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艺之神 > 第129章 东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碑记》剧本

场景一:工艺门后院 日 外

蝉鸣搅得午后发闷,工艺门后院的青石板被晒得发烫。宫束班的六个汉子围着刚打磨好的白玉石胚,手里的刻刀还沾着石粉,却没人正经干活——老三正骑在石胚上,用炭笔在石料顶端画小乌龟,老四蹲在旁边给他扶着脚,俩人笑得前仰后合。

“我说你们几个,”门主背着双手站在月亮门边,青布道袍下摆沾了点灰,“这料子是上个月从终南山采来的汉白玉,你们拿它当戏台子了?”

老三“嗖”地从石胚上滑下来,炭笔在石料上蹭出道歪歪扭扭的线,他举着满手黑灰作揖:“门主!这不是琢磨着,得先给石头开开窍嘛!”

“开窍?”门主挑眉,走到石胚前打量,“我让你们刻《考工记》的补注,你们倒好,快把石料刻成棋盘了。”

老五突然“哎哟”一声,手里的刻刀没拿稳,在石胚边缘磕出个小豁口。他脸都白了,扑通蹲下去用手摸:“完了完了,这要是传出去,说咱工艺门连块石头都护不住……”

“哭啥!”老二拍他后脑勺,“咱是干啥的?补回去不就完了?上次你把宗主的玉佩磨秃了个角,不也给修成祥云纹了?”

众人哄笑起来,老五红着脸嘟囔:“那能一样吗?玉佩是私物,这石头……这石头是要传给后人看的啊。”

这话一出,院子里忽然静了。老四蹲在地上,用手指戳着石胚上的小乌龟:“说起来,咱现在觉得稀松平常的东西,万一过个几百年,后人压根不知道了呢?”

“比如啥?”老三凑过去。

“比如……比如门主昨天教的榫卯结构,”老四掰着手指头,“要是哪天没人会了,后人看咱造的房子,会不会以为是神仙搭的?”

“更惨的是,”老二摸着下巴,“要是连字都没了呢?就像前阵子从地里挖出来的鼎,上面的字谁也认不全,多可惜。”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觉得心慌。老三突然一拍大腿:“要不!咱把重要的东西刻在石头上?石头结实,风吹雨淋都不怕,比竹简帛书靠谱多了!”

“刻啥?”

“刻……刻《论语》!”老五突然站起来,眼睛发亮,“上次听孔圣人的弟子讲学,说那书里全是治世育人的道理,要是弄丢了,那才是天大的损失!”

“憨货!”门主在他背上拍了一巴掌,却忍不住笑了,“《论语》那么多字,你打算把这石头劈成一百块?”

“那怕啥!”老三已经抄起了尺子,在石胚上比划,“咱工艺门别的没有,就是石头多、手艺好!大不了多找几块石料,刻一套《论语》石碑出来!”

“对!”老四捡起刻刀,在小乌龟旁边画了个方方正正的框,“咱把字刻深点,再抹上朱砂,几百年后挖出来,照样清清楚楚!”

众人越说越兴奋,七手八脚地搬来更多石料,有的量尺寸,有的研墨,有的已经开始在石面上打格子。老三站在石堆上,扯开嗓子喊:“都精神点!将来后人看到这石碑,说不定会说——‘多亏了当年工艺门那伙憨货,咱才知道孔圣人说过啥’!”

“哈哈哈!”院子里的笑声震得槐树叶簌簌往下掉。门主背着手站在一旁,看着这群平时毛手毛脚的弟子此刻满脸认真,忽然觉得这主意虽傻,却傻得可爱。他清了清嗓子:“都给我刻规矩点!要是错了个字,罚你们抄《论语》一百遍!”

“得嘞!”众人齐声应着,刻刀落在石头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混着蝉鸣和笑声,在午后的阳光里,敲打出最踏实的调子。

场景二:工艺门后院 月 外

夜色渐深,火把将后院照得如同白昼。宫束班的汉子们还在忙活,老三正趴在一块巨大的石料上,用刻刀细细勾勒“学而时习之”几个字,鼻尖快碰到石面了。

“你倒是抬头喘口气啊!”老二递过去水囊。

老三头也不抬:“别吵,刚刻到‘不亦说乎’,这‘说’字的竖钩得带点弧度,才显得高兴。”

“酸秀才似的,”老二笑骂着,转头却看见老五正对着“有朋自远方来”发呆,“你愣着干啥?”

老五揉揉眼睛,嘿嘿笑:“我在想,几百年后的人看到这字,会不会也像咱一样,读着读着就笑了?”

话音刚落,“哐当”一声,老四手里的刻刀掉在地上——他正刻“人不知而不愠”,笑得手都抖了:“你想啥呢!后人说不定会说,‘这写字的人肯定是个憨憨,刻字都带着傻笑’!”

院子里又爆发出一阵大笑,连门主都忍不住扶着石胚直不起腰。火把的光晃在众人脸上,每个人的额头都挂着汗珠,嘴角却扬得老高。

“行了行了,”门主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赶紧刻,争取入冬前完工。到时候立在祠堂前,让路过的人都能看见。”

“好嘞!”

刻刀再次落下,叮叮当当的声响在夜里传得很远。或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夜的玩笑和热闹,会在千百年后,成为后世子孙眼中最珍贵的遗产。而那些带着手温的刻痕里,不仅有《论语》的字句,更藏着一群憨货最朴素的心愿——好东西,可不能弄丢了啊。

《工艺门刻石记》

工艺门 无名

青石板上笑喧阗,憨辈挥刀意自绵。

怕损斯文埋岁月,故将论语凿苍烟。

朱砂入石痕犹重,赤心传薪志更坚。

若问千年谁记取,一群痴汉刻碑篇。