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艺之神 > 第418章 唐(兵器)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宫束班造铠记

第一场:宫束班工坊 - 日 - 内

【工坊宽敞,铁器淬火声、锤击声此起彼伏。角落堆着成捆的熟铁、磨石与各式凿具,墙上挂着半幅残缺的明光铠图纸,纸角被油烟熏得发黄。】

【赵大夯赤着上身,古铜色脊背汗珠滚成串,正抡着三十斤重的铁锤砸向铁砧上的甲片。

铁屑溅起,他却突然“哎哟”一声,铁锤歪了方向,砸在砧边,震得地上铁钳都跳了起来。】

李墨(叼着炭笔,从图纸后探出头,梳得整齐的发髻沾了团铁灰):

大夯,你这一锤下去,是想把高句丽的城墙砸穿,还是想把咱们这砧子开个窟窿?

【赵大夯挠挠头,憨笑着甩了甩发麻的手臂,指节上还缠着带血的布条。】

赵大夯:墨哥,这甲片太硬了!图纸上说要“敲出鱼腹纹,见火不崩”,我都砸废三块了,还是没那纹路。

【王小三抱着个陶罐跑进来,罐口飘着热气,他脚一滑,差点摔在门槛上,罐里的淬火水洒了半裤腿。】

王小三(龇牙咧嘴踮着脚):夯哥!墨哥!淬火的水烧好了,我还按老规矩加了硝石——就是刚才跑太快,洒了点,应该不耽误吧?

【李墨放下炭笔,走到铁砧前拿起废甲片,对着光看了看,眉头皱成疙瘩。甲片边缘坑坑洼洼,本该均匀的弧度歪歪扭扭。】

李墨:耽误不耽误,你看这甲片。明光铠要的是“胸前圆护映日光,刀箭难透”,你这甲片连弧度都不对,别说映日光,怕是一箭就穿了。

【孙老栓拄着铁拐杖走进来,拐杖头在地上敲得笃笃响。他头发花白,左眼蒙着块黑布,右眼却亮得很,扫过桌上的废甲片,重重哼了一声。】

孙老栓:当年太宗爷的玄甲军,穿的明光铠能挡突厥的狼牙箭!你们倒好,连块甲片都敲不明白,传出去丢的是宫束班的脸!

【赵大夯脸涨得通红,抓起铁锤就要再砸,李墨急忙拦住他,指了指墙上的图纸。】

李墨:老栓叔,不是我们不用心,这图纸上的“双弧圆护”,没说用多少斤的锤,敲多少下才出纹路。

咱们上次造的步兵甲,跟这个不是一个路数。

【王小三凑过来,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包子,递给孙老栓:“叔,您先吃口包子垫垫,咱们再想办法。这包子是我娘早上蒸的,还热乎。”】

孙老栓没接包子,拐杖指向工坊后院:“后院那口老淬火池,当年给秦琼秦将军造过马槊!

你们去把那池子里的水淘干净,加三倍的硝石,再把铁料烧到通红,趁最热的时候砸,试试!”

【赵大夯眼睛一亮,扛起铁锤就往后院跑,

王小三抱着陶罐跟在后面,

李墨则小心翼翼地把图纸卷起来,揣进怀里,又拿起一块新的熟铁,跟了上去。】

第二场:宫束班后院淬火池 - 日 - 外

【后院的淬火池长满青苔,池底沉着几块生锈的铁渣。

赵大夯挽起裤腿,跳进池里,弯腰淘水,水花溅了他一身。

王小三蹲在池边,把陶罐里的硝石一勺勺往池里撒,白色的硝石遇水冒泡,散出淡淡的白烟。】

李墨(站在池边,展开图纸,对着日光看):老栓叔说的对,明光铠的圆护得用“百炼精铁”,咱们之前用的铁料只炼了五遍,不够韧。

大夯,你等下把铁料放进熔炉,烧到能看见红光里的纹路,再拿出来。

【赵大夯从池里爬出来,裤腿滴着水,却笑得一脸憨实:“墨哥,你放心,这次我肯定不砸歪!”】

【孙老栓端着个陶碗走过来,碗里是调好的炭灰,他把碗递给李墨:

“等下砸完甲片,在边缘抹上这个炭灰,再进炉烤一炷香,能让甲片更硬。

当年我跟我爹造铠,就用这法子。”】

【半个时辰后,熔炉里的铁料烧得通红,赵大夯用长钳夹起铁料,快步走到铁砧前。

铁料冒着热气,映得他脸都红了。

李墨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根木尺,盯着铁料:“再烧半炷香!现在火候还差一点!”】

【王小三在一旁扇着风箱,胳膊抡得飞快,熔炉里的火苗窜得更高,发出“噼啪”的声响。

孙老栓坐在门槛上,眯着右眼,时不时喊一句:“稳着点!别慌!”】

【又过了片刻,李墨点头:“可以了!大夯,动手!”】

【赵大夯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铁锤柄,对准铁料的中心,猛地砸下去。“铛”的一声巨响,铁屑飞溅,铁料上竟真的出现了一道浅浅的纹路。

他眼睛一亮,接着又砸了第二下、第三下,每一下都比之前稳了几分,纹路渐渐清晰,慢慢连成了鱼腹般的弧度。】

王小三(停下风箱,拍手叫好):成了!夯哥,成了!这纹路出来了!

【李墨急忙用长钳夹起甲片,快步走到淬火池边,“哗啦”一声,甲片浸入水中。池水瞬间沸腾,白烟滚滚,散出刺鼻的气味。

他盯着池里的甲片,手心都攥出了汗。】

【孙老栓站起身,拄着拐杖走过来,等白烟散了些,他弯腰看了看池里的甲片,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嗯,这水没白淘,火候也够了。

捞出来看看,能不能映出影子。”】

【赵大夯伸手把甲片捞出来,甲片已经变成了青黑色,边缘的鱼腹纹清晰可见。他拿着甲片走到太阳底下,阳光照在甲片上,竟真的反射出一点微光。】

赵大夯(激动地举着甲片喊):能反光!墨哥,老栓叔,能反光!

【李墨接过甲片,用手指敲了敲,声音清脆,没有杂音。

他笑着拍了拍赵大夯的肩膀:“好小子,没白砸那么多块废甲片。

接下来,咱们要造两块这样的圆护,还有胸甲、背甲,得赶在月底前给兵部送过去。”】

【王小三跑回工坊,抱出一摞铁板:“我去把铁板裁成合适的大小,咱们分工干,肯定能赶得上!”】

【孙老栓看着几人忙碌的身影,拄着拐杖走到太阳底下,眯着眼看着赵大夯手里的甲片,阳光反射在他的脸上,他轻声说:

“当年太宗爷看着明光铠,说这是大唐的底气。你们造的这甲片,也得是大唐的底气才行啊。”】

第三场:宫束班工坊 - 夜 - 内

【工坊里点着十几盏油灯,灯火摇曳,映得墙上的影子忽大忽小。

赵大夯、李墨、王小三围坐在铁砧旁,面前摆着已经造好的两块圆护,还有半成型的胸甲。

孙老栓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个小凿子,正在给圆护边缘修毛刺。】

王小三(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墨哥,咱们都忙了三天了,胸甲的弧度还差一点,要不要歇会儿,明天再弄?

【李墨摇摇头,拿起一块胸甲,对着油灯看了看:“不行,兵部说月底要验收,明天就是月底了,今晚必须赶完。

你要是困了,就去喝碗浓茶,我娘早上给我带了茶叶,在灶房里。”】

【赵大夯把手里的凿子放下,伸了个懒腰,肩膀发出“咯吱”的声响:

“我不困!墨哥,你说咱们造的这明光铠,会发给哪个军营啊?

要是发给去西域的兵,他们穿着咱们造的铠,肯定能打胜仗!”】

李墨(笑了笑):不管发给哪个军营,只要能护住咱们大唐的兵,就好。

你看这圆护,咱们加了两层铁,比图纸上的还厚,就算被马槊捅一下,也未必能穿。

【孙老栓放下凿子,拿起圆护,用手指摸了摸边缘的毛刺,又看了看胸甲的接口:“胸甲的接口要再打磨一下,不然士兵穿着磨得慌。

小三,你去把细磨石拿来,咱们把接口磨光滑点。”】

【王小三应声站起来,揉着眼睛走向工具架,没走两步,脚一绊,差点摔在地上,手里的油灯晃了晃,油洒了一点在地上。】

赵大夯(急忙扶住他):小心点!油灯里的油要是洒在甲片上,烧起来就麻烦了。

【王小三吐了吐舌头,拿起细磨石走回来,蹲在胸甲旁,开始打磨接口。

李墨则拿起圆护,用锤子轻轻敲了敲,调整着弧度,每敲一下,就对着油灯看一眼,确保反光均匀。】

【半夜时分,工坊外传来打更人的声音,“咚——咚——”,两下更声,说明已经是二更天了。

王小三的头一点一点的,差点趴在胸甲上睡着,赵大夯见状,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盖在他身上。】

赵大夯:你先眯会儿,我替你磨。等下我困了,你再替我。

【李墨看着两人,笑了笑,又看向孙老栓,发现老栓叔已经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那个小凿子。

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把凿子从孙老栓手里拿出来,又拿了条毯子,盖在他身上。】

【天快亮的时候,最后一块甲片终于打磨完毕。赵大夯、李墨、王小三围在工坊中央,把圆护、胸甲、背甲拼在一起,一套完整的明光铠摆在地上,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

孙老栓(醒过来,走到铠前,用拐杖敲了敲圆护):好,好啊!这铠,比当年我爹造的还好!

【外面传来马蹄声,兵部的人到了。

赵大夯、李墨、王小三站在铠旁,脸上带着憨实的笑,看着兵部的人验铠,听着他们说“宫束班造的铠,果然是大唐第一”,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阳光透过工坊的窗户,照在明光铠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像极了大唐的国运,昌盛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