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征途与山河 > 第217章 以心为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孟晚晴笑容不变,继续追问:

“据我所知,空降兵的伤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作为排长,你如何保证在实战中,你的士兵不会因为恐惧而贻误战机,甚至……拖累战友?”

这番话已带上明显的攻击性,木兰排的女兵们脸上纷纷浮现怒色。

苏婉宁眼神锐利了几分,声音却依旧冷静:

“恐惧是人本能,与性别无关。克服恐惧,靠的是千锤百炼的训练和融入血脉的责任感。”

“我的每一名战士,都经历过严格到近乎残酷的训练。她们流过的汗、受过的伤,都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成为战友最可靠的依靠,而不是任何人的累赘。”

她微微抬高声调,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相信我的兵,就像她们相信我。这份信任,就是我们在枪林弹雨中也能毫不犹豫跃出机舱的底气!”

“说得好!”

记者团中一位资深军事记者忍不住低声赞叹。

孟晚晴显然不打算就此罢休,她调整了一下站姿,继续抛出更尖锐的问题:

“苏排长,我注意到在刚才的训练中,女兵们的负重比男兵标准低了15%。这是否印证了女性在军事领域确实存在生理局限?”

苏婉宁淡然一笑:

“孟记者,训练标准因人而异、因任务而异,这正是科学练兵的表现。现代战争不是蛮力的比拼,而是智慧与技术的较量。木兰排的优势在于精准执行和协同作战,这一点在历次实跳数据中已经得到充分验证。”

这时,另一位记者接过话题:

“苏排长,我们了解到您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以您的学历背景,完全可以在科研领域大展拳脚。请问您为什么选择来当一名普通士兵?”

苏婉宁的目光变得深远,声音温润而坚定:

“《论语》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读书求学,从来不是为了远离责任与苦难,而是为了积蓄力量,更好地承担使命。”

她环视这片洒满汗水的训练场,继续说道:

“在这里,我学到的不仅是军事技能,更是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知识若不能用于报效祖国,便失去了最根本的价值。”

记者团团长古月听得微微颔首,眼中已浮现出毫不掩饰的赞赏。

站在人群后的孟时序不自觉地握紧了背在身后的手。他注视着台上那位将圣贤之言与从军之志完美融合的女子,望着她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胸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感动。

这一刻,他清楚地意识到——眼前这位既饱读诗书又心怀家国的苏婉宁,远比他想象中更加耀眼。

此时,又一位记者提出了一个更为私人的问题:

“苏排长,您和木兰排的女兵们都正值青春年华。选择参军,你们是否考虑过个人感情问题?毕竟在传统观念里,女孩子终究还是要回归家庭、相夫教子……”

这个问题让现场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不少人都露出关切的神情。

苏婉宁却展露出明朗的笑容,笑容中带着不容动摇的坚定:

“主席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很幸运,生活在一个让女性能够勇敢追梦的新时代。而我的梦想,就是亲眼见证并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她的声音渐渐高昂,目光如炬,扫过全场:

“如果一定要在个人幸福与祖国需要之间做出选择,我甘愿舍小我,成全大我。因为——”

她稍作停顿,随后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地说道:

“国之不存,家将焉附?”

这八个字如惊雷炸响,在会场内久久回荡。

古月团长忍不住抬手,悄悄拭去眼角的湿润。整个记者团都被这番赤诚的告白深深震撼,短暂的寂静之后,现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掌声。

掌声如潮声中,孟时序凝视着台上的身影。想起她深夜在操场奔跑时倔强的背影,想起她写检讨时微抿的唇角,更想起她方才说出“国之不存,家将焉附”时眼中的赤诚。

这个女子——

既有书生报国的浩然之气,又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铮铮铁骨;

既能在训练场上雷厉风行,又能在镁光灯下从容不迫。

他忽然觉得,之前那些刻意的疏远、那些带着小脾气的“严格执行”,此刻都化作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可爱。

一个念头,如月光破开云雾,无比清晰地照进他的心底。

原来,并非天上的月亮遥不可及。

而是站在地上的自己,还不足够强大,未能成为那片能与她并肩而立、交相辉映的天光。

他需要成为的,从来不是追逐月亮的凡人, 而是那颗能与她彼此照耀的星辰。

这一刻,“苏婉宁”这三个字,带着前所未有的清晰与笃定,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她不再只是蓦然回首时的心动, 不再是车内凝望时的意乱情迷,不再是那个故意放他“鸽子”的顽皮身影;

也不再是需要他“纠正”的下属,不再是他心中那个令人“懊恼”的刺头。

她是一个真正走进他视野、让他由衷钦佩并被深深吸引的——

完整的她。

孟晚晴望着在聚光灯下从容自若、光芒四射的苏婉宁,脸色微沉,利落地合上采访本,决心祭出最后的“杀招”。

“听说木兰排自创了一套‘木兰拳’。”

她脸上重新堆起职业化的微笑,语气却带着不加掩饰的挑衅。

“今天正好有机会,不如让我们都开开眼界?”

不等旁人回应,她便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正巧,我带来的警卫员小王是特种部队退役,对格斗也颇有心得。不如请他和贵排的战士切磋交流一下,也好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这套拳法的……实战价值。”

又是这一套!

站在一旁的孟时序脸色骤然阴沉,眸中已有怒意凝聚。他正要迈步上前制止这荒唐的提议,苏婉宁却已抢先一步,声音清越如泉:

“可以。”

她利落转身,目光扫过全排,最终定格在一个身影上:

“阿兰,出列!”

“是!”

阿兰应声出列,眼神灼亮,毫无惧色。

孟晚晴嘴角掠过一丝得逞的笑意,朝身后那名魁梧的男兵微微点头。

切磋在训练场中央圈出的空地上展开。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对比悬殊的两人身上。

小王毫无轻敌之意,甫一出手便攻势凌厉,拳风呼啸。

阿兰则依旧采取游斗策略,身形灵动如狐,将木兰拳的快、准、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专攻对方关节与软肋。

场面一度陷入胶着。

小王力量占据上风,但阿兰的速度与刁钻角度让他难以招架。

孟晚晴的脸色逐渐阴沉,她未曾料到,这名看似瘦弱的女兵竟如此难缠。

突然,小王卖了个破绽,诱使阿兰近身,随即一记重拳直冲她面门!

这一拳既快且狠,若是击中,后果不堪设想。

“阿兰!”

女兵们失声惊呼。

电光石火间,阿兰不闪不避,身形猛然下潜,一记迅疾的扫堂腿直攻对方下盘。同时借前冲之势,肩部狠狠撞向对方胸膛!

“砰!”

两声闷响几乎同时炸开。

小王被这悍不畏死的打法撞得连退数步,阿兰也被拳风擦过脸颊,留下一道血痕。

但她稳稳站住了!

就在对方失衡的刹那,她的手刀已如闪电般抵至对方喉结前!

全场寂静。

阿兰随手抹去颊边血迹,那双眼睛却亮得灼人:

“承让。”

小王看着她,眼神复杂,最终深吸一口气,敬礼:

“佩服!心服口服!”

“好!”

古月团长第一个喝彩出声,用力鼓起掌来。紧接着,整个记者团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精彩!太精彩了!有血性!这才是咱们中国女兵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