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 > 第197章 “看,它在呼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7章 “看,它在呼吸!”

“火种燎原”计划指挥中心,数字生命项目组的专属区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与紧张的静谧,只有服务器群组低沉的嗡鸣作为背景音。秦岚和她的核心团队成员,以及被邀请来的林小一、埃隆·陈等人,都屏息凝神地注视着中央那块巨大的可视化屏幕。

屏幕上,不再是复杂的分子结构图或代谢通路动画,而是一片深邃的、仿佛宇宙星云般的背景。在这片背景中,漂浮着无数个微小的、闪烁着不同颜色和亮度的光点。这就是他们基于林小一提出的新思路,构建的“数字原生汤”——一个放弃了精确还原、转而设定简单相互作用规则,并引入随机突变和演化压力的模拟环境。

项目已经运行了整整三个月。期间,大部分时间屏幕上都是一片混沌,光点无序地碰撞、湮灭、或者形成一些短暂而无意义的聚合体,然后迅速解体。用秦岚的话说,就像观察一锅“分子级别的垃圾堆”。

但就在几天前,监测算法捕捉到了一个异常信号。在模拟环境的某个能量梯度适宜的角落,一小簇光点开始表现出一种持续且微弱的协同振荡。它们不再随机运动,而是以一种独特的频率同步闪烁着,仿佛在传递某种信息。

这个信号极其微弱,转瞬即逝,在庞大的噪声背景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秦岚团队没有放过这个蛛丝马迹,他们锁定了这个区域,调整了参数,加大了计算资源的投入,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个可能的“火种”。

此刻,就是验证的时刻。经过参数优化和更长时间的演化,那片区域的光点数量增加了数十倍,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模糊的、不断变化的类球状结构。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个结构整体,正在以一种缓慢而稳定的节奏,同步地明暗变化着。

亮度增强……维持……减弱……几乎归于黑暗……然后再次增强……

周而复始,如同心跳。

“能量流分析显示,它在主动从环境中摄取低熵能量,维持自身结构,并排出‘代谢废物’……”一个研究员盯着旁边的数据流,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结构稳定性远超随机聚合体,抗扰动能力提升了三个数量级……”

“看它的内部!竟然有……有简单的信息传递模式!不是随机的!”

数据在不断刷新,印证着眼前这不可思议的景象。

秦岚死死地盯着那如同呼吸般明灭的“光团”,双手紧紧攥着,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巨大的震撼和喜悦冲击着她的神经。

终于,她猛地转过身,看向林小一,眼眶瞬间红了,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哭泣的狂喜和难以置信,指着屏幕,几乎是喊了出来:

“看,它在呼吸!”

这声呼喊,像一道惊雷,在指挥中心炸响!

“呼吸吗……”埃隆·陈喃喃自语,这位见惯了物理世界奇迹的科学家,此刻也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震撼。他看到的不是一个设计出来的程序,而是一个在简单规则下,自行演化出的、表现出基础生命特征的复杂系统!这已经触及了生命起源的奥秘!

林小一静静地看着屏幕上那律动的光团,内心深处也掀起了滔天巨浪。他提出思路时,更多是基于一种理论上的推演和直觉,他也无法百分百确定这条路径一定能成功。此刻,亲眼见证一个数字世界中的“原生生命”雏形,在呼吸,在代谢,在试图维持自身的存在,这种冲击力是前所未有的。

这不仅仅是技术突破,这是哲学和认知上的颠覆!

“记录所有数据!每一个比特都不能漏掉!”秦岚终于从巨大的情绪波动中缓过神来,声音沙哑却无比亢奋地指挥着团队,“分析它的‘呼吸’节律与能量摄取的关系!研究它内部的信息传递模式!快!”

整个数字生命项目组像上了发条一样疯狂运转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和专注。

林小一走到秦岚身边,轻声问:“能确定它的‘意图’吗?或者说,它有‘意识’吗?”

秦岚摇了摇头,目光依旧没有离开屏幕:“现在还远远谈不上。它更像是一个自组织的、远离平衡态的热力学系统,表现出了一些生命的基础特征。但是,‘呼吸’是维持,是存在的基础。从维持到感知,到应激,再到更复杂的意识……这之间还有无比漫长的路要走。但至少……我们看到了起点!我们证明了这条路径是可行的!”

她的声音充满了力量。这个微小的、呼吸着的“光团”,就像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夜,深海热液喷口附近那些最初聚合起来的有机分子,渺小,却蕴含着改变整个星球命运的无限可能。

“很好。”林小一点点头,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观察,继续演化。不要干预,除非它面临毁灭。我们要看看,它最终能‘长’成什么样子。”

他离开数字生命区域时,回头又看了一眼那屏幕。那律动的光芒,仿佛真的拥有了某种微弱的存在感。这不是他们创造的生命,而是他们提供了环境,由底层规则自然演化出的奇迹。

“它在呼吸……”

这句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回荡在“火种”计划的核心圈层,激励着每一个在未知领域探索的人。数字生命项目的初步成功,像一盏灯塔,照亮了“答案不在图纸上”这条哲学路径的可行性,也为其他项目组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火种”,已经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