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 第260章 将来便是我燕王府子孙世代镇守的基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0章 将来便是我燕王府子孙世代镇守的基业!

京师震动。

圣旨自宫城传出,百官愕然,仿佛尚在梦中。

可细细回想,北疆急报频传,烽火连月不绝;太祖早前调兵遣将,粮草器械早已屯集如山。

种种迹象,早有端倪。

只是——

“竟来得如此迅猛?”

“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出声阻拦?”

齐泰府邸深处,朱允炊携柳泷玉缓步而入。

此女近日与他形影不离,情意渐深。起初齐泰严词劝诫,生怕惹怒太祖与太子,招致祸患。

但朱允炊执意不改,齐泰只得沉默。

如今局势陡变。

中枢下令征伐,户部、兵部昼夜调度,军资滚滚向北输送。

令朱允炊不解的是,往常每逢战事,总有文臣跳出演算利害,要求廷议定策。

这一次,却诡异至极。

自昨日午后消息放出,满朝缄默如哑。

直至今日早朝,群臣齐声附和,主战之音响彻大殿。

更令人震惊的是——

此时高丽内乱不止,燕王已露锋芒,大军压境,意图吞并。

大明竟要两线出兵?

“祖父真的这般信任四叔?”齐泰低声,眉宇紧锁。

“是啊。”朱允炊轻叹,“他对燕王,实在太过倚重。”

“真正根源,其实在那些耐寒稻种,还有那位……皇长孙所献的‘辽东千里沃土’之策。”

“正是此策,让老爷子下定决心,一战定北疆,彻底掌控辽东之地。”

“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至于边界推至何处,全凭燕王决断。”

“而朝廷在北方的兵力部署,与往年相比,并未大幅增调。”

“唯一不同,便是那支由皇爷亲手筹建的神威军——确切地说,是已北上归燕王节制的北平卫。”

如今朝野皆知。

当年太祖下令,由五军都督府协同军器监,秘密组建神威军。

首支成建之卫,即为北平卫。

但这支军队装备何等火器,战力几何,无人知晓。

所有档案皆列“隐秘”,朝臣仅闻其名,不得窥其详。

唯有太子与太祖亲览全卷。

“北平卫……”

朱允炊喃喃,目光微凝。

“祖父竟敢将如此利器,尽数交予四叔手中?”

他心中清楚。

那夜梦境中的血色残图,还有小院书房暗格里翻出的零星册页——早已暗示这支军队,非同寻常。

大明军器监究竟藏有何等“火器”,众人皆心生好奇。

朝中无人知晓的秘密,却被老爷子悄然送往北境,且全力支持。

这般举动,令朱允炊心头压抑难平。

这些时日,祖父与父亲对他不闻不问,纵使他在京中公然召集文会,也未曾有人召见过问。

可对那位四叔——

对那个曾在梦中起兵反叛的燕王,竟如此倚重!

内心的落差如烈火灼烧。

朱允炊几乎失控。

“殿下!”柳泷玉轻声启唇。

“妾曾听闻,当年燕王离京前,皇爷携他与晋王、太子一同前往拼音之乡……或许,其中另有缘由。”

“拼音之乡?”朱允坟并非初次听闻此地名。

却本能地排斥。

只因那地方,总与“那位大哥”牵连不清。

“你是说,皇爷爷信任四叔,是因那次拼音之乡之行?”

“或许如此。”柳泷玉低语,“殿下何不去查一查?”

“不错!”朱允炊目光一凛,“我该亲自走一趟。”

“难道皇爷爷就不怕,四叔会颠覆大明江山?”

他紧握双拳,心中翻涌着苦涩与不甘。

这段时间以来——

朱允通悄然现身,朱雄英神出鬼没,连常氏也重现生机。

一切仿佛在将他推入绝境。

他好不容易在京中积蓄声望,意图重振旗鼓。

偏偏此时,皇爷爷又将重器托付四叔。

“砰!”

一拳砸下,桌角崩裂。

皇爷爷当真看不出四叔的野心?梦中那一幕历历在目——四叔之危,可是远超所有人!

拼音之乡……

莫非真是关键所在?

朱允坟起身,眼神决然。

无论真相如何,他必须亲赴其地。

他要弄明白——

究竟是什么,让皇爷爷对四叔如此信赖?

“你随我同行。”

他望向柳泷玉,女子默默颔首。

......

同一时刻。

北境大地,寒风如刀。

与京城暗流不同,此处沉寂如常。

自蓝玉大败北元,导致其内乱之后,漠北铁骑便极少南侵。

如今。

燕王朱棣立于城楼之上,听取军报。

他仿佛能感知,十余里外的草原深处,新任大汗也速迭儿正于帐中凝视此地。

“送往金陵的密信,父皇应已览阅。”

朱棣低声自语。

身旁,姚广孝静立,副将张玉拱手待命。

“王爷,十余日前便得报也速迭儿南下,可至今按兵不动,反而扎营设寨,仿我军行事……其所图为何?”

“你觉得这很出人意料?”朱棣嘴角微扬,笑意冷峻。

“不过是等着高丽那边分出胜负罢了。他们想用这招牵制我,让我动弹不得。”

道理并不难懂。

高丽战局僵持不下,这些日子明军的动向早已显露意图——目标正是高丽。

而也速迭儿也看准时机。

不远不近地吊在侧翼,像一条盘伏的蛇,随时准备扑咬。

你若撤兵南归,他便长驱直入。

你若按兵不动,他便继续耗着。

倘若大明真要强攻,他转身就走,不留踪迹。

草原上的游骑,向来如此。

马蹄翻飞,弯刀如电,来去如风。

明军虽有火器,却难以追击这等飘忽之敌。

最终只能被困在原地,寸步难行,徒耗粮草。

“他们当真以为,凭这点伎俩,就能困住我?”

话音落下,一直沉默思索的燕王,终于抬起了头。

他的目光落在副将张玉身上,那个曾在梦境中扭转乾坤的男人,在靖难一役里,是不可或缺的利刃。

燕王对他,从无半分疑虑。

“张玉接令——”

张玉心头一紧,似已察觉风雨欲来,“王爷,这……”

“接令!”

燕王声如雷霆,不容迟疑。

“命你率本部五万轻骑,整合归附诸部精锐,即刻北进,直指高丽!”

“他们以为,我被绊住了脚?”

“可我从不受人摆布!”

“你带兵北上,昔日高丽如何侵我疆土,今日你便如何还以颜色。”

“能夺多少,皆记为首功。”

“如今朝中上下,因父皇倾力支持于我,恐怕人人自危,寝食难安。”

“那我就送他们一场震动天下的答案。”

“只是……”

“凡是我交予你的密档中所标注的黑土之地——”

“尽数占据,不得遗漏!”

“再向外推进百里,设为边防缓冲,一并纳入版图!”

“这片新开拓的疆域……”

“将来便是我燕王府子孙世代镇守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