败魏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寒风卷着长江的水汽,刮在人脸上像刀割一样。赵云率领三万大军抵达夷陵时,江岸边的芦苇早已枯黄,成片的芦苇荡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正好成了设伏的绝佳地点。他站在高处,指着江面对副将陈到道:“魏延军从荆州南部撤退,必然会走长江水路,咱们在芦苇荡里藏五千弩手,再派两千人伪装成流民,在岸边搭建临时棚屋,引诱他们靠岸补给。”

陈到躬身领命,立刻下去布置。士兵们连夜在芦苇荡里挖出掩体,弩手们每人配备三把强弩、五十支箭,潜伏在芦苇丛中,连呼吸都尽量放轻;伪装流民的士兵则穿上破旧的布衣,在岸边升起炊烟,摆出晾晒渔网、修补船只的样子,营造出“此处无人设防”的假象。

三日后正午,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魏延军的船队——二十艘粮船在前,五十艘战船在后,船上的士兵们个个面带疲惫,甲胄上还沾着泥土和血迹。魏延站在主舰的甲板上,眉头紧锁,他看着岸边的棚屋,对身边的李堪道:“此处是否有埋伏?为何会有流民在此聚居?”

李堪心中一动,却故意装作镇定:“将军多虑了,夷陵本就是流民聚集之地,他们不过是想靠岸取水、补充粮食。咱们的粮草已不足三日,若不补给,恐怕撑不到剑阁。”他早已暗中派人通知赵云,约定以“炊烟三起”为信号,发动突袭。

魏延犹豫片刻,最终还是下令靠岸。战船刚抛下锚,岸边的棚屋里突然升起三股浓烟——信号已发!芦苇荡里的弩手们瞬间起身,强弩齐发,箭雨像密雨般射向船队,粮船上的士兵们毫无防备,纷纷中箭落水,粮食也随着船只的倾斜落入江中。

“有埋伏!迎战!”魏延怒吼一声,拔剑指挥战船反击。可战船刚要起航,江底突然升起数根铁链,将战船的船底缠住,船只动弹不得。赵云率领主力从芦苇荡后方冲出,士兵们手持长枪,登上战船,与魏延军展开激战。

李堪在混乱中故意下令“弃船撤退”,导致右翼的战船失去指挥,士兵们纷纷跳船逃生,被江水卷走。魏延看着溃败的军队,气得双目赤红,亲自率军反击,却被赵云拦住。两人大战五十回合,魏延因连日奔波,体力不支,渐渐落入下风,只能虚晃一招,率残部弃船登陆,向剑阁方向逃窜。

此役,魏延军损失战船三十艘、粮草殆尽,兵力折损三万余人,仅剩四万残兵。赵云率军追击至夷陵山口,见魏延军已逃远,才下令停止追击。他看着江面漂浮的粮草和尸体,对陈到道:“魏延虽败,却仍有四万残兵,且剑阁地势险要,咱们若贸然追击,恐会吃亏。先派人将战况禀报主公,再做打算。”

此时的剑阁,魏延正率军加固防御。他将残兵分为三队:一队守剑阁关隘,一队修复城墙,一队在关外挖掘壕沟,同时派使者前往成都,催促李堪尽快运送粮草和兵器。可他不知道,李堪早已暗中联络益州士族,故意拖延粮草运输,还将剑阁的防御部署偷偷送给了刘备。

刘备在江陵接到赵云的捷报,大喜过望,当即召来高顺:“子全,你率两万军从陆路出发,支援赵云,务必在魏延加固好剑阁前,对其形成夹击之势;朕则率一万亲卫,前往荆州南部安抚百姓,确保粮道畅通。”

高顺领命出发,一路疾驰,十日便抵达夷陵与赵云汇合。两军汇合后,兵力增至五万,开始向剑阁进发。抵达剑阁关下时,高顺看着高耸的城墙,对赵云道:“剑阁关隘险峻,硬攻伤亡太大,不如派细作混入城内,联络不满魏延的士族,里应外合。”

赵云点头,当即派细作伪装成流民,混入剑阁城内。细作们很快与城内的士族取得联系,士族们承诺,只要刘备军攻城,便打开城门,接应大军入城。

剑阁城内,魏延正焦急地等待粮草,却接到士兵禀报:“将军,城内的士族们聚集在一起,似乎在密谋什么,而且李太守的粮草至今未到!”魏延心中一沉,隐约察觉到不对劲,可此时刘备军已开始攻城,他只能暂时放下疑虑,率军登上城墙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