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 > 第295章 大事办妥,陛下自会现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5章 大事办妥,陛下自会现身!

等马祥麟带兵赶到官衙时,衙门外已布满拉弓搭箭的守军。

他立刻亮出皇帝的圣旨,表明身份,命令对方放下武器。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一阵箭雨。猝不及防之下,数十名士兵伤亡。

他本就性情刚烈,顿时怒火中烧,提起手中马槊径直冲去,转眼连斩三人。

随后厉声下令:

“一个不留,全都杀了!”

他身后的骑兵一阵冲锋,便将这群仓促集结的乌合之众冲得七零八落。

商人们见大势已去,在护卫保护下带着财物想要出城逃命。

可惜为时已晚,马祥麟的骑兵早已封锁张家口所有出入口,他们插翅难飞。

眼看逃生无望,这些商人顿时胆寒,纷纷跪地哀求饶命。

城内主要反抗力量被剿灭后,其余事务自然迎刃而解。

马祥麟将张家口团团包围,层层封锁,连夜查抄各大商户的产业。

朱由校看完马祥麟传来的战报,终于稍稍放宽了心。

马祥麟是行伍出身,满桂也是个粗人,擅长打仗,不擅政务。

朱由校原本还有些担心他们办不好这类差事,没想到竟完成得如此利落。

虽说整个过程与他设想的有些出入,但最终结果却令人满意。

此时的张家口已经经历了一场彻底清洗,上千名商人与乡绅尽数落网,无一漏网。

对于这些危害国家的奸商,朱由校根本不在乎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罪,也不问罪名是否确凿,更不计较应受何种刑罚。

他亲自下令,将其中重要人物选出,押往京城,其余人等,就地正法。

至于在张家口抓获的蒙古人,则全部交由锦衣卫审讯,希望能从中得知关外蒙古各部的虚实。

待张家口的事情处理完毕,军队便兵分两路,满桂留下镇守此地,负责维持秩序。

张家口虽是重地,却并非晋商的根基所在,只是他们与蒙古人交易的中转站。

马祥麟接下来的任务,是前往山西各地,摧毁晋商的真正老巢,彻底铲除他们的势力。

他将下旨给山西总督陈奇瑜与太原知府孙传庭,要求二人全力配合马祥麟的一切行动。

朱由校令他率军分赴祁县、榆次、太常、介休等地。

这些地方汇聚着山西最有实力、最具影响力的商贾,晋商的核心便由这些地方交织而成。

为防消息泄露,马祥麟向满桂借调大批战马,每五百人为一队,分赴各地执行任务。

这场针对晋商的查抄行动,朝中百官毫无所知。就连当初曾与皇帝商议此事的王象乾与徐光启等人,也被蒙在鼓里。

他们眼下最关心的是,皇帝回宫已多日,却迟迟不肯召见大臣,令众人颇感焦躁。

整整五日过去,连一向沉稳的王象乾也坐不住了,一大早就来到乾清门外,请求面见皇帝。

这次拦在他面前的不再是司礼监的小太监,而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大太监王朝辅。

“陛下自西南返宫后,身体一直不适,这几日连皇后都未见,元辅还是不要为难自己了。”

“元辅年岁已高,天气又这般寒冷,还是早些回值房去吧,若因此染病,岂非朝廷一大损失?”

“等陛下身体好转,自会召见元辅。”

“年关将至,只剩七日便是除夕,六部与内阁的年度奏报早已齐备,来年诸多事务也尚未定夺,怎能一直搁置?”

“老夫建议与几位总理事官共同商议,将要商议的事项写成奏章,交由王公公呈递给陛下批阅,这样做是否可行?”

王象乾的本意是,既然无法当面讨论,不如将各项要事与各自的意见写在奏折中,皇帝只需批阅后给予指示即可。

没想到王朝辅仍旧摇头,表示这样也不行。

王象乾一时有些困惑,难道皇帝的病情严重到连奏折都看不了?

“元辅,咱家就把话说明白了,万岁爷眼下有要事在身,这事没办妥之前,他是不会见诸位的,还请回吧,静候佳音。”

听闻此言,王象乾的脸色终于有了变化,急忙问道:

“公公是说,陛下身体无恙,并无大碍?”

“正是如此,等大事办妥,陛下自会现身。”

得到答复的王象乾这才安心地离开前宫。

皇帝素来知轻重,如今悄然返宫,连个招呼都未打,显然确实有要事亟待处理。

……

山西地界。

马祥麟所率军马每到一地,抵达一座城池,都会出示皇帝的手谕,命令地方官员打开城门。

随后,在当地潜伏的锦衣卫引路下,直奔晋商的宅邸与庄园。

地方官员尚未开口询问来意,军士们已经动手绑人。

待到人犯被押、庄园被查封之后,才有人出面说明此行目的。

此举令不少地方官员极为不满,简直不把他们当回事。

就算你们是皇城来的御林军,难道就可无视地方文官体制?

不过更多的人却借机浑水摸鱼,趁乱发难。

这些晋商既然能打通朝中重臣的关节,连大老虎都能摆平,又怎会放过地方上的小吏?

为官之人虽不全然如此,但曾收受晋商贿赂者绝不在少数,尤其那些握有实权的要员,几乎无人能脱身事外。

如今晋商被朝廷抓捕,只要有人开口,牵连之下,他们全都难逃干系。

一些官员便以“不合体制”为由,阻挠军队离城,或在必经之路上设障,以身体挡住去路。

一时间,贪官与清流竟意外联手,共同抵制这支军队的越权举动。

更甚者,有官员眼见军士抽出佩刀直冲商贾家门,当即察觉事态不妙。

立刻上前阻拦,以各种名义逼迫军队撤离,否则便上奏弹劾,甚至扬言以军法处置。

此举自然难不住皇帝的亲军,但确实给他们执行任务带来了极大阻碍。

这些官员的反应速度极快,迅速安排手下差役和仆从,前往城中四处散布消息,称有奸人意图加害本地德高望重的善人。

很快,城里便议论纷纷。

在官员们有组织的引导下,百姓纷纷被集中到军队周围。

虽说普通民众对军队心存畏惧,但人多势众,胆量也随之壮了不少。

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声援,气势顿时不同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