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策刻石记》
场景一:工艺门藏经阁 日 内
【藏经阁的木架上堆满竹简,阳光从雕花木窗漏进来,在地上投出细碎的光斑。赵铁山踩着高凳翻找典籍,脚下的木板发出吱呀的呻吟】
赵铁山:(头埋在书架深处)宫束班!上次让你整理的兵法典籍放哪儿了?别告诉我又被你们拿去垫床脚了!
【阁门被撞开,宫束班领着六个弟子滚进来,怀里抱着的竹简散落一地,其中一卷\"吴子兵法\"还缠在小七的发髻上】
宫束班:(手忙脚乱地捡)门主赎罪!不是垫床脚,是……是老五用《孙子兵法》的残卷当风筝线,结果被风刮到山神庙顶上去了
【老五脸涨得通红,指着天上比划:\"那风筝飞得比老鹰还高!上面还写了'兵者诡道也',说不定山神爷正拿着补呢\"】
赵铁山:(从高凳上跳下来,手里的青铜卡尺敲了敲宫束班的脑袋)山神爷要是识字,先得罚你抄十遍\"不教而战谓之杀\"!(忽然从怀里掏出卷泛黄的帛书)昨儿在老祖宗灵位后找到的,东周原版《孙子兵法》,连\"火攻篇\"后面的'慎之慎之'都没缺
【众弟子顿时围拢过来,小七伸手想摸,却被宫束班一巴掌拍开:\"傻小子别用你拿过墨锭的手碰,上次《商君书》就被你按了个黑手印\"】
赵铁山:(展开帛书)你们看这字迹,笔锋带劲,比镇上书铺卖的清楚十倍。前儿听游方道士说,人族打仗总吃败仗,就是因为这兵书传着传着变了味,咱们得刻块石碑镇着气运
宫束班:(突然拍大腿)门主英明!上次我听茶肆里的说书人讲\"知己知彼\",愣是说成\"知道自己老婆和别人老婆的底细\",气得我把茶碗都捏碎了!
【众人笑得直不起腰,小七笑得太猛,撞翻了旁边的砚台,墨汁泼在《孙子兵法》\"地形篇\"上,倒像凭空添了片黑压压的军阵图】
场景二:鹰嘴崖下 午 外
【巨大的崖壁如刀削斧凿,中央一块平整的青石酷似展开的书卷。赵铁山站在悬空的木架上,用白垩石勾勒\"计篇\"二字】
赵铁山:(喊)宫束班!把墨斗扔上来!这\"道天地将法\"五个字得刻得比上次《商君书》更有神韵,不然镇不住战场上的戾气
【宫束班应声甩去墨斗,却没留神绳子缠在自己腰上,整个人被拽得飞起来,重重撞在崖壁上,正好在\"将者智信仁勇严\"旁边印了个灰扑扑的人影】
众弟子:(笑得前仰后合)班头这是要当活碑拓啊!
赵铁山:(强憋笑)还笑!快把他拽下来!(刻刀落在石上,火星四溅)你们记住,这兵书看着讲杀伐,其实藏着护佑生民的道理,刻的时候手腕得带三分柔劲
【小七蹲在崖底研墨,突然指着天空喊:\"门主快看!云像不像弓箭?\"果然有朵云弯如满月,旁边几缕云丝恰似箭羽】
宫束班:(揉着被撞疼的后背)我知道了!这是\"势篇\"里说的\"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突然捂嘴笑)我突然想到,后世要是有人看不懂\"兵贵胜不贵久\",会不会以为打仗只能赢不能打持久战,结果刚打赢就把盔甲全扔了?
【赵铁山的刻刀顿在半空,忽然笑得浑身发抖,木架跟着晃悠,吓得下面弟子齐声惊呼】
赵铁山:(笑得眼泪直流)你个憨货……上次刻《商君书》笑肚子疼还没记性……(指着石上刚刻的\"诡道\"二字)那你说,要是有人把\"兵者诡道\"理解成当兵的都得学骗人,会不会打仗时对着敌人喊'我其实不想揍你'?
【众人笑得更凶,老五笑得直接从木梯上滚下去,正好摔在装水的木桶里,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刚刻好的\"谋攻篇\",倒让石字看着更清亮了】
场景三:鹰嘴崖下 暮 外
【夕阳为石碑镀上金边,\"孙子兵法\"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赵铁山坐在崖边,看着弟子们用麻布蘸着清水擦拭石面】
赵铁山:(摸出酒葫芦递过去)都喝点解乏。你们说,这石碑能传多久?
宫束班:(灌了口酒)少说千年!上次刻的《商君书》石碑,下雨天都能听见石缝里有读书声。说不定这兵书石碑,夜里能听见金戈铁马呢
小七:(指着石碑角落)门主您看!我刻了个小盾牌,上面还刻了个\"兵\"字!
【赵铁山凑过去看,却见那盾牌旁边被宫束班加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顿时乐了:\"加得好!兵书虽严,也得带着咱们工艺门的活气\"】
宫束班:(突然正经)门主,您说后世会不会有人觉得咱们刻这些石碑没用?毕竟纸书轻便,石碑搬不动啊
赵铁山:(敲了敲石碑)傻小子,纸书会烧会烂,人心会变会忘,但石头不会。你看这崖壁,风吹日晒几千年,该在的还在。咱们刻的不是字,是给后人留个准头——打仗该怎么打,做事该怎么谋,这儿都写着呢
【暮色渐深,山风卷着笑声掠过石碑。那些带着温度的刻痕里,仿佛真有微光在流转,像无数支蓄势待发的箭,正穿透时光,射向遥远的未来】
《崖刻兵书》
工艺门 无名
晨阁帛书沾墨痕,憨徒争说诡道论。
风筝线系兵篇去,笑落山神庙前幡。
鹰嘴崖头石如卷,白垩勾出计篇言。
忽思后世解兵语,错把诡道作戏言。
铁笔凿开千载重,金戈气隐石纹中。
盾旁偷刻痴儿笑,留与光阴辨伪真。
风掠碑文字有声,犹传当日拓书情。
千年战伐烟尘里,一点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