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音未落,岳飞已厉声打断。

“战争岂同儿戏!秦与我朝仍是敌国,你竟说出这般话,莫非忘了军魂所在?!”

他目光如刃,直视韩世忠:“秦国也好,秦太子扶苏也罢,皆为值得尊敬的对手。唯有全力相搏,正面对决,才是对他们的真正敬意。”

“若心存侥幸,故意放水,那便是背叛将士之血,羞辱整个军伍!”

他感激扶苏昔日的休战与借道之义。

但在两国交兵的战场上,他绝不会因此动摇半分。

因为战争,容不得温情。

韩世忠沉默良久,终是缓缓低头,轻声应诺。

另一边,扶苏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集结主力,对应州展开全面围攻。

原本驻扎在雁门关外的秦唐联军,已被他调走大半,不再滞留关前对峙。

要攻破雁门关,强取硬打几乎毫无胜算。

与其耗费兵力在此处胶着,不如转而集中力量向应州腹地推进,逐步夺取城池。

扶苏虽将三十万唐国军队调离关前,却独留白起镇守关外。

此举并非偶然。

其一,唐军若久驻不战,形同虚设,徒耗粮草;其二,白起一人足可震慑敌军。

他立于边关,便是无形的长城。

宋军不敢轻举妄动,只因知晓那白袍老将仍在阵前。换作他人,哪怕千军万马压境,也难有这般威势。

扶苏心中清楚,让白起留下,远比让他冲锋陷阵更为有效。

况且,这位一生征战的老将,早已两鬓染霜。纵然精神矍铄,终究年岁不轻。

扶苏不愿再让这位为大秦披甲半生的功臣奔波于烽火之间。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如今执剑前行的,该是年轻一辈了。

待唐军绕过雁门,深入燕云十六州,扶苏随即下令:蒙恬与侯君集各率五万精兵,奔赴应州道,务必将敌军粮路切断。

……

应州道,乃应州命脉所在。

自云州粮仓失守后,晋阳所需粮秣皆由此道转运而来。

晋阳,应州之心。

三面环山,地势险要,北接塞外,南控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它如脊梁般贯穿山河,扼守四方要道,掌控此地,便握住了应州的咽喉。

扶苏所图甚远。

只要粮道一断,他便会立即发兵封锁应州军退路,继而合围晋阳。

到那时,岳飞唯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亲率援军前来决战,要么眼见重镇沦陷,束手无策。

当侯君集得知这一部署,内心不禁赞叹扶苏之谋略深远。

他依令而行,与蒙恬一同潜入应州道两侧山林,十万大军隐匿于密林沟壑之中,静候宋军运粮队伍出现。

侯君集手持单筒望远镜,凝视远方尘土。

此物出自扶苏之手,借予前线将领观敌察势。

身旁一名副将身披铠甲,语气愤懑:“将军,那秦太子实在太过倨傲。”

“白起武安君号令于您,尚说得过去,毕竟是统帅三军的老将,威名赫赫;可那扶苏不过弱冠之龄,竟也将您差遣至此,连劫粮这等琐事都要您亲临督战,岂非轻慢?”

话语中满是不甘。

在唐军之中,侯君集位高权重,如今归附秦营,却被置于他人麾下调度,其部属自然心有不服。

侯君集缓缓收下望远镜,目光冷峻地扫了副将一眼:“这话只可在帐中私语,不可在外张扬。”

“大战将至,若因此引发秦唐嫌隙,你我皆难辞其咎。”

指责扶苏,无异于触怒整个秦军阵营。

“末将不敢!”

副将急忙低头,语气中带着惶恐。

侯君集轻叹一声,目光深远:“那位秦太子智谋超群,用兵如神;连白起那样的名将都甘愿听其调遣,我又岂敢自视过高?”

“只要能尽快平定燕云十六州的战事,其余皆可忽略。”

他本就无意争执。此番唐国出兵,只为在战局中分得一份利益。胜负之外,其他皆不重要。

况且,他也想亲眼看看,那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扶苏,是否真有扭转乾坤之能。

话音未落,远处马蹄声疾。

蒙恬策马飞驰而至,尘土飞扬。

“侯将军,斥候已确认宋军粮队动向,一切依计行事。”

他勒马停步,声音沉稳。

此次行动由秦、唐两军各出五万兵力,分左右夹击,务求一击致命。

“蒙将军尽管放心。”

侯君集肃然回应。

待蒙恬离去,他立即传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

约莫半个时辰后,应州道尽头,一条蜿蜒长龙缓缓行进——正是宋军的运粮队伍。

………

侯君集立于高坡,目光如刀。

自唐军参战以来,始终未曾建功,长期驻守雁门关外,形同旁观。

虽保存了兵力,却也招来诸多议论。

秦军上下皆觉不解:堂堂大唐,国力雄厚,临战却无所作为,令人侧目。

他表面不动声色,内心早已难安。

此次扶苏将截粮重任交予他手,他二话不说便接下。

“这一次,定要让秦人见识我大唐将士的锋芒!”

他在心中立誓。

眼见宋军粮队进入伏击圈,侯君集不再犹豫,猛然挥下令旗:“杀——!!”

随即纵马冲锋!

“杀——!!”

山林间爆发出惊天怒吼,数万唐军如潮水般涌出,直扑粮队!

然而,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面对来袭之敌,四万护粮宋军竟毫无战意,纷纷弃粮奔逃,毫无组织,毫无抵抗!

“这……怎么回事?!”

侯君集瞠目结舌,几乎不敢相信眼前所见。

前方埋伏的蒙恬同样震惊。

原计划是驱敌入瓮,如今敌人竟自己溃散,根本不战而逃!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一座隐蔽山丘上,一支宋军静默潜伏,已在此守候十日有余。

为首的将领冷眼俯瞰战场,嘴角微扬。

“岳将军果然神机妙算。”

身旁副将低声感叹,眼中满是敬服。

高宠立于阵前,冷哼一声,目光如炬。

他缓缓扣上头盔,大手一挥,抄起那柄令人胆寒的斩马刀,刀锋映着日光,寒气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