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 第191章 何止英主?我大明未来的圣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1章 何止英主?我大明未来的圣君!!

“咕嘟咕嘟……”

白雾翻腾,蒸汽从装置中不断冒出,直冲云霄,划出一道朦胧的轨迹。

眼前这辆“木车”——

准确地说,是装在木架上的奇异构造,静静伫立,却仿佛蕴藏着撼动天地的力量。

轨道模型刚搭起来,连完整都谈不上,只能算是个大致形状。

最先闯入众人视线的,就是一段粗略铺设的铁轨。

看起来就像是车轮碾过的痕迹。

但紧接着,人们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轨道之上。

只见几节简陋的“木箱”连在一起,组成了车厢。

在前头一个喷着白雾的装置带动下。

这些车厢沿着轨道缓缓前行。

一圈又一圈,仿佛永不停歇。

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没人能立刻接受眼前的景象!

没有牛马牵引!

也没有人力推动。

什么外力都没有。

可它却稳稳地滑行着。

“这怎么可能!”

终于有人喊出了声。

“真的自己在动……”

“不是书里说的木牛流马。”

“它真的能跑起来。”

最初的震撼过去后。

有人开始质疑。

“这也太小了吧,跟玩具差不多。”

“这种东西有什么用?”

“皇上说这能带人半天到南京?”

“三两天就去西域、北平?”

“这东西我一脚都能踩烂。”

就在议论纷纷之时,人群中走出一位懂行的人,大声反驳。

“你们不懂就别瞎说。”

“你们只看到它现在小。”

“可如果……”

“如果它变大呢?”

说话之人是个木匠,身上还沾着木屑。

他激动地挥舞着手臂。

“如果它比人还高两倍、三倍!”

“如果它比这个广场还长!”

“大明的将士坐在里面。”

“大明的路上铺满轨道。”

“那是不是一切都变了?”

“是不是?”

“谁想出这等奇思妙想?”

“虽然样子粗糙,但关键在动力。”

“这么大个东西,动力从哪来?”

“没有外力,怎么动?”

“一定是车头!没错,是车头提供的动力!”

这人越说越激动,竟直接穿过人群。

凑近轨道,眼睛死死盯着那个喷着蒸汽的装置。

像是在研究,又像是在朝圣。

周围的人被他一语点醒。

恍然大悟。

不再轻视这东西。

开始认真地打量起来。

朱标、朱棣等人,站在老爷子身旁。

也都紧盯着下方。

眼神中透出思索、震惊。

“这东西……竟这么快就被造出来了?”

“父皇……”

“你骗我,骗得太深。”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当他们发出赞叹之声时,一旁的各国使节早已掩饰不住内心的震惊。

他们脸上,浮现出了难以言喻的惊惧。

“这……”

“这东西……”

“这东西……”

老皇帝不等他们说完,便直接开口:

“此物,也是我大孙献给大明的。”

“正如你们所见,这些器物若换上材料,放大十倍、甚至二十倍……”

“大明的未来!”

“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老皇帝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他根本不在意这些技术被周边各国窥探。

原因很简单。

就连大明最顶尖的工匠,为了做出这个“模型”,都耗费了无数精力。

这个模型的成功,不是光靠看就能复制的。

仅是基础材料的升级,这些附属小国,包括帖木儿汗国,都做不到!

“这也是大明……”

“在几年后要重点发展的核心技术!”

“之前……”

“有人不是说,我口中的‘三代英主’,只是为了压制‘五帝同堂’的说法吗?”

这一瞬间,老皇帝终于回到了主题。

他扫视着台下的百姓,然后将目光落在各国使节身上。

“咱这位皇长孙……”

“还未正式现身,就已为大明带来如此多的奇技利器!”

“诸位……”

“你们说,他是不是我大明的第三位英主?”

“我看谁还敢质疑我的大孙?”

此时,老皇帝目光如炬,扫视四周……

而就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没察觉到,一个身穿青衣的年轻人,已悄然站在人群中。

他望着台上意气风发的老皇帝,嘴角微微上扬。

“这缩小版的铁轨,看来大明的工匠比预想中更聪明。”

正思索间,朱雄英忽然身体一顿。

只听……

台下无数百姓齐声高呼——

“大明皇长孙……何止英主?”

“简直是圣君!”

“我大明未来的……圣君!!”

刹那间……

天地仿佛都在震动!

“圣君!”

“圣君!”

此刻,老皇帝看着台下群情激奋的百姓与臣子,也不禁心潮澎湃。

这一切……

都是我大孙为大明带来的奇迹。

既然他即将现身,那就要让所有人知道,我这位大孙到底做了什么。

每一样东西,都是利国利民的贡献,更是为大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一想到这里,老皇帝的心,又变得急切起来。

他急忙朝四周张望。

但……

并没有发现大孙的踪迹。

他并不慌张。

大孙说过会来,就一定会来。

我为他筹备了如此隆重的仪式,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明的皇长孙还活着。

他没有在洪武十五年就早早离世!

一想到这里,那个当年的小孩,如今已长大成人。

老爷子脑海中又浮现出昨夜的梦境,整整十年,什么都没有。

整整十年,就这样错过了大孙成长的岁月?

不过……

只要能回来,一切都还有机会弥补。

到那时……

我!

皇后!

太子、次子、三子……

还有咱的大孙,允熥……一家人……

虽不能说是完整无缺,但至少,都聚齐了。

到那时……今年的年夜饭,一家人坐在一起。

一时之间,老爷子想了很多,甚至想到了半年后的团圆饭。

而在老爷子的身后,朱标已经激动得难以平静。

他望着眼前一件件陈列出来的宝物,这些都是我那个大儿子带来的?

洪武十五年,是他人生中最难熬的一年。

不仅失去了儿子,母亲也随他而去。

但十年过去,母亲回来了,连儿子也即将归来。

此刻,朱标不由自主地望向南方。

允熥,你知道吗?你大哥或许今天就要出现了。

他又抬头看向天空,那个在他记忆中始终年轻的常氏。

这些年来,他曾因常氏在生朱允熥时难产去世,而对允熥心存芥蒂,不愿亲近。

但对那个长子,他却寄予了全部的期望。

可十年前,雄英突然病逝后,他才觉得,自己最亏欠的,就是她。

若不是那时东宫不能无主,父皇也不会将吕氏立为太子妃!

一念起,思绪便如决堤的河水,再也无法收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